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天堂
半劫沟是不是有条路通向天堂 引言(旧版)

笔胆文心客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前几天,发了两篇短篇,总是围绕半劫沟说事。总说半劫沟的不幸和半劫沟所经历的灾难。其实半劫沟还见证着我村的半部历史。也掩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从今天起我想从一部长篇说起,再次揭开半劫沟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故事情节,不缺乏扑朔迷离。也充满着灵魂的丑陋和人格的变形以及人在环境中熏陶,于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人性的偏移,天长日久,终会导致人格的怪异和灵魂的扭曲。以致在这扭曲的灵魂的舞动下,上演着一场场的人生的悲剧。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个六七岁的时候吧,我村的地貌结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台阶状结构。东面是一个高台,西面是一个自我家墙西垂直下落二米半左右,一直向西延伸的又一个地势较低的平台。而根据比我再大十来岁的人的说法,东面原来也不是纯平的。也就是在现在的正大街,整个大街在原先也是一条深沟,而且是也是一条和西面持平的沟,宽大约四五米吧。我家的院墙西边是一条路,路的西边还有一条沟。这条沟的深度也大概在二米半左右,但是宽度要小很多了,也就是二米宽左右。但这条沟的走向是由北向南,和正大街原来的沟不一样。正大街的沟是自东向西的,这两条沟,在我家的西北大约百米左右的地方会合。再向西大约一华里左右,有一个大约占地十来亩的深坑,的这个坑深度大概在一丈左右。而且常年积水,即使是冬天,也有水,但这水不是活水,而是由西部山区泄洪下来的水,和村里雨季流出来的雨水,会集在这里,形成的一个臭水坑。不知什么原因,老一辈人都把这里叫做半截沟。

半截沟,其名字的来源和根据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种说法,不知是不是确切。那就是传说唐朝的时候,尉迟恭兵败逃到这里,让人给围住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尉迟恭奋力用戟一戳,戳出这了这个大坑,而自己恰恰落在坑的东沿上,其他的将士都落在坑底,全部遇难,只有其一人逃了出来。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这条沟的作用我是知道的。因为自半截沟以西,还通着一条沟,西部和山区的河套相联,因此这条沟的作用想必当初就是为了在夏季预防村子被水淹的作用。

半截沟,在老一代人说来是个很不吉祥的地方,有没有根据不知道。但这个地方,在我很小的时候确实是很少有人去的。沿沟两侧的地势也很平坦,在那个靠天收的年代,这里的水源也充足,应该不会被荒废的。但却恰恰荒废了,没有人耕种这沟两侧大约四五米的土地。因此自半截沟开始,一直到西部山区的河套。沟的两侧都是杂草丛生,而且这里的草还长得十分的茂盛。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在夏天钻进去,也看不见人。整个人都被淹没在草丛里。远远的望去,就和一个小石子投在大海里一般。而且这个沟的两侧布满了好多的没有主的坟,在我小的时候,是记得的。有早早夭折的小孩子,在农村人说起来一些横死的人也都葬在了那里。再有就是听老人们说的,说是战争年代,一些走路被流弹打死的人,如果长期没有人来认尸,也草草的葬在了那里。还有一些在当时出卖过同志和革命先烈的恶贯满盈的人,被处决之后了,也都葬在了那里,因为这些人在当时是不允许进祖坟的。

而半截沟的水坑里呢,也常年的泛着一股恶臭味。因为村里的死猫,死狗等等,都扔在了那个坑里。据说,那个坑里的蚊子和一种类似牛虻的虫子,咬了人好不了。先是红肿,然后是出脓,再然后是肉开始一片片的腐烂,最后的结果是……。所以,大人们是绝对阻止小孩子去那里玩的。大人们也很少去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实在没有什么可去的价值,因为旁边没有土地。但这个半截沟又是一个人们非去不可的地方,因为这个沟的两侧是西部山区通过我们村,然后再向东走的必经之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