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之李逍遥
第三十一章 施法(旧版)

觉胜起来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姬昌一听姬发这话,原本与众人团聚大好的心情顿时消失无踪,想起伯邑考碎尸之苦,羑里自食子肉,不觉心中大痛,当即泪如雨下,随即便拿袖掩面,众人一见姬昌这幅模样,就知道伯邑考肯定是凶多吉少,当即赶紧追问他的情况。

见姬昌只顾着哭泣,没有搭理众人,飞扬当即就出面,把伯邑考入朝歌献宝代父赎罪,妲己陷害伯邑考,使得他遭受碎尸之厄,随后妲己又献毒计,让姬昌自食子肉的事情给众人讲了一遍。

一瞬间,众人一个个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纣王和妲己之肉,等姬昌情绪稍微平稳了一些后,当即众人就齐齐进谏,想要让姬昌发兵攻打朝歌,以报公子之仇。

“胡闹,西岐世代受殷商知遇之恩,我等才得以锦衣玉食,高官厚禄,怎可轻言犯上作乱,再有胡言乱语者,立斩不赦”。

众人见姬昌如此动怒,当即也就不敢多言,而姬昌斥责了众人后,平复了一下情绪,随后就来到飞扬面前,问道,“多谢兄台一路护送,现如今老夫已回西岐,不知兄台准备前往何处,如果兄台没有去处的话,可否留在西岐,辅助老夫”。

说完,姬昌乃至是文武百官都眼巴巴地望着飞扬,飞扬的本事他们是知道的,若是飞扬肯留在西岐辅佐文王的话,必定是文王之福,西岐之福。

“多谢贤王抬爱,飞扬因为洞府灵气枯竭,这才会出山行走天下,承蒙贤王不弃,飞扬愿效犬马之劳”。

飞扬想了想,还是决定留在西岐,毕竟,他现在也没地方可去,而且,他可是老早就打算打搭上西周这颗大树,在封神量劫当中浑水摸鱼,为自己谋取利益,自然不能就这么离开西岐。

“真是太好了,兄台愿意留下辅佐姬昌,真乃姬昌三生之幸,现如今姬昌已为文王,按照大商律例,有资格册封丞相,姬昌愿拜兄台为丞相,在西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可”,飞扬赶紧拒绝,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他可是知道,日后姜子牙会成为西周的丞相,他才不会跟姜子牙抢位置,当出头羊。

“这是为何,兄台不是愿意留在西岐辅佐姬昌吗”,姬昌甚是焦急,不解地问道。

“以我之才,只能为亚相,却是做不了西周丞相”。

“道友大才,尚不可当丞相,这天下还有谁有此资格”。

“西岐就有一人,法力百倍于我,更是熟读兵法,能统千军万马,深谙政事,能治天下万民”。

“何人如此大才,兄台速速讲与老夫听”。

“现如今时候未到,等时机成熟了,在下只会为贤王引荐,若是贤王想要在下留在西岐,可将亚相之位交予在下”。

“既如此,老夫就册封你为西周亚相,西岐之事,你可全权处理”。

“多谢大王,亚相飞扬见过大王”。

“亚相无需多礼,你我情同兄弟,又对我有大恩,不必在乎那些虚礼”。

“飞扬不敢”。

就这样,飞扬就此融入西岐,成为了西周的亚相,在凡人眼里那可是一步登天,姬昌当即就带着众人,进入到西周王宫当中,与众臣商议国家大事,这时,飞扬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既然成为了西周亚相,也就该为西周做点事情,当即便上前提了自己一个建议。

“大王,大王归国,可在这西岐城外建造一台,一是为了祭祀上苍,祈求上苍让我西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好增强西岐气运,二是因为朝歌难民涌入西岐,全靠西岐出钱安顿,可我西岐钱粮毕竟有限,此法难以为继,不如让朝歌难民自愿参与建造此台,参与者每人给予工钱,方是上策”。

在飞扬记忆当中,这个政策原本就是姬昌提出的,只不过现如今被飞扬抢了先,姬昌本来就有这个想法,而现如今飞扬抢先提出,却是让姬昌对飞扬更加满意,更加信任,确信飞扬是自己志同道合的知己。

“亚相所提,乃是利国利民之举,本王允了,一事不劳二主,此台就交给亚相去造好了”。

“敢问大王,此台当唤何名”。

“就叫灵台好了”。

散朝之后,姬昌将飞扬留在了王宫,亚相府需要时间去建造,在此之前,姬昌在王宫之中找了一间房子,给飞扬暂住。

至此以后,飞扬就张挂告示,召集朝歌难民前去建造灵台,空闲的时间里,转眼间,数个月过去了,灵台在飞扬的督造下,终于建造成功了,姬昌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是高兴,当即就带领文武百官出城,来观看这灵台,见此台雕梁画栋,台砌巍峨,甚是欣喜。

这日,姬昌就下令准备祭祀,这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天地更是头等大事,当即飞扬准备三牲五品,并且召集整个西岐的百姓,汇聚到灵台,由姬昌带领着,念诵祭文,祷告天地。

等祭祀过后,姬昌心情甚好,便分发钱粮给百姓,百姓拿了钱粮后,个个大喜,拜谢过姬昌后,就返回了城中,至于姬昌,则是带着百官在此饮宴,晚上更是直接在这灵台住下。

时至三更,姬昌正酣睡当中,忽然见东南方向出现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屋内扑来,姬昌急忙大叫左右,却只听台中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姬昌立马就被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方知是梦。

次日早朝,姬昌便将此梦告知众臣,询问此梦寓意,飞扬知道,这又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当即就上前启奏。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本王有何喜”。

“臣对解梦略知一二,此乃吉兆,寓意陛下将得栋梁之臣,国之肱骨”。

“亚相何以见得”。

“昔日,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便得大贤傅说,今大王梦见虎生双翼者,便是熊也,又见宫中出现火光,乃火煅物之象,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煅,煅炼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周之兆,故此臣才恭贺大王”。

“亚相之能,本王自是知晓,看来真是上天降下闲人来辅佐我西周,只是不知此人是否就是亚相所推崇的那人”。

“正是,据我所知,那位大贤,道号便是飞熊”。

“那还烦请亚相引荐”。

“不可,臣曾经以《周易》推算过,此贤人还未到出世的时候,请大王耐心等候”。

随后散朝,飞扬找到上大夫散宜生,将西岐的政事暂时移交给散宜生管理,而他却是要好好的闭关一次,之前为了建造灵台,飞扬无法长时间闭关,因此,那段时间,都在参悟本尊逍遥所诰《大道神诀》,积累法力,现如今既然灵台已经建造完成了,飞扬时间也就空出来了。

飞扬来到了刚刚完工的亚相府,发现此府虽然不是金碧辉煌,但论起面积来,整个西岐之中恐怕也只逊色于王宫了,而姬昌还很贴心的给亚相府配备了数十名侍女和家丁,用以打理飞扬的起居。

飞扬不是那种注重享受的人,并没有在这上面多花时间,当即就将亚相府大大小小的事情,交给管家陈老,除了吩咐他每天送一次饭菜给自己外,其他的时间若是没有大事都不许来打搅自己。

就在聚灵阵布阵成功的刹那,磻溪之中一个钓鱼的老叟突然睁开了双眼,目光看向西岐城方向,微笑着说道,“果不其然,这新上任的亚相是个修士,身为修士却甘心在西岐为官,耽误自己修行,可见师尊说的不错,西岐已生圣主,当取代殷商,执掌天下,想必这位亚相也是知道了这点,这才来辅佐西岐,想借助从珑之功突破修为,我在这磻溪隐居了这么久,看来也是时候要出仕了,只是不知那亚相容不容得我”。

随后,飞扬站到左边首位,倾听众人议事,这时,有上大夫散宜生出来启奏,“启禀大王,那武吉时隔半年不来领罪,想必是逃走了”。

飞扬一听这话,顿时就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武吉原本是个樵夫,一日进城的时候,无意间用自己肩膀上挑着的柴火撞死了人,西伯侯姬昌就画地为牢,将其给关在街道上。

这画地为牢只有在西岐行得通,天底下只此一家,在西岐中,压根就不用建造监狱,百姓犯了罪,就在地上画一个圈,将犯人给困在里面,犯人要是老老实实不出这个圈,那就按原罪论处,但若是犯人敢逃跑的话,姬昌乃是易道大家,稍微一算,就能算出犯人的下落,到时候抓回来加倍定罪。

武吉杀人自然要偿命,被困了几日,由于想起自己家中还有八十老母无人供养,就找路过的上大夫散宜生哭诉,散宜生看他可怜,就奏请姬昌,让姬昌给武吉半年的时间去给母亲打点好一切,可是现如今半年过去了,武吉却不见了踪影,散宜生这才来禀告姬昌。

“岂有此理,当初念他家中还有老母,这才网开一面,给他半年的时间,没想到他却逃走了,来人,速速取来蓍草,待本王卜算,就知武吉下落”。

当即,姬昌用蓍草推演《周易》,最终算出,武吉因为害怕被砍头,于是就自己投河自尽了,当即就要将此事了结。

“大王且慢”,就在这时,飞扬出言阻止,上前说道,“大王,这武吉其实并没有死,而是有高人为他施法,为他遮掩天机,使得大王算出的结果是此人已死”。

“竟有此事”。

“臣卜算之道不如陛下,但却是仙道中人,此术名为偷天换日大法,臣也是懂得此术,大王若是不信,找一个人来,让臣为他施展此法,而后大王再来卜算此人”。

完整的《大道神决》当中,也有这偷天换日大法,只不过飞扬嫌它没什么用,也就没有去学,没想到现在用上了,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此法学会。

“竟有如此玄妙大法,可蒙蔽本王演算,既如此,何人愿意辅助丞相施法”。

“臣愿意”,说话的人,乃是大将军南宫适,南宫适对于仙家法术,早就已经是好奇不已,现如今有机会,自然是要亲自尝试一下。

当即,飞扬带着众人来到后话园,在空地上挖一个大坑,深约四尺,让南宫适躺进里面,头前点一盏灯,脚下点一盏灯,而后飞扬抓一把生米,洒在南宫适身上,再盖上一些稻草,与此同时,飞扬命人准备法坛,摆上香烛和三牲祭品,再命人去将城西处那颗上百年的桃树给砍了,取了桃树木心做成一把桃木剑。

到了黄昏,飞扬在众人的注视下登上法坛,手里抓着桃木剑,按照《大道神诀》上面记载披发仗剑,踏罡布斗,掏诀结印,

半个时辰后,飞扬停止了施法,走下法坛,来到了姬昌面前,说道,“大王可以《周易》推演南宫将军的命数,看其如何”。

姬昌听得此言,赶紧取蓍草演算,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南宫适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感染恶疾而死,姬昌在知道这个结果后,顿时就是一阵毛骨悚然,本来他还以为自己靠着创造的《周易》,便可以推演出一切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没想到这世间还有这等法术,可以蒙蔽自己的演算。

“看样子武吉果然没死,亚相,此事是何人所为,为何要包庇此杀人犯”。

“在这西岐之中,有能力施展此术的,恐怕也就只有臣跟大王提到过的那位了,至于他为何要包庇此人,怕是此人跟他有些缘法吧”。

“是那位贤人,本王多次听亚相提到此人,不知本王何时可以去请他出山相助”。

“就是现在,现如今却是时机到了”。

“果真如此,若得亚相与那位贤人共同辅佐,西周何愁不兴”。

“大王,现如今适逢阳春三月,正是好时节,大王明日可带领我等群臣到郊外踏青,届时吾趁机带大王去见那位贤人”。

“如此甚好”。

次日,姬昌按照飞扬的指引,带领一群人到磻溪踏青游玩,众人正观赏风光时,偶然碰见一个樵夫,仔细一瞧,不是别人,而是那打死了人的武吉。

“武吉,你好大的胆子,时隔半年不去领罪,莫不是想祸及老母”,散宜生怒发冲冠,当即斥责了起来。

武吉一听这话,吓得魂不附体,真以为散宜生要为难他的母亲,赶紧倒地下拜,说道,“此乃武吉一时糊涂,与家母无关,还望列位大人不要祸及无辜”。

“本王层级为你卜过一卦,发现你早已投河自尽,你是如何蒙蔽本王的”。

“启禀大王,这时家师施的法术,让我躺在一个大洞里面,头上脚下都点一盏灯,再往身上洒几把米,盖一些稻草,就能蒙蔽大王的推演,小人该死,还请大王千万不要降罪家母”。

众人一听这话,不由得看了一眼飞扬,武吉之师所施展的法术,却是跟飞扬的一模一样,当即,姬昌就对武吉说道,“本王诚心想请你师尊出山,你且速速带我等去见他,若是见到了,到时候免你之罪,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武吉一听这话,自然是大喜,虽然说姜子牙救了他的命,但一辈子龟缩着做人,这滋味可是不好受,而现如今姬昌不但要赦免他的罪,还要给他官当,却是给了他一个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

当即,武吉赶紧带着姬昌一行人,来到了姜子牙居住的房屋当中,却发现此屋当中空空如也,根本不见任何人的踪影。

“奇怪了,师尊刚刚还在这里的”,武吉当即可就郁闷了。

“大王,这是哪位贤士认为大王的心不诚,这才不愿意见大王”。

“既然是如此,我等先回去,改日本王沐浴更衣,再来迎请高人,不过亚相,这高人叫什么名字,你是不是该告诉本王了了”。

“大王,此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原来这位贤士叫做姜子牙,我等回去吧”。

当即,姬昌带着众人返回了西岐城,至于武吉,众人虽然没有见到姜子牙,但姬昌并没有为难他,当即就赦他无罪,册封他为武德将军。

为了彰显诚意,姬昌带着百官斋戒三日,到了第四日,沐浴更衣,姬昌端坐车中,命人抬上礼物,文武百官随行,前往磻溪,终于是见到了在溪边垂钓的姜子牙,乃是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老者。

姬昌没有惊动姜子牙,而是站在子牙身后等候多时,姜子牙明知道姬昌在身后,却故意让其久等,却是故意要考验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