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出手穿到聊斋当老大
第四章 考城隍(4)(旧版)

樱桃胡须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哎哟哟,”张母看着张浩摇摇晃晃地站立着,心如被尖刀割裂。

她眼中满是不舍与心疼,急忙上前,双手紧紧扶住儿子摇摇欲坠的身体,声音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焦急和深深的担忧,“你怎么能勉强行走,身体还这么虚弱!来,快坐下,先坐下休息。”

然而,当她看到张浩那颤抖的双腿,那几乎无法自持的身体,她的心更是被狠狠地揪住。她突然意识到,即使是坐着,也可能给儿子带来不适,于是她立刻改口道:“哎,不对,坐着可能也会让你更加难受,你还是快躺下休息吧。”

说完,她急切地转向站在一旁的张父,语气近乎哀求,眼中闪烁着泪光:“老爷,你赶紧吩咐人去请大夫了没有?”她的眼神紧紧锁定在张浩苍白而疲惫的脸上,那双曾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眼眸此刻显得有些空洞和黯淡。她生怕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牵动着她的心,仿佛这样就能更深地感受到儿子的痛苦,与他共同承担。

张父站在一旁,深邃的眼眸中充满了忧虑。他尽管表面保持镇定,但内心同样翻涌着波涛。他沉声对张母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坚定:“夫人,稍安勿躁。”他的话语虽然低沉,但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想必很快就到。我们请的是城里最有名的大夫,他医术高超,经验丰富,一定能够治好云儿。”

焦急等待中的张家夫妇突然听到了门外传来的匆匆脚步声,那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回荡,像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的音符。他们的心跳似乎与这脚步声产生了共鸣,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转机。

没过多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背着沉甸甸药箱的药童。

老者的到来,仿佛给张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让原本紧张凝重的气氛瞬间得到了缓解。他们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老者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仅是对老者医术的肯定,更是对他能带给张家希望的期盼。

张父和张母的心情更是迫切,他们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以最诚挚的态度将大夫请到了张浩的床前。此刻,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敬意,那神情仿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位老者的身上,期待他能带来奇迹。

“孙大夫,犬子又要劳烦您了,”张父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与恳切之情,“犬子已经卧床好几日了,身体虚弱得紧。今日他突然挣扎着起来走动,我实在是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

孙大夫须发皆白,面容慈祥,一身医术高超的气质不言而喻。他刚一进屋,张浩就嗅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药草香味,这股香味比他之前因为颈椎不好去扎针时所闻到的还要浓烈许多。这种独特的香气,让张浩对孙大夫的医术产生了更深的信赖感。

身处这个聊斋世界,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各种神奇的医术和药方层出不穷。张浩甚至幻想着,如果自己能有机会记下几个药方,说不定回到现代还能派上用场,造福更多的人。

孙大夫面带微笑,他的笑容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神态自若地安慰张家众人:“无妨无妨,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我观公子神气尚算清爽,虽然身体虚弱,但行走几步应该无大碍。”他的话语仿佛带有一种魔力,让张家几人都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稍微放松了些。

就在这时,药童刚将沉甸甸的药箱放好,李阿婆也麻利地给孙大夫搬来了一把椅子,稳稳地放在床前。别看这老太太年纪已高,但力气还挺大,动作也十分麻利,丝毫不输年轻人。

孙大夫从容地坐在椅子上,和蔼地对张浩说:“公子,请把手放在这脉枕上,不要紧张,放松心情。待老夫为你仔细把脉,以便准确诊断你的病情。”他的声音平和而有力,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穿透人心,让人不自觉地对他产生深厚的信任感。张浩依言照做,小心翼翼地将手臂平放在脉枕上,静静地等待着孙大夫的诊断结果。

““孙大夫,咳咳——”张浩尽量模仿原主张云的语气和神态,但他心里还是有些许忐忑,不知道这位医术高超的大夫是否能看出自己并非原主。这种不确定性让他感到一丝担忧,但他努力保持镇定,尽量不露出破绽。

孙大夫身着深灰色长袍,那袍子看起来质地柔软舒适,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似乎是为了方便他们这些长时间工作的医者而特别定制的。袍子的领口是传统的圆领设计,而在领口和袖口处,精美的刺绣图案若隐若现,那似乎是几株兰草,既彰显了大夫的品味,又透露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公子不用起身,只需将手腕搁在脉枕上即可。”孙大夫的声音平和而有力,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医者的睿智。他仿佛承载着多年的行医经验,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流露出专业和从容。

张浩按照孙大夫的指示,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手。他感到有些紧张,掌心甚至微微出汗,手指也不自主地颤抖着。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孙大夫,心里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孙大夫轻轻按压着张浩的脉搏,他的双眼微微闭合,全神贯注地感受着指尖下的每一次跳动。在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张家众人都紧张地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孙大夫的诊断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诊断,孙大夫缓缓睁开了眼睛。他仔细观察着张浩的气色和表情,仿佛要从这些细微之处捕捉到病情的蛛丝马迹。他的双眼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看到本质。

最后,孙大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看着张浩,温和地说道:“公子,你的脉象虽然稍显虚弱,但并无大碍。只要好好调养身体,相信不久便能恢复如初。”听到这番话,张浩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感到无比的庆幸和感激。

张浩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他看着孙大夫,声音略显激动,“多谢大夫,不知我接下来该如何调养身体?”快点好吧,我可不能是个病秧子。

孙大夫轻轻地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缓缓地开口:“公子,首要之事是保持心情愉悦,过度的忧虑对身体恢复不利。记住,心情开朗是康复的第一步。”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暂时要避免。这样可以帮助你的肠胃恢复功能,更好地吸收营养。”

孙大夫又转向张母,特别叮嘱道:“还有,要确保公子适当活动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切记不要过度劳累,以免适得其反。”

张母认真听着,一一记下孙大夫的嘱咐,并点头表示明白。她关切地问:“大夫,您看是否需要给小儿服用一些滋补药物来帮助他恢复体力呢?”

孙大夫思索了一下,回答说:“我可以为公子开一些滋补身体的药方,这些药物能够辅助公子的身体恢复。但请记住,药物只是助力,关键还在于公子自身的调养和休息。”

说完,他转身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纸笔,精心写下了一个药方。张父赶忙上前接过药方,仔细地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孙大夫又耐心地解释了药方的用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张家人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药方进行调养。之后,他才开始收拾药箱,准备离开张家。

张家众人对孙大夫的医术和医德深感敬佩,纷纷上前道谢,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孙大夫却只是摆摆手,微笑着表示他只是尽了医者应尽的本分。最后,他再次嘱咐张浩要好好休息,调养身体,然后才带着药童离开了张家。

听到大夫的话,张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张母更是激动地泪流满面,她紧紧握住胸前的帕子,连声感谢:“多谢!多谢!您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她知道,儿子想要完全康复离不开这位大夫的精湛医术和悉心治疗。

大夫看着张母感激涕零的样子,只是温和地笑了笑,然后他从药箱中取出纸笔,开始细致地写下药方。“这是给公子调养身体的药方,”大夫将药方递给张父,“请按照这上面的药材和剂量去抓药,每日早晚各煎服一次。另外,这几日我会每日来一次,观察公子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方。”

张父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犹如捧着一份珍贵的宝物。

他连连点头,说道:“我们全听大夫的,一定会按时服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