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远征的一番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劝说之后,团长柳树人终于被他说服,并与之闭门详谈了整整一夜。期间,两人共同商讨并精心制定了一份入缅潜伏的详尽计划:从599团中精挑细选一百二十名精英士兵,组建一支先遣连队。
这支先遣连的人员配置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其中,李远征担任连长,张啸山出任副连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百二十人中,除了张啸山和李德鸿之外,其余所有人皆是拥有大学学历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备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以及卓越的战斗素养,无疑将成为这次任务的中坚力量。
这次入缅甸为了摆脱军统的监视和将来上峰的掣肘李远征还专门请求团长柳树人销毁所有人的资料,借口是怕出现意外以免柳树人受牵连。
要不说这个年代大学生金贵呢!一个个手上戴的都是金表,就连李远征和李德鸿身上穿西装和皮鞋都是张文提供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富家子弟。
这身行头哪怕到了缅甸也不会有人怀疑这一百多号人都是当兵的,毕竟这年代谁家丘八穿西装戴金表的。
好在跟着富家少爷有钱好办事,赶了半个多月的路就到了春城买了一些生活物资和找了一群铁匠就赶往滇缅边境。
从这一刻起,他将挑起当家作主的重担,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毕竟作为一名军事主官,如果想彻底掌控一支军队,不受地方势力和上级的制约,首要之务便是解决补给问题。这里所说的补给涵盖了战士们的军饷、武器装备以及日常给养等等。然而,对于先遣连来说,他们根本无处获取任何补给,更不愿受到上级的牵制。事实上,这些因素往往是一个武装力量能够被称为军阀的最基本条件。为了先遣连的未来,也为了避免在后续的抗日战争中因大后方指挥部的不当操作而导致失败,李远征毅然决然地决定踏出实现补给独立的第一步。
军队要自筹补给,方法无非就那么几种:要么割据一方自行收税,这无异于与中枢决裂,必然会遭受中枢的雷霆打击;要么军队经商,以军队为背景,为商业背书;要么强取豪夺,横征暴敛;要么屯垦开荒,搞基本盘建设。这四种方法,第一种割据一方就如同与虎谋皮,以先遣连那小胳膊小腿,又怎么可能承受得住中枢英属缅甸的致命一击呢?。
第二种经商,貌似可行,然而这必然分散先遣连绝大多数精力,试问一支忙着做生意的军队能有战斗力吗?那妥妥的就是下一个日军甲种师团大阪师团,且在这乱世,先遣连这棵小树完全无法庇护一个需要解决120人吃喝拉撒的商业队伍,所以经商只能是小道。
至于强取豪夺、横征暴敛那是取死之道,只能使先遣连在缅甸这个大水塘里自掘灭亡,而且会受到各方势力的报复,当当杀鸡取卵式的搜刮并不能长期支撑先遣连。
也就是说只给先遣连留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屯垦开荒,搞基本盘建设加上做烟土生意才能维持基本地盘的运行。
屯垦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这些问题对于先遣连来说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只要有人有地,就能够种植出足够的粮食,进而形成村镇和商业体系。如果屯垦的地点处于地方政府管辖范围之外,那么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收入。这一系列的规划,正是李远征为自己精心设计的发展蓝图。
他深知,屯垦事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耐心。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土地,并组织起一支高效的先遣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还要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屯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旦有了土地和人力,接下来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可以逐步建立起各种村镇和商业设施,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往来。这样一来,整个地区的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当然,如果屯垦地点不在国府的管辖范围内,那么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既能够保证自身的财政收入,又不会给当地居民带来过重的负担。此外,还可以利用税收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口前来定居和发展。
李定南深知“一法通万法通”的道理,想通此关节后便开始寻找屯垦建设的绝佳之地。他对各地地形地貌逐一分析研究,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果敢地区。
这里的地形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其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八,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之态。这种地形导致果敢地区的交通状况相对恶劣,山区交通主要依赖骡马等畜力运输。此地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约翰牛的势力难以触及,这给了李定南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计划以经商为名潜入果敢,待时机成熟,出其不意地除掉杨氏土司。然后,他只需口头向约翰牛表示效忠即可,毕竟对于约翰牛而言,谁来担任土司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对方能否乖乖纳税。
反正熟知历史的李远征是对杨氏土司无感的,杨氏土司曾向国府表示希望附土回归,微操为此还支援了不少武器,但是转头就和老缅勾搭上了,可谓是朝秦暮楚。
想到此处,李定南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成功后的景象——掌握着果敢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成为一方霸主。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他去克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