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大明对比:这个太孙太毒了!
【2】贪官盘剥赈灾粮,何解?朱胤文的答案(旧版)

天榜鸿蒙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明太孙——朱胤文!】

当看见又出现一块天幕。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皇太孙朱胤文。】

【生于洪武十年。】

【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生母吕氏。】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

【太子妃常氏死后,朱胤文生母吕氏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嫡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

【九月,朱胤文被立为皇太孙。】

【......】

呱呱坠地的画面...

蹒跚学步的画面......

读书识字、挑灯夜读的场景......

除了相貌不同。

这面天幕上的太孙朱胤文。

成长轨迹几乎与朱允炆一模一样!

而看到这。

所有人一时间都有些懵!

....................

如果对话有气泡的话。

咕噜咕噜~~~

此刻。

奉天殿广场之上已经如同一锅煮沸的开水。

——“什么意思?咱们太孙不是允炆殿下吗?这朱胤文又是何人?怎么也是太孙?”

——“太子殿下似乎并没有一子名叫朱胤文吧?”

——“宫中并无此人啊!”

——“难道说......这也是咱们允炆殿下?只是换了名字?”

——“有可能!你们看,他也是太子殿下第三子,也是当今太子妃之子,除了长相不同,其他地方与允炆殿下一模一样啊!”

——“......不对!”

——“诸位大人你们看,这右边天幕的胤文太孙不仅容貌与允炆太孙不同,而且气质,也截然不同!!!”

——“没错,我也发现了!方才的画面当中,那胤文太孙竟然还屡有放肆之举.......他竟然还当众顶撞黄大人.......黄大人,太孙殿下可顶撞过你?”

所谓黄大人。

即是太常寺卿黄子澄。

此人乃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郎。

受封翰林院编修、修撰。

后伴读东宫。

于东宫时,曾是教导朱允炆的老师。

黄子澄摇头道:“不曾。”

“太孙殿下恭良俭让,尊师重道。”

“且不说顶撞之举,就连一句重话都没对本官说过。”

旁人好奇道:“那这就奇怪了,既然不是当今太孙殿下,那右边天幕这太孙又是谁?”

有人灵光一闪,脑洞大开!

“莫非,这世上还有另一个大明......这是另一个太孙!”

“嘶!!!”

此言一出。

众人纷纷侧目!

老兄,你这想法......

也太离谱了!

但是......

好特么的有道理啊!

....................

这世上还有另一个大明?

而这朱胤文......

则是另一个大明世界的太孙?

不得不说。

这种猜测十分离谱!

但是眼下这种情况吧......

似乎离谱中又带着几分靠谱?

毕竟连天幕这种闻所未闻的异象都出现了。

再有一个大明。

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佛家不是说了吗?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宇宙之浩渺。

无穷无尽。

在三千世界中还有另一个大明世界。

这难道不合理吗?

合理!

合理得不得了!

于是很快。

这种‘离谱’又‘靠谱’的解释成为了主流意见。

博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

“这右边天幕,竟是另一个世界的允炆?”

老朱稍加思考。

也想到了这种可能。

只是......

“天幕这是什么意思?”

“给咱看另一个大明中的大孙?”

“莫非......”

“那朱胤文与咱这个孙儿,有什么不同?”

正当老朱如此想着的时候。

右边天幕。

当朱胤文的生平介绍完毕。

一样的场景出现。

【朱元璋坐在御书房中,面前是成堆的奏折,他皱眉道:“大孙,河间府遭遇水患,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虽屡派赈粮,然贪官污吏层层盘剥,百姓得粮不足三成,何解?”】

一样的书房。

一样的问题。

老朱心道:“看来这天幕的用意,正是如此了。”

“以另一世界中的朱允炆与咱的大孙做对比,比较不同之处。”

“有趣,很有趣。”

....................

这是从未体验过的全新版本。

老朱兴趣盎然。

他伸手将朱允炆招到身边。

“大孙,你可得看仔细了。”

“天幕此举,必有深意。”

“虽说那人也可当成是另一个你,但他所处之世界,成长所遇之事情,与你截然不同。”

“因此你二人行事也必有不同。”

“你当虚心学习,以另一个太孙为师,或许能从中得到启发,对你未来做事,大有裨益。”

朱允炆点头:“是,孙儿定当仔细观看,不负皇爷爷厚望。”

虽然嘴上如此说着。

但是。

从朱允炆的眼神中不难看出。

他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自己从小饱读诗书。

受父亲和师傅们的严格教导。

在如此环境下长大。

对于治国理政已有深刻的理解。

那朱胤文手上有几个师?

还值得自己学?

“同样的问题,我倒要看看,你又能作何对答。”

朱允炆看向天幕。

眉宇间似乎有些不服气。

....................

——“同样的问题,这胤文太孙会怎么回答?”

——“这还不简单猜吗?两位太孙一样的年纪,一样的身份,自小也都一样在老皇爷身边长大,想来肯定想法相似,回答也一样。”

——“确实,两位太孙都是人中龙凤,天资聪颖,老皇爷的教导更是深入骨髓,哪会有什么不同?”

——“咱们这位太孙殿下如此英明神武、仁德无双,那位太孙想来也差不离。”

百姓也在议论。

猜想着另一位太孙会如何作答。

在天下人的好奇心。

天幕中。

那朱允炆开口了......

而他开口的第一句话。

就令不少人为之眼前一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