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神宗双侠
第一章 货郎王不平(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庶人领土西南三番拱卫,其中以子虚、乌有两国为尊,时人素有“子虚国百年之尊,乌有国十世之耀”的民谚,极言两国封土之广、国力之强盛,为圣师累世镇压蛮族、庶匪、阶天宗诸孽。两国同属藩镇要地,自来矛盾频发,其间小国林立,各自依附其一以图存。这诸多小国之中,铢仓、缁府两国倚靠采铜铸币之封,最为富庶。

铢仓国境内峰山连绵,民落以山村为主,其中有一最不起眼者,俗称“老门沟”,这老门沟阡陌之间,村头村尾鸡犬相闻,平日里最大的事情也不过就是家长里短罢了,可这一日整个山村的人却都聚集一处,把村头祠堂围了个水榭不通,人人争先探头,争看祠堂大门上的一张绢帛。原来是铢仓国国主放下榜文,引得村民争相围观。

庶人所用文字分为明字、官文、蛇篆、龙印四种,文字的笔画结构渐次精深,如今庶土大治,人人都可识文断字,但老门沟村中山民也多数只认得明文罢了。这帮山民你推我挤,争着去看榜文上的内容,只可惜榜上官文却没人识得,看了半天也只能读出几个字来。正在众人抓耳挠腮之际,只听见后面有人叫道:“快躲开了,乡所老业师来了!”

庶人安身立命的本钱,乃是代代相传的“七神通”之术,寻常人就算练不出神通法术来,只要自小勤学,不等成年就能力赛牯牛,太平年间家中只要有一人学习神通,一家人就吃喝不愁。所谓的教谕所,便是为神通始祖,圣师世家传播教化的所在。教谕所网布天下,分为天所、国所、郡所、乡所四级,在老门沟这等小小山村之中,乡所兼有公塾、衙门的职能,其中业师大小也算官员。众人听见老业师驾到,立马让出一条路来,七嘴八舌,“老业师”“学究爷”一阵乱叫,向业师问好。

老业师长衫博戴,作文人打扮,虽然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健步如飞,见知在神通上的造诣要胜过常人许多,他面带微笑,一行向众人问好,一行走向榜文深深作了一个揖,这才定睛观瞧,瞧了片刻,忽然意兴阑珊,这才清清嗓子,运气向众人道:“各位乡亲稍安勿躁,这榜文老夫我已看过,虽说是国主传下的一桩美事,只怕我们老门沟却没有能为消受的逸才啊!”众村民听见“国主榜文”“大大美事”之说,本来已自沸腾,忽然听说无能消受,讨论的声浪顿时矮了下去,只听有好事者叫道:“学究爷!我们满村的娃儿说起来都是你的弟子,你说没有逸才,怕不是指自己教导不在行,教不出人才吧!”

这老业师其实论及神通造诣,也远远未能开蒙,不过比常人胜过一些而已,他能来这山村中担任业师,其实也是买通上官,图个安身的职务,要说教导神通,他自然是无能为力。那好事者这一叫嚷,登时戳到了他的痛楚,老业师老脸一红,立时怒道:“胡闹,我们村庄地处僻远,自然难出人才,你们要是不服,听我细细给你们说道!这道国主榜文,说的是咱们铢仓国世子大人到了总角之年,按照惯例要送到子虚上国国所修行,国主为免世子在外国遭遇不测,要在我铢仓国内广招少年逸才,担任世子的影替官儿,以掩人耳目、守护世子,咱们国主是北人出身,什么天资上佳暂且不提,这第一桩要求就是送选少年要形似北人,我说各位乡亲,咱们村中可有合适的少年?!”

影替官一职,西南小国之内素有此说,盖因诸小国大多依附于子虚、乌有两国,国内世子到了送学之年,都要送到两国国所之内修习神通,既是送学、其实也是作为质子,胁迫小国长久称臣,众世子少年离家,时常发生意外,西南小国为了保护储君,渐渐发展出影替官这门讲究,乃是在国内选出与世子相貌相近、才干相仿的少年与世子一同送学,表面上都称为世子,在国所之中一应待遇都与世子相同,归国之后因与世子常年相处,往往也能身居高位。对寒门出身之人来说,虽说颇有身丧异国之险,但也不失鲤鱼跃龙门的好处。因此每一代世子挑选影替官,国民从来都趋之若鹜。

老门沟僻处山沟,古来村人自相婚配,满村都是世代南人,相较北人皮肤黑些、面颊窄些,确实没有形似北人的少年,更何况铢仓国本代世子四岁就已神通开蒙,绝世俊才之名早早在外,又何尝是山中顽童能比。众村民听老业师这番怒中抢白,顿时人人缄口、个个低头,一来畏惧官威,二来实感这桩平步青云的大大好事与己无关,心生沮丧之意,尤其是村里的孩童们,一说与世子相比,顿时都自惭形秽起来。

老学究见喝住了众人,不由大感得意,当下乘胜喝到:“榜上还说,当代世子才干超群,这次送选影替官的孩童不得有人陪送,需得依靠一己之力到达国都,这才能算合格。试问咱们村里这帮娃儿哪个能有这等聪明!?”

老学究此言一出,本来早已默不作声的村民忽然又复窃窃私语起来,其中有嗓门大的,声音传进老学究耳中:“老婶子,你说咱们村里那个小货郎王不平可能行吗,那可是个聪明孩子……”老学究听见“王不平”这三个字,顿时怒生双腮、火上两眼:“王不平!?这野小子可万万不能!”谁知他不说还好,一提此人,众村民立时都大声嚷嚷:“怎么不行!虽然小不平是悌天庄捡来的野孩子,但要论狡猾劲儿,谁比得过他?”又有村妇叽叽喳喳,互相串起话来:“说起来小不平来,他可不是北人的长相吗?这孩子从小没爹没娘,日子过的好不辛苦,我看他大寒天满地白霜的时候,都没人给纳件寒衣呢!现在得了这个机会,可不是老天开眼?”说道可怜处,早有心软妇人悄悄抹起眼泪来。村中孩童更是人人凑首,童言无忌、大肆讨论:“不平哥那可太合适了,模样俊、本事好,我看老学究就是看不惯他教我们本事,不肯让他发迹!”村人这一阵热议愈发的吵闹起来,一时间竟把老学究晾在一旁,老学究见状,真是怒发冲冠,哼了一声,当下分开人群拂袖而去,他满面怒容,心中却不住的冷笑:“王不平,哼哼!你要做影替官儿,还要过我手中举荐文牒这一关!”

眼见老学究含怒去了,众村民也耕田的耕田、纺布的纺布,渐渐地都散了。只有一群无忧无虑的孩童聚在田间地头,或打弹子、或捉对摔跤,一边玩耍一边商量起来:“赵老大,你跟不平哥交情最好,这榜文的事你不告诉他,当心他以后不教你本事,不给你糖吃,天天都揍你,你还不上悌天庄去找他去?跟老学究好好斗上一斗?”那赵老大憨头憨脑,早在泥地里滚的满身都是尘土,被小伙伴这么一吓,登时毛骨悚然,立马拍拍满屁股的草屑,弹身而起:“是了是了!不平哥打起人来下手可真狠!李牛儿、杜鹧鸪,咱们快去找不平哥,还能捞两块糖吃!”李牛儿、杜鹧鸪两个孩儿,果然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三人如同一座笔架山,一阵风也似,不片刻就穿过小小的老门沟,来到村尾的悌圣庄门前。

所谓悌圣庄,乃是教谕所下辖抚育孤儿之所,取义圣师抚养孤儿长大,孤儿以后要孝悌圣师之意,早年间天下大乱时,悌圣庄抚养儿童极多,如今大治之世,这里也渐渐空了,除了受雇照拂孤儿的老倌儿,也不过寥寥几个小儿居住在此,屋宇之间话有回声,颇有寥落之意。孩童之间呼朋唤友本属寻常,悌圣庄的老倌儿见三人进来,也没有阻拦之意,三人一路来到一间偏房,却见房门洞开,里面堆满了货物,都是些布料、荆钗、盐巴、糖块之类的小玩意儿。一名大约十岁的少年正裸着上身,双臂上套着石环,呼哧呼哧踏着步法,双手翻飞地锻炼膂力,但见他双臂的皮肤之上,渐渐泛起一股青气,这青气越练越浓,不消片刻已经转向绛紫,可青气甫一发紫,那少年却似气力不济了一半,猛地发声长啸,双臂抖出,已将臂上石环震得粉碎,这一下裂石声如雷震,背后三名顽童被震得手足发麻,不由噤若寒蝉,不住得原地咋舌:“不平哥这一手真元泛紫,手段好像比老学究还高些了……”

不等赵老大等三名顽童回过神来,那少年便似有所感,转过身来,只见他面长唇薄、眉方鼻阔,身量瘦长,比同龄的少年要高出一头之多,相貌虽谈不上宋玉潘安,但也着实不错,只是他牙常咬、眉常蹙,双眼吊睛、神色锐利,整张脸都是愤愤之色,十足的人如其名,满腔的不平,叫人一见之下,难以亲近。三顽童见王不平刀片也似地眼神照到脸上,没由来凭空生出一股惧意,还没说话,先自腿软:“不、不平哥,你好呀……”

王不平见到三人,先抢步上前,一人狠狠敲了一个暴栗:“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怎么不去教喻所上课!?我不是说了,老酸虫虽说不教本事,但你们进学郡所的文牒可都在他手上,惹恼了他,到时候批你们一个顽劣不堪,你们真愿意在这山里种一辈子地!?”王不平久做货郎,时常出入山外,自小练就得伶牙俐齿,与寻常山民殊为不同,教训起人来,真是滔滔不绝。三人捂着头,竟吓得忘了言语,直到王不平没在数落了,这才嗫嚅着说:“老酸、老学究今天看完国主榜文发了火了,所以不用去上学了……”一五一十,将方才村人看榜之事同王不平说了。

王不平不听还好,一听之下,真是如雷灌顶,只见他气喘渐粗、面颊渐赤,那一双吊睛眼中,放出如狼一般得光芒来。他自从在这山村中长大以来,不知为何胸中时常涌起一股怨愤不平之气,无论功力进展还是卖货得财,始终没有一刻开心满足过,只觉得非要飞黄腾达,才能得一快意,如今听到影替官事宜,如何不心潮起伏,只恨不得立刻身登朝堂,与世子试比高。

三顽童见到王不平这副心潮起伏,目露凶光的模样,仿佛看到一头择人而噬的野兽一般,忍不住体如筛糠,战战兢兢地说:“不平哥,老学究可说了,说你万万不行,我看你又要和他打仗了……”

王不平闻言,心道这影替官选拔想来也同教喻所进学一般,没有业师颁发文牒不成,他与老学究素来交恶,要拿这文牒可谓千难万难,不由大感头痛,先去屋内拿出了两块散碎酥糖打发了三人,又径自在屋内闷坐了半天,真是越想越急,恍惚间仿佛看见一座大山横鲠在自己的发迹之路上,气愤得想要吐血。这一日生意也没心思去做,一直辗转到夜幕四合,这才狠狠一咬牙,暗道:“罢了罢了!这下非舍得不可!”当下从床底抠起地上两块砖块,从中拿出一块鼓鼓囊囊得包裹塞在怀中,转身出离了悌圣庄,径直望老学究家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