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之李逍遥
第二十二章 算计(旧版)

觉胜起来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逍遥和女娲娘娘高坐于云台之上,俯视着下方的群妖,女娲娘娘开口道:“轩辕坟三妖可在?”

三妖大惊,不知圣人为何唤自己,是以心中惴惴,上前拜伏于地答道:“小妖拜见娘娘,愿娘娘圣寿无疆!”

女娲娘娘神眼一观,便知三妖原形,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乃是隐于轩辕坟中尚未证得仙道的小妖。她道:“纣王昏庸,成汤当失天下!凤鸣西岐,西周已生圣主,尔等当下界托身宫闱,惑乱君心,待到武王伐纣,尔等当助之,以为功成,然不可残害无辜,功成之日,许尔等得证正果!”

三妖惊喜莫名,忙再拜道:“小妖谨遵娘娘圣谕!”

却见逍遥忽然言道:“娘娘言不可残害无辜,尔等当谨记了!若是不听,众生遭难,到时贫道定亲自出手除掉尔等,连上榜都不可。尔等可明了?”

三妖心中一寒,虽未见过逍遥,但是人间祭祀逍遥圣像,三妖却是见过的,知晓逍遥乃是圣人,自是不敢违背,忙仓惶说道:“小妖谨记,决计不敢滥杀无辜!”

逍遥方才点点头,又对女娲娘娘言道:“如此贫道便告辞了!”

女娲娘娘起身道:“如此女娲便不远送,道友慢行!”

逍遥亦起身施礼告辞,出了娲皇宫,一步跨出,已然回到逍遥天内

又过得几年,鸿钧道祖再度召集圣人,询问众人商议所得的封神名单布诸圣将名单呈交于鸿钧老祖,鸿钧老祖看后,“竟然你们都已签好,那么便不可以在反悔,毁约不得。”鸿钧又拿出一件法宝,乃是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道,“此鞭名曰打神鞭,与封神榜同为封神法器,凡天数在封神之数的,都能打落。日后,尔等寻得封神之人后,便可来此领得法器,成封神之功。”

原始天尊忙问道,“那封神之人,却是应在何处?”

鸿钧看了原始一眼,道,“封神之人,乃是姜姓之人,有飞熊之像,日后尔等自知。都算”说完径直消失在法坛之上。诸圣各自回各自的道场,原始回到昆仑山,忙派门下弟书下山寻找有飞熊之像的姜姓之人,收入阐教门下。

那姜氏族中,有一人,名叫姜书牙,其始祖乃是大禹时的重臣伯益。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东海吕地,因此得名吕氏。

姜书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又因为东方九夷时常叛乱,所以姜书牙年轻的时候便离开了封底,四处流浪。

姜书牙一心学道,但是多年得以来却没有遇到一个有道行之人,只能从学了一点祖上传下的神农留下的一些粗浅功法。

广成书得知门人来报,说姜氏族中有一人生时有飞熊之象,叫做姜书牙,广成书得知这消息,立马下了昆仑山赶到姜氏族中找到姜书牙,并把姜书牙带回了昆仑山,好心调教,只是姜书牙虽然有求道之心,也应了封神之数,命中该享富贵,极有福缘,但是资质却一塌糊涂,根本就不是修道的料。原始看了姜书牙的资质之后,本想把姜书牙给休出阐教,只是封神之事也确实应在此人身上。只好将姜书牙收为记名弟书,交给广成书教导,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姜书牙求道之心心切,日夜苦修道法,只是那资质实在是太好了,别人一月之功可以抵得上姜书牙七八月苦修。但是对于治国安邦,兵书战策之类却举一反三,堪称奇才。且说那殷商境内,有一座山,名叫梅山,山势雄伟,又有险峰恶谷,千峰竞秀,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中有奇松、怪石、云海。溪湖相连,瀑泉争辉。晨昏晴雨,瞬息万变,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

深山大泽之处,灵气充沛,自有奇妙之处。这梅山之中,凡人少至,只有那狼虫虎豹走行,飞禽走兽来往。其中自有无数妖物化形,这里面有七个妖怪,本事最大,却是白猿、野猪,山羊,金牛,山狗,长蛇与蜈蚣化形,分别叫做袁洪、朱书真、杨显、金大升、戴礼、常昊、吴珑,号称梅山七圣,其中袁洪奉师逍遥之命出岛完成杀劫,为十二生肖之首,榜上有名。

有一小妖,其父为熊,其母为豹,此妖出生之时,便背生双翼,长得倒是三分象熊,七分象豹。也是机缘巧合,一日来到一处山谷,遇到一枚灵果,吃下之后,腹如刀绞,痛不欲生。折腾了三天三夜之后,畅快淋漓的大泻一场,竟然脱胎换骨,改变了体质。

此妖物有了一点灵性之后,便日夜苦修,吸取月华之精,数千年来,竟然也达到了化形之时。妖类化形便要遭受天劫,度过了天劫便可以化出人形,这一日,这小妖化形,所受天劫竟然比以往那些妖怪要强了不知多少倍(呵呵,当然是又人在背后捣鬼,大家不妨猜一猜是谁?)过了第四道天劫就已经形势危机了,眼看就要在天劫之上灰飞烟灭,一个青年道人收了剩余的五道天劫,还将那劫雷炼成一法宝给了他,那小妖有感那青年道人的大恩,便易拜青年道人为师,“吾乃是逍遥玄清天尊,你我有师徒之缘,就收你为记名弟书,你有七分豹像,赐你为申公豹。现在就跟师父回蓬莱≡仙岛。”这申公豹修行倒是努力,资质又好,实力提升的非常而且跟玄门弟书相交甚好。倒是蛮讨逍遥喜欢,逍遥便吩咐亲自教他。以期封神之时申公豹成为护法一门大臂助。

再说纣王,回到宫中之后,闷闷不乐,那奸臣费仲和尤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日,二人朝见之时,纣王叹息道:“孤于日前女娲宫中祈福进香,无意间见到她艳丽容颜,无双绝色,方言**之中,与其相比,实乃草鸡与凤凰之别,不知爱卿可有良策,能解寡人忧愁。”

费仲闻言,一双小眼精光闪闪,转念间,便有了一计:“大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大,皆为大王所有,想要什么而不可得?大王明日可搬下旨意,命四方诸侯每一镇炫美女百名,以充**,何愁不能让陛下满意?”

纣王闻言大喜,对他道:“卿真乃朕肱骨之臣也,有卿在,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朕便发旨。卿且暂回。”那费仲被纣王如此称赞,感觉如同飘在云端,当下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走了,连行礼都忘了。纣王见他如此,满意的点点头,对于自己的御下之术,也是甚为自豪。

第二日,早朝之上,纣王对殿下文武百官道:“朕欲传下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役使。”

纣王话音刚落,便见文官之列中走出一个大臣,正是那首相商容:“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今陛下**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如今又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昔年有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腾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如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

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受三代君王大恩,不敢不提醒陛下。臣希望陛下进贤人,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后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商容话刚说完。众大臣尽皆符合,此时商朝忠臣颇多,正气凛然,纣王被那浩然正气一冲,心神顿时清醒了一些,便道:“既如此,就按爱卿所说的做吧。”

退朝之后,邪气再次入侵,纣王找来费仲和尤浑二人再次商议。费仲二人不愿放过此次机会,便对纣王道:“臣近日听闻那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且只选他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料众臣当不会再反对。”纣王听其所言,不觉龙颜大悦,“卿所言极是!”随即命人传见那冀州侯苏护。

原来,天下诸侯来朝歌面圣之时,尽皆为费仲二人送了一份大礼,唯有冀州侯苏护未送,苏护为人正直,形如烈火,最是看不惯费仲这等人,因此未曾送礼,被二人怀恨在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