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诗剑仙李白
第十三章: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求收藏)(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三日时间转瞬而过,这日清晨,长安城内早已喧嚣一片,无数民众向着朱雀街赶去,令整个长安城一片繁闹,熙熙囔囔。

“今日长安为何如此热闹?”有域外他国的旅客进城,不禁疑惑询问路人。

“诗仙开坛讲道,怎能不热闹?”路人回答,随即匆匆离去。

当日清晨,长安朱雀街人满为患,皇宫侍卫分立两旁,管制民众,维护秩序。

大唐大儒与文人更是早已到来等候,他们与修行者一般,比较特殊,可以入得道坛跟前听道,因为诗仙也乃大儒出身,这次讲道主要是为了文人墨客。

而普通民众则只能挤在后方看热闹,但闻其声,不见诗仙人影,不禁心中焦急期盼。

当朝阳升起,紫气东来,便听远方天际传来一道剑鸣之音,清啸天地间。

朱雀街上众人急忙仰头看去,便见一道人影自皇宫方向御剑乘风而来,转瞬便到了头顶上方。

“诗仙来了,诗仙来了!”

“御剑乘风,真乃仙人也!”

“诗仙风姿绝世无双!”

满城议论,便见那青莲长剑吞.吐茫茫白光,在天空留下一道匹练。剑上站有一人,衣决飘飘,长袖飞舞,白发微荡,气势真如其称号,与青莲一般无二,清冷飘逸。

下一刻,诗仙御剑落到了道坛之上,便这般盘坐下来,青莲剑在其周围旋转舞动,浮光掠影。

他俯瞰道台之下,便见大儒遍座,文人成排,墨客熙攘,皆已恭候多时。

李白没有耽搁,开始清声讲道,声传天地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话语回荡整个长安城,顿令城中一片沉寂,再无半分吵杂之音,不论域外来客,亦或商贩高官,尽皆洗耳聆听。

便听诗仙又道:“古有易经列奇门,太玄经书传道统。亦有诗经闻世俗,楚辞汉赋品大儒。”

“吾不曾修道,不研奇书,唯有苦读诗书数十载,常伴青锋日继夜,恰时弱冠之龄,一朝闻道!”

语气微顿,李白语气坚定:“吾之道,情之所在,唯剑与诗也!”

道讲至此处,便是开场了。

而下方早已鸦雀无声,无数人入定出神,心中大受震动,更是激动万分,竟然隐隐看到了一条恢弘大道。

下方有几个域外远来的游方和尚,他们本是欲来长安传道,建个寺庙,有个落脚之地,但此时闻得诗仙讲道,却是相顾愕然,呐呐不可言。

道坛之上,李白盘膝而坐,面冲下方,青莲剑在他周身浮光掠影。

他的声音再次清冷响起,并不大,但是清晰传遍整个长安。

“先以剑术传道之!”

“剑者,纵横天地,遨游神州,上通天阙,下荡九幽。”

“剑道不限万物,一草一木皆可入剑,诗经词赋亦如是!”

话落,青莲剑一声轻鸣,直入九天而去,随即在长安上空化成皓月,变成星辰,演化朝阳,万物皆在其中。

剑光浩瀚如海,令长安听道者啧啧叹奇,惊呼不断。

接着,便听李白轻诵道:“一生书剑遍天涯,二十春秋不复她。吾之剑,因她而来!”

随之,剑光大亮,青莲掠影,在天空不断划过。紧接着,一句句诗篇辞赋被剑气凌刻在长空之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

一句句诗句如经文一般弥漫着浩瀚玄奥的道意,嗡鸣作响,化成一个个金色的字迹,如初阳一般在天空烁烁生辉,传下李白的情剑之道!

同时,有诗道文气普洒整个长安,其中包含晨昏寒暑、春夏秋冬,令台下的文人墨客身同感受,像是看到了自己一年四季苦读诗书的浮生缩影。

再读诗仙所作诗句,更是心中震动,字字珠玑,句句高雅,直觉一股浩大剑气铺面而来,其中夹杂着熟悉的文人墨客之气,令听道者莫不怀拥无上道意!

下一刻,便听李白话语再次响起,讲道微休。

“再以诗道传文人!”

“诗者,吟咏天地,语似道经。”

“含起承转合、平仄顿挫。可绘日月星辰,可道宇宙洪荒,可论八荒六合。诗,无局限也!”

霎时间,台下响起微弱的吵杂声,一片簌簌,却是文人墨客与当世大儒激动万分,忍不住低声喃喃起来。

他们从诗仙的讲道中看到了一条听起来颇为不可思议的道路。

诗章真的有如此伟力吗?描绘日月星辰,论道六合八荒,这听起来太过骇人,更是震撼人心。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