定风波
第三十七节 废人吴良(旧版)

梅田礼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等两个产妇逐渐恢复后,三人见吴良始终没有醒过来的迹象,顿时心寒如冰。她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夫君正在遭罪,也想着如果丈夫醒不过来,她们就在洞府里布置一个小空间阵法,把丈夫放进去,然后就终身守护在他的身边,直到生命消逝,芳华不再。心中最是凄苦的张颖为了这一家子操碎了心,她时常自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撑住,不敢倒下,我不能生病,还有夫君和姐妹等着我照顾。

吴良听后眼泪长淌,紧紧地把三女拥在身前。

三天后,吴良能够下地了,这才把自己法力全失,不但无法使用储物空间和其他法宝,就连药园也不能收取的事情告诉了三位夫人。

李芸儿摆好了饭菜,对这件事好像毫不介意。她挥挥手道:“你有我们姐妹保护,安全无虞。法力没有就没有了吧,又不是什么大事。咱们一家过小日子也用不上。”

香橙似乎有过一瞬间的失望,很快就恢复过来笑道:“夫君,没关系。我们姐妹现在可厉害了,再说,咱家还有飞梭,大雪山还有咱家的仙门,没什么好怕的。”

张颖听了香橙的话秀眉微蹙,却也没有责怪香橙什么,只是对着吴良淡淡地说道:“我喜欢上你的时候,你就没有什么道法和法力。有些小道术还是我传给你的。我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跟着你上天入地,只想像个平常人一样,有个温暖的家,有人疼,有人爱。跟着你,哪怕经商种地,我也心甘情愿。咱们就过过平常山里人的日子有什么不好?你又不想称王称霸,只要咱们不显山不露水,谁能找到咱们。你平时不是说,只想守着我们姐妹好好过日子吗?既然这样,咱们好好去山里种田就是了,有没有法力,又有什么关系?”

吴良一阵汗颜,他竟然还没有女人看得开。他笑了,是发自内心的笑。

朝阳沟农家庄园的生活简单而低调。吴良让李芸儿把飞梭收了起来不再使用,香橙买回来绸缎自己学着给一家做衣衫。张颖把法宝衣物大都收了起来,每人都只剩下中衣护体。她们还经常自己下厨做饭,三女都觉着这样才是一个温馨的家。

吴良每日都要修习什么反应都没有的锻体术、吐纳诀和炼魂诀,虽然找不回以往的感觉,他却也不愿意放弃。每每想到隐约间看到的脑海中那个黑影,他的心里就是一阵惊颤。他觉着好像哪里不对,又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作罢。

闲时,吴良就在后园亲自下地耕作。收获时,三女也跟在后面下地搭把手,还捡拾麦子。没事就跟着庄里的木匠学些手艺,他觉着仅仅是把木头组成房屋,实在太粗糙了,有必要进修一下。他们一家如今就连储物空间都很少使用,一家人不再仗持着法宝和灵力过日子了。

贞观八年五月,吴良想到即将到来的河南与山东的水涝灾害,就亲自勘测,让张颖组织庄户和村民,移居高地,兴修水利和排水设施,准备应对水涝和连绵的阴雨。

朝阳沟的村民,这两年建了好几个工坊,家家都有了不少的积蓄。前几天,吴府管家给村民传话:大夫人说了,七月里河南、山东会迎来长期的阴雨和水涝,为了预防灾害,二夫人将带领大家在高地建房,填平低洼地带,开沟挖渠,拓宽河道。

村里人最迷信大夫人的话,也最信任二夫人。大家不但没人置疑,还破例招来了外面的劳力,拿出村里日渐增多的公益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至于三夫人和那个病秧子书生,就选择性地遗忘了。只有一些村老,对书生庄主表现出了莫名的惊恐和敬重。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庄主还是一副娃娃脸的模样,这不能不让人心生敬畏。

为了应对地质灾害,吴良在香橙的陪同保护下,跋山涉水四处勘探。他没有了神识护体,也没有灵力支撑,全靠一双脚板走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峰与河道。

半个月后,吴良把自己新绘制的测绘图,以及对危险山体的判断,交给了三位夫人。在山上布设坚固阵本来是他的活,只是他已经没了神识,什么都做不了。多亏李芸儿经过多年的锤炼,经过无数次失败,已经能够在玉髓上刻绘阵法,只是刻出的玉符比较大而已。三女经过多日忙碌,四处布设阵法,总算消除了附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他们还在庄子四周布置了驱云阵和避雨阵,虽然因为玉髓聚灵的能力微弱,以及刻绘质量的问题,阵法威力虽然不大,但多少也会有些用处。不想出去露面,就没了灵石来源,他们可舍不得用灵石布阵。

七月中旬,滂沱大雨如期而至,一下就是三天。天刚放晴未几,连绵的阴雨就下个不停。河水暴涨,洛河、伊水以及运河两岸有不少良田变成了泽国。一眼望去,满目凄凉。

道命箴言只在望族和朝廷官员中流传,民间难得与闻。这次天灾,朝廷为了不使民众恐慌,并没有提前泄漏消息,只是一直以各种理由疏浚水道,调拨粮草迁徙低洼地势的居民。等大灾到来,朝廷及时放赈,并开展了很多的帮扶和救助措施。佛道两家也施粥放粮,配合朝廷安稳人心。这次水涝造成的损失也被降到了最低点。

就在官吏积极救灾的时候,灾区上空一群大怪鸟从天而降。不等灾民和官吏恐慌,李淳风就带着门人弟子,从飞机上搬运了好多救灾物资,建立救济点施舍罐头和衣物,帮助灾民布阵避雨驱云,用法宝宝剑削石开山挖洞,用火炮轰炸危险的山崖,架设帐篷安置灾民,展露了一连串的神迹。道门有人过来接洽,却被小道士们驱离。

当地官员和佛道两家的救济人员看得目瞪口呆,有人认出为首之人竟然是李淳风,于是,这里的神异现象很快就被报了上去。

等上边派人下来,李淳风他们早已驾着大怪鸟腾空而去,带走了从难民里收养的一百多儿童,留下了让人心惊的‘遗迹’和传说。

清岩仙门出世了,李淳风成了仙门的副掌教真人,身具开山大神通。仙门在哪里?闲云真人在哪里?大怪鸟究竟是不是仙器?驱云避雨术能不能应用到别的方面?能放出雷音的东西能不能用到战阵上?他们还有什么厉害的道法?仙门的势力有多大?有没有以前的仙门余孽参与其中?他们会不会对现有的俗世体系造成危害?各家势力迫切地想知道有关仙门的一切消息。当地灾民被朝廷下了禁口令,有关仙门的消息,不许传播出去。朝廷和佛道两家都在极力‘辟谣’,声称那些都是乡间愚夫的无稽之谈。

因为朝阳沟早有准备,本村不但没有受到水涝之灾,就连周边的山村也都沾了光。这里一片祥和,头脑灵光的村老和村民,就组织人手拿着村里往年的积蓄,出去一边赚些小钱,一边给村里新建的作坊里拉些人手,也算帮扶受灾的乡亲。招来的灾民,有许多都亲眼见过仙门的人驾驶着大怪鸟呼风唤雨,开山削石,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吴良一家的耳朵里。

仙门迟早是要一鸣惊人的,这一点吴良一家早有预料。毕竟他们以前做过仙门的发展计划,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更没想到仙门的飞机已经变得很大,也不知道发展到了第几代。

太阳出来了,连绵的阴雨终于一去不复返了。正当大家扫去心头的阴霾,准备重新建设家园的时候,朝廷的征兵令下来了。大唐对吐谷浑动兵已经两个月了,这次能够加征府兵,就说明前方征战不利。

朝阳沟的小伙子对当兵出国打仗,充满了向往和豪情,报名非常踊跃。朝廷现在已经学会使用外籍兵团对阵厮杀,汉人军队主要是作为震慑显示给外人看的。这次对吐谷浑的战役,原本是不需要太多的汉人兵源,据说这次征兵纯粹是为了给灾区民众一条出路,征召的兵源是作为防守部队使用的。所以这次挑选兵源非常严格,独子不要,长兄不要,身体羸弱的不要,十五岁以下和四十岁以上的不要,结婚后还没有子嗣的不要。这些条件,让很多人失望而归。

正在河边钓鱼的吴良,看着管家送来的征兵令很是奇怪。他填报的资料上显示自己是独子,无子嗣,没有一条符合征兵条件。可是官府为什么会送来专门针对他的征兵令呢?这不符合逻辑。

吴良一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

“会不会是因为朝阳沟的富庶,引起了某些人的贪婪?”

“不会吧?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小山村。虽然有三四个作坊,人数毕竟很少。”

“我想也不是这个原因。咱家的庄户并不多,自耕农占了一多半。说是良田,其实大都是梯田。要是没有聚灵阵和高架水道,这里妥妥的就是一个穷山沟,谁会看上这里呢?”

“就算万一有人看上,也不会非得铲除吴家。就算要铲除吴家,也用不上让夫君这个大老爷去当兵。谁看了夫君的娃娃脸,都会以为他是个病秧子,所以这里面定有古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