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的苦练树
艰苦的衣食住行(旧版)

陶氏定律

都市 |  浪漫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小孩子是很馋的,或者是由于物资匮乏的原因吧,或者这也是因为小朋友的天性。小时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我最年长的大哥,他们那一辈人更加苦,据说连饭都吃不上,最经典一个情景就是,他们上中学的时候离家很远,用一个玻璃瓶装着些母亲炒的萝卜干,用火柴盒装着米回学校,你没看错,是用火柴盒,可能现在的小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火柴盒了,一个火柴盒能装的米,都不够一小茶杯,所以他们那个时候的主粮是番薯,米是十分稀缺的。大哥哥经历的七十年代的农村,物质的匮乏如同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那时,饥饿如同一个如影随形的幽灵。村民们的面庞常常是消瘦而憔悴的,双眼深陷,闪烁着对食物的渴望。每日的三餐成了最艰难的挑战,碗里常常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汤,米粒寥寥无几,仿佛只是为了证明这曾经是一碗粥。野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被人们仔细地寻觅、采摘回来,用以填补辘辘饥肠。孩子们总是饿得无精打采,肚子瘪瘪的,小小的身体仿佛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大人们也在饥饿中挣扎,干着繁重的农活却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撑,脚步虚浮,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饥饿让人们对食物充满了近乎疯狂的期盼,哪怕是一点点食物的香气都能让他们的眼睛放光,心中燃起希望,然而更多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依旧是无尽的饥饿与匮乏。那段岁月,饥饿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那个时代难以磨灭的印记。到了我懂事的时候,米已经是主粮,饭是可以吃饱了,但是就是缺肉,一个月能吃上两三回已经很不错,餐桌上,多是清汤寡水简单的疏菜,肉食成了一种极其稀罕的存在。孩子们总是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偶尔飘出肉香的烟囱,肚子里虽有食物,却依然馋虫涌动,那种对肉的渴望仿佛在心底挠痒痒。大人们则默默地吃着饭菜,偶尔想起曾经尝过的肉味,眼神中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在集市里,也很难见到多少肉的踪影,即便有,那昂贵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偶尔能让人兴奋的是逢年过节时,对肉的期盼会格外强烈,然而也只是能稍微解解馋罢了,但是过了节日,一切又恢复往常。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人们在物资匮乏中坚韧地生活着,那对肉的渴望就像心中的一个小小火苗,时而摇曳,却始终不曾熄灭。好在我们那里有一个风俗,一年里,大概每个月全村都会宰一头猪去拜神,我们那里称之为做众,猪肉就叫做众肉,这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一天,一般是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开始分肉。到了傍晚,大人农忙还没回来,小孩子们抢着拿着饭盆到庙里去领众肉,还会有肉汤。大人们在庙里分肉的时候,小朋友们早早就等在了周围,一个个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在庙里焦急地等待着,小脸上满是急切。终于,那盼望已久的肉被抬了过来,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肉香味,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些肉,仿佛怎么也看不够。有些小朋友馋的连口水都忍不住,咕噜咕噜的在往肚子面吞;有些小朋友恨不得偷偷拿一块塞到嘴里去狼吞虎咽;但是看到大人们拿着宰猪刀守在旁边的时候,也只能往肚子里面咽口水。当大人们开始分肉时,孩子们紧张地注视着,生怕自己会少了一点。当每个孩子都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肉时,他们的脸上绽放出了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中饱含着无尽的喜悦和满足,仿佛拥有了全世界。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肉,像是捧着最珍贵的宝贝,那一晃一晃的汤,简直是琼浆玉液,那飘在摊上的肥肉比翡翠还要宝贵,领完之后迫不及待就开始吃,一块一块的往嘴里塞。从庙里一直吃到家里,有时候还会绕路走,尽量延长到家的时间,争取多点时间吃肉,把肉吃了大部分,还是选最好的,但是不敢吃完,其实肉也不多,如果一个小孩子放开肚皮吃的话是会吃完的,但是我们不得不忍着,因为还要向母亲交差,吃的太多,甚至吃完了,母亲就会责备我们,所以到家的时候,肉已经吃了大部分,汤上只是飘着几块小小的肥肉,这一幕也是我童年的比较深刻的情景。

???家里养的猪鸡鸭鹅等牲畜大部分都是拿去卖,或者是用于产蛋之后拿蛋去卖,很少能留给自己吃的,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来了瘟疫,家里的牲禽意外的死了,这又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虽然这些肉吃的有些别样的味道,但是毕竟太久没有尝过肉的味道了,还是吃的津津有味的。母亲在房子的外面建了一个小猪栏,每年都养几头猪,母亲把猪卖掉之后,宰猪的会回给我们一些猪血和撒网油,母亲就会买了一些蒜或者是葱,和着猪血和撒网油一起煮,吃着那一锅香喷喷的美食,那股新鲜?,别提小孩子有多开心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村子就挨着大海,可以说,是大海养活了我们,海产品其实也是我们那里的主食,这话现在听起来是那么的奢侈,但的确就是这样的,那时候城里人不怎么流行吃海鲜,再加上交通不发达,我们那里捞起来的海鲜全部都是自己吃的,很少外销,高级点的海鲜,比如蟹最多去拿去集市卖一下,其实也买不了几个钱,因此大部分自己捞的海鲜都是自己留给自己吃。而且海里的海鲜品种和数量都挺丰富的,所以养活海边那几条村是绰绰有余的。小时候吃过的海产品,有很多现在的见不到了。在渔民收网的日子,姐姐一般凌晨四点多就起床,背着小萝就去赶海,一般早上七8:00就回来,每次都满载而归,到了早上和中午,锅里就会有新鲜的海鲜煮汤,鱼虾蟹螺样样俱全,有时候还会有鲎,那一锅蓝色的鲎汤和一串一串的鲎蛋,只吃得我们腻到耳朵发麻。母亲会在院子里搭上一个架子,夏天挂着满架子的丝瓜,然后家里的标配就是丝瓜煮海鲜汤,几乎天天如此,海鲜确实很好吃,但是小孩子吃多了,也会腻。心里还是想着鸡鸭鹅猪肉,馋呀………

???衣和食都是那么的困难,住的也是相当的简陋,在?80?年代的农村,居住房屋是非常简陋的,全村是一排排土坯房,墙面斑驳且带着岁月的痕迹。墙是用土砖堆成的,屋顶大多是用茅草简单铺设捆扎而成,房屋的窗户狭小,透进来的光线十分有限,使得屋内总是显得有些昏暗。房间的布局也极为简单,往往就是一间堂屋加上左右两间卧室。地面就是夯实的泥土,走在上面会扬起一些灰尘。墙壁没有任何装饰,有的只是泥土本身的颜色,家具也极为简陋,基本上都是木制品,一张破旧的桌子,几把摇晃的椅子,还有那用木板搭成的简易床,就是全部家当。床铺上的被褥补丁叠着补丁,散发着陈旧的气息。院子里也是坑坑洼洼的,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农具和杂物。没有自来水,打水需要去村里的水井挑回来,生活极为不便。厕所就是在院子的一角用木板简单搭建的,这样的居住房条件,是80年代整个小岛普遍的状况。其他条件好一点的村可能外墙会抹一点水泥,而我们村是最穷的,全村是清一色的泥土墙,上面盖着稻草,可以说无一例外。墙是泥砖砌成的。如果谁家想建房子了,就邀请邻居到田里去,把田里的泥用木框砌成一个一个泥砖,然后放在田里晒,晒干了就成为泥砖,泥砖要比那些烧过的砖要大,但是硬度和刚度比烧过的砖要差很多很多,晒干之后也是用泥浆一个一个砌起来,装上梁,和用竹子互相捆绑做成的屋顶架。然后再请会铺屋顶的师傅,把稻草和屋顶架用绳子绑起来,在稻草灰上面编盖成屋顶。这就是我们那里最典型的泥墙稻草屋。我家主屋是中间一个厅,左右各一个房。在主屋的垂直方向的一边再建两间偏房,用作杂物间和厨房,另外两边用泥土墙砌成的围墙,就形成了一个两排泥土墙两排房子的四合院,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是这种结构。80年代初盛夏的傍晚。我经常会爬上村背的小山岗上,登上最高处,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便在眼前展开,那些简朴的茅草屋一排一排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屋顶的茅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静静的诉说着时光流转。一缕缕袅袅的炊烟从烟囱中升腾而起,宛如轻柔的丝带,缓缓飘向天空,给整个村庄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宁静又略带动感;远处,田野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泛起层层金色的波光。麦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是大地舞动的裙摆;那长长的大海堤,如一条坚实的守护者,横卧在那里,默默守护着村庄与田野;堤上的青草在霞光中也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夕阳如一个巨大的火球,渐渐西沉,把天边染成了绚丽多彩的晚霞。那橙色、红色、紫色交织在一起,如梦幻般美妙。霞光洒在茅草屋上,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洒在田野上,让田野变得更加璀璨夺目;洒在炊烟上,使炊烟也染上了绚丽的色彩。天空中,云朵像是被艺术家精心雕琢过一般,形态各异,变幻无穷。在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而美好。风轻轻地吹过脸庞,带着田野的芬芳和海水的气息。听,似乎能听到茅草屋中人们的欢声笑语或鸡鸣狗吠声,听到田野里昆虫的轻声吟唱。这就是夏天傍晚的村庄,一个充满诗意与温馨的地方,让人沉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茅草屋,炊烟袅袅升起,和着远处一望无际的稻田,配上田野边海堤上绽放着的满天彩霞和夕阳余晖,显得多么的静谧又富有生气,俨然一幅活动着的乡间山水彩墨画。小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诗情画意,但眼前这景象着实迷人,可能对于美的鉴赏和追求是人类生来具有的,不分老少,是人类最原始的憧憬,即使是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仍历历在目,我想以后也难以忘怀…….

???茅草屋确实是冬暖夏凉,可是在南方的海边,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抗台风能力差,每次台风来临前,家家户户都要对房屋进行加固,人们会爬上屋顶检查茅草屋的结构,确保屋顶和墙壁的稳固。他们会用绳子或铁丝将茅草固定在屋顶上,然后用好几条大缆绳从屋顶跨过,绳子的两端锚固在地面上,以防止被台风吹走。对于墙壁,人们会用木头或竹子进行加固,增加房屋的稳定性。为了防止雨水渗透,有条件的还会在屋顶上铺设一层塑料薄膜或油毡。门窗必须做好比平时更高的密封性,常用木板或沙袋挡封门窗,以减少风雨的侵入。因为这种房屋结构雨水的渗入会侵蚀泥土,会把家里的地板都搞成泥浆,浸泡地基,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房子的结构。

??在台风来临前,人们会将家中的牛都赶到公社大队的大仓库里,粮食等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防止被水淹或损坏,要是比较大的台风在晚上登陆,我们是整晚都不敢睡,全家人蜷缩在八仙台的下面,听着屋外狂风暴雨,夹杂着一些房子和树倒塌的声音,风拍打着被木板的绳子加固的仍剧烈抖动的木门,整个房子都在颤抖,狂风在黑暗中呼啸着,仿佛要撕裂整个世界。台风肆虐地吹过,树枝在风中疯狂的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随时都会折断。树叶、杂物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噼哩啪啦打着房子的周围,远处的大海上,海浪应该掀起很高很高,凶猛的海浪拍打着堤,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村庄里是漆黑的一片,即使点了灯,灯火在门窗细缝中吹进的风中闪烁着,时明时暗,最终还是灭掉。村民们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在大自然的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在这个台风肆虐的夜晚,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恐慌和彷徨的氛围之中,一阵疾风过后,人们不知道下一段风村子里面或是自家会发生什么。人在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那简陋的居所,使得人就像小猫小狗一样无助,妈妈抱着她几个孩子,躲在八仙台或是床的下面,不断地在呼求着神灵,希望神灵能庇护我们渡过灾劫。我想在那样的状况下,妈妈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