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经理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机辞职(旧版)

外星客

都市 |  职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二天,林翰知还是来到了公司里。

生产当然没法正常恢复,但还是来了不少人,都在观望着。

常飞稍后也来了,到各处看了看,见没震垮什么,心里放下了,就朝楼上他的办公室走去。

林翰知跟着常飞进到了办公室里,对常飞说:“常总,有个事,必须要请你帮个忙。”这次,林翰知不直说辞职,因为,换个说法,免得在遭了地震后让常飞难过。

“你说。”常飞坐在了他的老板椅上。

林翰知说:“昨天发生了大地震,我家的土胚房全部震垮了,我得赶紧回去修房,请你把四月份和五月初的工资发给我,我好添补着修房。另外,《飞跃基本法》草稿已写好,就放在我办公桌上的,只是小曾还没开始打,就发生地震了。”

“那你一时半会儿不能上班罗?”常飞问。

“是的,修房子,动辄半年多,要是天时不好,更说不准呢。”

常飞想了想,说:“那你去财务部领吧,背着人点儿,免得都跑去领钱,我一时那有那么多钱来发呢?我这就给大姐打电话。”

林翰知到财务部顺利地领了钱,去和老姜、小曾和在场的王主管打了个招呼,说明了要回家修房子,估计今年都不能再出来了。

十四号,林翰知两人把所有能带的东西,包括旧家具,全部都收拾好了,花了三百五十元车费,去找了一个双排座的微货,退了房,一路慢行,往老家走去。

微货还没走拢屋,林翰知和贺玉兰就看见竹林掩映着的房子还是立着的,心里分外高兴。

司机也帮忙下货,把行李先放在了阶沿上,林翰知付了车钱,微货走了,两人这才房前屋后查看震情,但见正房墙壁主体没有问题,只是靠房脊的瓦滑了一些到下面去了,但偏房的后墙被震斜了,要是再震一下,或稍用点力推一下,就会倒掉,干涸的茅坑也被震出了好几条口子。至于屋里,还是上次走后的样子,看来贼娃子是没兴趣再来光顾了。

接下来,两人就分了工,贺玉兰打扫屋子,往屋里搬放东西,林翰知先找了两截短树棒,又找了几匹火砖,把偏房后墙加了两处衬子,以防倒掉,然后在后阶沿的柴草堆下,翻出木梯子,从后面屋檐上到房脊上,从卧室那头开始,一路把房脊两边下滑了的瓦重新盖好,以房震后下暴雨。

偏房和茅坑得赶紧修补。

第二天,林翰知找了个小四轮,买了两千块火砖,因买得少,拉到家要每块砖要二毛四分,要是多的话,二毛二就能拉回家。才几年?李士民修厂房买的砖才一毛二三呢!又去买了半车沙子,几包水泥,零买水泥是七元一包,也就是一百四元元一吨,据说买得多,就是一百二三一吨。

买回来后,赶紧请土匠来正墙,又砌上火砖垛子来加固,又补好了粪坑,见还有材料,又重新打了灶,做了烟囱。然后,将就土匠在,干脆全面把瓦房翻盖了一次,算是把老家收拾得可以住人了。而匠师的工钱,是四十元一天,小工二十元一天。

按这个材料和人工价格,林翰知算了一帐,自己已有的钱,能够把老家修成单砖墙盖彩瓦的平房,就和贺玉兰商量开了,准备这次把土墙房推掉,改修成单砖墙的平房,要是国家有救灾补贴,没准还能搞个简单装修呢!

没隔两天,政策就下来了,每户补贴二万二千,林翰知高兴坏了,就开始进行平面规划,同时去村里申报了要重修。

村里说,你们家的房子没有倒,要动了工,说明确实倒了,并且拍了倒房照片证实了,才能获得补贴。

于是,林翰知就开始进行具体筹划。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有变化快!

本生产队有一家人的土房因年久失修,被震得比林翰知家的房子严重得多,不敢再住人了,非修不可,还没听说补贴,就已经全部搬了出来,一家人搭棚子居住,已经在准备修房了,听说要补贴二万二,高兴得喜笑颜开,赶紧请挖掘机来拆掉垮房子,重新平好地基,可等他们急急火火准备好地基,去买砖时,拉拢价六毛八一块,还抢不到货!三天之内,水泥涨到了三百八到四百多一吨,河沙由三四十元一立方涨到两百多一立方,砖工工钱涨到一百二十元一天,小工都涨到八十,还抓不到人!

才几天啊?林翰知的筹划都还没完成,建材、人工就上涨了这么多,其他且不算,单算火砖这一项的前后差价,就是三万多,补贴才二万二呢!这一涨,自己那点钱,加上救灾补贴,就只能砌个墙了!

林翰知和贺玉兰商量:不能享受这个二万二了!

可是,四乡八里的农户们,奔着那个二万二,纷纷趁机修房,趁机从不顺路的地方搬到大路边来修。过了半个月后,谁要是再想申请那二万二,就得出血了,到手只能拿到一万七八!可是,农民们只看得见这二万二或一万七八,而且是志在必得,从来不去算差价帐,结果除了家里有人在外挣钱的人家不负债或负债少些,那些纯务农的,无不负债累累,很多灾后重建修房人家,修房后十年二十年都在拼着老命偿还建材和人工的差价债!

林翰知既然算清了帐,不赶这一茬建房热了,就花了点儿钱,好好地把老房子打理了一番,把室内做了一次粉刷,院坝和房前屋后也收拾了一下,贺玉兰则把别人种着的田土收回来,开始了农耕生活。

二零零八年这一年的春节,因重新拾起了老家,儿子儿媳和女儿,就都回老家来过了个春节。

节后,儿子女儿走后,林翰知对妻子说:“去年种了一季小春,吃的粮食是有了,可综合算帐,还是倒贴了,就算现在建材在开始下降了,但人工是涨上来就降不下去了。我们多年在外,劳力下降了,请人就多,现在是没个八九十元一天,还请不到人!每年都要倒贴,全都在家务农,靠这几个钱,越用越少,不是办法啊!”

贺玉兰说:“再次丢掉老家?可不是那几年了呢!再说,你也五十几的人了,还能在外干多久,我是不能丢下家里出来了,你一个人出去,再遇到这些年在西都这样搬月亮家,你吃得消?”

林翰知说:“那这样,我不再出去帮老板打工了,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变成钱,去租个住处,先不用注册,就印点儿名片,开一家咨询策划工作室,去挣头脑钱。自己的成本,除了租住房,也就是要打印什么,拿到那些小广告部去请人打印,几块钱一页,远比请一个人划算,就算做不起来,也不会亏多少。”

贺玉兰想了一阵,说:“要是自己不投钱,你也可以去试试,能做就做下去。要是做起来了,我就再出来,做不起来,你就回来。”

“行,你这样想,倒也可行。”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