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别动我的皇位
第二章 不一样(求收藏)(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明代的殡葬十分讲究,有钱大户人家的棺材十分了得,内外分三层,内层装有用香料、衣料、布料缠绕的尸体,能保尸体不腐烂;中间一层是珍贵的殉葬品,像金银首饰,珍珠玛瑙等;外面一层装有桐油石灰的合成品。棺材每层是卯榫结构,用六块整体的楠木厚板制作而成,这样既能防腐蚀,又能防渗漏。然后将棺材停放在家中,孝子守孝一到三年内才下葬,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找到正穴,用青砖、糯米汁、草木灰砌成椁后等待黄道吉日下葬。王先生为徐家选好了黄道吉日了后,出殡时,孝子贤孙们的灵幡前引,敲锣打鼓吹喇叭以及诵经的僧人和执挽幛顺序鱼贯前行,从徐府步行到墓地。遵从阴阳先生的嘱咐,挖开墓穴,做好下葬前的一切准备后,就地休息吃午饭。接近中午时分,王先生将来人分别跪在两边,锣鼓摆放在墓穴的前面,派出三路人分别看守着西侧的来船、东侧的人马和前面的锣鼓。家人心里很着急眼巴巴等,问王先生何时下葬,王先生胸有成竹的回答:“只要看到西侧上游有十八条扬帆的大船顺流而下,东侧马路上有十八个人骑着白马扛着大旗的队伍,听到锣鼓的响声,一个戴铁帽的人出现,并是下葬的最佳时间。”当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人们只能静静地耐心等待。正午时分,北方天空乌云渐渐向墓地上空集聚,大风也刮起来了,一会儿北边响雷划闪、乌云密布,风一阵紧一阵,墓穴周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这时候西侧看守来船的人来报:上游有十八条鼓着满帆的大帆船顺流而下,孝子连忙跪到河边作揖,十八条大船全部立即到此落蓬小帆停下来了。东侧看守马路的人来报:从北向南有一支十八匹白马扛着大旗人马经过此地也停下来躲雨。又有一个人,头上顶着一口从集市上买回来的铁镬遮雨路过,这不正是“戴铁帽“么?无巧不成书,“嘡啷”一声,一只白兔飞跳过来正撞中了挂在前面的铜锣;天空中一群白鹤飞过,有一条较大的金鲤鱼从一只白鹤的嘴里掉下来,正好落在鼓面上,在鼓面上反反复复的弹跳起来,发出“咚咚咚”的一声声响鼓声,这“鸣锣击鼓”,好像诉说着徐演之死已为上帝所知,天人同悼,于是有人说此验证了“上天示兆”,“玉兔敲锣”,“金鱼打鼓”,“午时下葬”之说。

我们这一地区到现在都流行这样的风俗习惯,快速行驶的扬帆船,只要看见亡了老上人的、孝子跪着的出丧船就立即落蓬小帆,一是死者为大、尊敬死者;二是免得撞上晦气。等出丧的船通过再升蓬扬帆而行。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船车也同样的减慢速度行驶。王先生看到五样都灵验了就高声喊了一声“下葬。”不一会儿就安葬完毕,大雨嘎然而止,墓地上仅落下少量大雨点,太阳又出来了。阵风过后天空又恢复了万里无云的状态。没想到从此以后,徐家日子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好似一年,不几年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大财主,不仅后来徐氏多少年人丁兴旺,鸿运连连,衣锦荣华、人才济济,而且连出两个进士,官至提学副使、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山西参政,布政使。

王先生真的瞎了,而且突然老了许多,徐逵起初的确视他为上宾,给他好吃好穿,还给他配了佣人。徐逵看来仕途一帆风顺,心中已再无顾虑,打此就有些看不惯王先生的老太爷样。一开始撤走了一些佣人,再后来看不惯他满身油污,不知从何时起,家里的下人也都不再管他,到最后干脆让他睡柴房,吃猫食。有一次王先生听到一个佣人正在发牢骚:“不是人家瞎先生他徐家怎么能发得起来的啊!现在把人家不当一回事了,唉!”另一个佣人就问什么事啊,那个佣人说:“今天东家有一只鸡子掉进茅厕里淹死了,叫我打捞上来杀了给王先生吃,你说说看”王先生心想:现在到这个样子对待我了,我以后变老了,不能行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王先生没有吵闹,因为他留了一手。并让刚才那个佣人把徐逵找来,我有话跟他讲。徐逵来了说:“王先生有什么事吩咐?”“哦,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更好的巩固现在的鸿运连连,我建议明天在祖莹地的左侧挖一条百尺风水鸿沟直至蚌蜒河,这样可以留住财气,正好把你们祖坟的基础扩大一下,永保徐家根基牢固。”“好的。”

第二天,徐逵立即派了一百个人,一百副担子,一百把大锹去挖,白天挖的缺口,晚上又长拢了。连续三天都是同样的结果,到了第四天徐逵的大管家去问:“王先生,那一条风水鸿沟,我们为什么连续挖了三天怎么还没有挖出来,东家的祖坟已经加固要好了”。“哦,我有个办法:你们挖到晚上的收工的时候,每个人的大锹不要带回家,都插在河心里,每个人把自己的草鞋都挂着大锹柄上就好了,你明天扶我亲自去看看”。到了第二天,天刚亮有人看见一只没有头的凤凰起身飞走了,落在一块田里,据说从此一块田里的庄稼非常大丰收,活蹦乱跳的凤凰头,跳到离此不远的一个垛子上,从此这个垛子上的庄稼就年年几乎绝收。挖的那个缺口果然没有愈合,结果挖出了血,龙脉已经挖断,满河的水都是通红通红的,收王先生用河水把自己的眼睛洗了一下,眼睛忽然一亮,视力完全恢复到从前的那样,徐逵的大管家回家把龙脉挖断的事情告诉徐逵,徐逵大吃一惊知道大事不好了,后悔不及,连忙派人四处去寻找王先生。可是王先生不辞而别,从此远走他乡,继续每天左手捧着罗盘,右手拿着招牌,走街串巷,奔波在邻里他乡。

不久明武宗嗣位,恢复孝宗时所裁汰的各种冗费,徐逵的儿子徐蕃等人力争不可,未被采纳。又上疏抨弹刘瑾,被逮捕械系至京,几乎受廷杖而死,削籍为民放还。从此徐家也就没落了,这段离奇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当然这又夹带了封建迷信色彩,不足为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