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征战万界
第16章 文学馆进学(求鲜花,收藏)(旧版)

命运道主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吃过早晚,李承乾辞别了长孙王妃,前往文学观进学。

“文学馆”是秦王在长安建立的,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

这也是以后的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闻名于世的《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

唐代童蒙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尤以《孝经》,《论语》为重。

童子在六七岁就开始接受识字、名物等知识教育,同时培养孝道和仪礼等行为、举止规范。

八岁诵读《孝经》,《论语》,学习一年到两年。

再诵《春秋左传》,《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五经”。

甚至涉猎“九经”,大致遵循因人而异、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的“循序渐进”原则。

《孝经》宣传“百行孝为先”,以“孝为本”,对培养和端正儿童的品性和行为举止无疑尤为重要。

《论语》的地位要高于《孝经》,虽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但《孝经》宣扬的忠孝观念,更加符合最高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童子先读《孝经》,后读《论语》,除了内容方面的原因外,应该与《孝经》较为简单、内容较少、较容易被幼童掌握有很大关系。

总而言之,唐代童子诵读经典基本上以《孝经》,《论语》为重,兼及“五经”,内容罕有超过“五经”者。

而文学馆给李承乾他们教授文学的学士,就是大名鼎鼎的孔颖达。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孔子的第31世孙。

----------------------------------

“学生见过孔先生!”

李承乾看着跪坐于主位不苟言笑的孔颖达老头子,不慌不忙的上前见礼。

孔颖达郑重的受了李承乾之礼后,站起来对李承乾施礼道:

“老臣孔颖达,见过世子殿下!”

师生之礼,上下之礼,这些繁琐的礼仪,代表着中华文明传承的礼仪!

没有了礼仪,也就没有了尊卑,整个社会也就变得无大无小,所以封建社会对于礼仪,礼节看得极其重要。

“世子殿下,听说昨日你脑部受伤,忘记了以前所学?”

刚刚坐下,孔颖达就开始关心的问道。

“回孔师,的确忘记了以前所学,不过很多文字倒是记得。”

李承乾已经融合了这个世界李承乾的记忆,以前这个世界李承乾会的,现在的李承乾也都会。

不过,昨日已经装作“离魂症”,今日又记得所有东西,显然不合常理。

所以李承乾不得不继续装失忆,忘记所有所学。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自己亲身,再好好温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

“那就好,据说失忆后,只要慢慢温养,也能逐渐记起往事!”

“世子既然记得文字,说明世子的失忆症不严重,以后说不定就能记起往事。”

孔颖达老先生害怕李承乾失忆后,内心留下什么阴影,不断的劝解李承乾。

“多谢孔师关心,学生没什么事!”

孔颖达看到李承乾举止得体,语言清晰,没有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也就放心了。

“既然世子记得文字,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温习你以前学过的《孝经》,今日先将《孝经》读熟,下学后背熟《孝经》,明日我再解释其中的含义。”

孔颖达拿出《孝经》,将一把戒尺放在一边,跪坐在塌上,示意李承乾跪坐。

“特么的,又是跪坐,这个样子我根本就坐不住,这个跪坐,要从小锻炼,猛然间跪坐,一刻钟都跪不了!”

李承乾内心大骂道,不过,跪坐也是大唐的礼仪,你不跪坐,难道还站着或是趴着听讲?

“跪坐吧!”

李承乾内心哀嚎道。

等李承乾跪坐后,拿出一本《孝经》,打开书页,一本正经的开始看书。

“世子跟着我阅读吧,有什么字不认识的站起来问我。”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

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孝经》共十八篇,全文计二千三百六十九个字,不到一个时辰,李承乾全部跟随孔颖达朗读了一遍。

-----------------------

PS:跪求:鲜花,评价票,收藏,打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