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劣质系统
第18章 护驾与劫驾(旧版)

白色遮羞布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不说张鲁据守潼关,却说献帝一行向东,行至东涧。

历史上该出的幺蛾子还是出了。

献帝手下领军将领杨定和段煨有仇,而侍中种辑和杨定交好,二人一合计觉得此时张鲁不在,董承又是献帝亲戚,正是时候拿下段煨,吞并其人马的好时机。

种辑便跑到献帝跟前造谣,说李傕率小队人马翻山越岭绕过潼关,进入段煨营中,两贼正欲劫持陛下再返长安。

献帝大惊,哥们这才从狼窝出来,刚刚遇上几个忠义之士,感觉自己像个皇帝,居然又有人里通外贼!于是招来几位大臣商议。

其实这种商议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以杨彪为首的一群人认为段煨不会反,而以种辑为首一群人则坚称李傕已进入段煨营中。

最后献帝派人去宣段煨前来,而段煨却也听到风声,不敢前来面见陛下。

献帝以为段煨真反,便派杨定、董承进攻段煨。这二人也是草包,一连攻了十日都不曾攻破段煨营寨。

段煨这边也是稀里糊涂,一面抵抗着杨定的攻击,一面继续供应献帝和百官饮食,一如往日。献帝这时真被弄糊涂了,闹不清他到底是真反还是假反。

杨彪见事情如此僵持,分外着急,面见献帝道:“今李傕在西追迫甚急,而陛下滞留东涧也有十日,若那张鲁挡不住,陛下该如何是好?”

献帝一想也是,需尽快解决眼前之事,早日到洛阳与曹操汇合才是正理,忧色道:“段煨忠奸难辨,为之奈何?”

“如今护卫陛下的四军中,以张鲁职位最高、实力最强,其手下徐晃也是一员猛将,何不招张鲁只身前来此间调停。潼关离此不远,来回也不用一日时间,应耽误不了潼关防御。”

献帝深意为然,遂命人去请张鲁。

当日晚间,张鲁便快马加鞭赶至东涧,见过献帝,又去见段煨。

张鲁见到段煨,开门见山便道:“将军祸不远矣!”

段煨也正为此事发愁,道:“张将军直言无妨。”

“鲁知将军一心报国,奈何朝廷被奸人所阻,陛下蒙尘。现陛下已疑将军,将军该如何自处?”

“我自一面抵挡,一面供奉如前,终能感动陛下。”

“此言差矣!那为何一晃十余日,陛下并未下令杨定等收兵和解?”

“这?”段煨无言以对,总不能骂皇帝昏庸吧!斟酌又道:“那我收兵回定城。”

“更不可。将军此来,寸功未立,现匆匆离去,失了护卫陛下之功,就不怕朝廷秋后算账?”

“进也不得,退也不得,那该如何是好?”段煨早想过既然不招人待见,干脆回老窝算了,但转又一想,恐怕离开的后果比不来护驾的后果还要严重千百倍。因此进退两难。

“我倒有一法可救将军。”张鲁抛出此行目的。

“张将军快快请讲。”段煨急切道。

“护卫陛下是为效忠,堵截追兵同样是为效忠。将军何不领兵随我往潼关,共抗李傕,如此一来,将军之忠心陛下自能知晓。”

段煨听得此言,眼前豁然开朗。如此浅显的道理自己怎么就没想通,而非得去跟皇帝较劲,这不是傻是什么?

张鲁得了段煨承诺,回见献帝,具言段煨军中并无郭汜踪迹,并说服其同往潼关抵御李傕。

献帝大喜,遂封段煨为建义中郎将,归张鲁节制,共守潼关。

段煨得了献帝封官,欣喜不矣,对张鲁更是感激不胜,自收拾兵马开往潼关而去。

~~~~~~~~~~~~~~~~~~~~~~~~~~~~~~~~~~~~~~~~

第二日,献帝车队再次启程,向东进发。

行至弘农,又有三队人马来迎。

献帝感觉良好,大叹:大汉忠诚何其多!

之前才来了三位忠臣义士护送,如今没过几日又有三人领军来迎。

献帝将几人召至御前,问其姓名。

原来这三人分别是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皆是啸聚山林之贼,近闻得献帝出了长安,特来捞些好处。

献帝此时也管不得是官是贼,只要能为他所用,便一律封官拉拢,以增强自身实力,遂分别封为中郎将。

三人得了官职,欣喜不矣,将大营扎于董承军营四周拱卫献帝。此时献帝居于董承军中。

韩暹、李乐、胡才摇身一变,从山贼变成了军官,自然要庆贺一番,相聚于李乐军中。

酒正酣时,兵士突报有一自称将军故人,名叫杨奉之人在营外求见。

三人大喜,杨奉原也是黄巾起义残余势力白波军中一员,他们算是老相识了。

三人迎进杨奉,按主次坐毕。

杨奉举杯道:“恭喜三位将军得了高官厚禄,还请不要忘了当日之谊。”

“好兄弟,讲义气,同生死,共富贵。”三人皆道。

“不知陛下封了何等职位?”杨奉浅喝了一口酒,不以为意道。

“皆封为中郎将之职。”胡才得意道。

“哦?”杨奉作大惊状,“何以只封了中郎将?”

“有何不妥?”胡才面色一凝。

“我只知道李傕、郭汜分别封了大司马、大将军。前日有一张姓米贼引三千人马来迎,陛下封其为平南将军、关内侯、兼领益州刺史。”杨奉冷笑:“诸位兄弟兵马虽不及李郭二人强壮,却也比那米贼强上许多,为何官职却天差地别?”

杨奉挑拨之心尽显。

果然,三人听后欣喜之心尽去,大感官职过低,且都是无地盘的杂号中郎将,勃然怒起。

李乐一手将酒杯摔到地上,道:“岂有此理,险些着了那小皇帝的道。”

韩暹、胡才也道:“朝廷阴险,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不如将皇帝及百官劫往河东,到了我等地盘再组建朝廷,学那李郭二人封侯拜相如何?”杨奉道出此行目的。

三人一合计,觉得此计大妙。现如今皇帝麾下不过董承、杨定区区三四千人,而四人所带兵马加在一起不下二万余,击败董承毫无压力。

当夜三人便反了水,和杨奉一起攻击董承营寨,劫了圣驾度过黄河,往河东而去。

(“求鲜花”、“求收藏”、“求封官”、“求许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