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坑里撞出位龙爷
第12章 乔迁宴(旧版)

雨蝉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一周,赵化龙打了两场架,收了1086块大洋、翠板指一枚、手枪一把、子弹4发。

在红桥一带的东晓市和花市儿,闯下了自己的名头:龙爷。

这一周,把内九外七皇城四、这座北平城,也逛了个遍。

认识了拉车的文三、祥子,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北平人民的生活以及北平城的全貌。

总体感受:城市旧、破、窄;人的规矩多、讲究多,但和善、包容、热情、大气。

城市旧:有几百年历史的一座古城,加上大清亡、各大军阀闹割据,你争我夺,从没有想到规化、建设这座城市,再说现在还是沦陷区。

无论是紫禁城,还是街道、居民区,一切看上去,就一个字“旧”,但不难看出,六朝古都曾经的辉煌。

城市破:除了几条主要的街道,进到胡同內,随处可见破败的院落、倒塌的房屋,尤其到了南城,低矮房子、没有规制的院落、再加上肮脏的街巷,随处可见的垃圾和溢出的污水,显得非常脏乱。

城市窄:当然,赵化龙是在后世生活过的,是与心里印记相比而言。

这时车辆极少,运输工具还是马车和骆驼,街道宽也浪费地皮吧。

所谓的规矩多、讲究多,是指生活在这里的旗人,用句北京话,就叫“事儿妈”。

而和善、包容、热情、大气,真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一种文明传承。

不论是当下,还是在后世,只要到了这座城市,接触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不难感受到这一传承。

这一周,大龙与陶嫂一家人也处熟了。

家中房屋的修缮、设备安装、彩绘施工,也全部竣工完成。

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一间地下室,面积有30平米。

从中收获了古董、字画,共107件,7箱宝石(和田白玉、田黄原料、翡翠原料、鸡血石、鸽血石、猫眼石、12颗东珠),又发了一笔财。

东西收起后,当场请陈师傅,把地下室改成了冰窖。

家,算是彻底的安下了,按照规矩,要请人来暖房,设宴庆祝乔迁之喜。

当然了,做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两世的赵化龙,也不能免俗,就在家中办起了乔迁宴。

“大龙,这是我准备的菜单,你看一下”。

接过了陶嫂拟定的菜单,认真看了起来。

热菜:梅菜扣肉、黑椒牛柳、红烧牛肉、雪菜豆腐…

没看完,他就烦了。

“你别操心了,人又不多,这样吧,一会儿我去外面订上一桌,全省事,你也不用那么操劳”。

“不好吧,你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呢,这么铺张?”

“想在这个年代活好,就得有尊严,怎么才能让人尊重呢,就得有钱。

我和同学一起做生意,挣的钱干净,又不怕人说。

还有,又不是天天请客,不碍的”。

“晓得了”。

其实陶嫂心里很受用的,尤其是那句“你也不用那么操劳”,很挠心的好不啦。

“大龙叔,我想吃螃蟹”。

他摸了摸囡囡可爱的小脸,笑着说:“好,中午就让妈妈、做螃蟹给囡囡吃”

“你就知道吃,都快长成胖妞了”。

“妈妈骗人,大龙叔说了,吃海鲜不发胖的”。

“噢呦,你这个小妮子,妈妈的话也不要听类?”

大龙笑着劝道:“行了,不就是想吃螃蟹吗,家里又不是没有,不用这样说孩子”。

陶嫂子嗔怒的、斜了大龙一眼,便讪讪的、准备午饭去了。

囡囡高兴的说:“大龙叔最好了”。

大龙笑着问:“叔给你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吗?”

囡囡没有回答,迈着小短腿,去东厢房拿着作业,回到正房,让大龙检查。

大龙看了看10字以内的加减题和三张描红纸。

“不错,算术全对,字也有进步,嗯、继续努力”。

囡囡非常开心,“那我可以吃一颗糖吗?”

“可以,但只能吃一颗”。

“就吃一颗,吃多了该长虫子了”。

“嗯,囡囡真乖,去吧”。

看着囡囡欢快背影,突然有了“岁月静好”的感觉。

乔迁宴在晚饭时开席,用的是位于东安门的东兴楼菜品,有:九转大肠、醋椒活鱼、葱烧海参、油焖大虾、三鲜鱼肚、干烧冬笋,酱爆鸡丁、芙蓉干贝,八道热菜及酱牛肉、醣醋黄瓜皮、老醋蜇头、海米菜心、芥末鸭掌、油炸花生米,六道凉菜,喝的是赖茅酒。

请的客人,则是界边儿的四户人家。

正房的陶嫂子一家三口,东廂房的黄大妈老俩,西厢房的陈老爷子和钱奶奶,南房的郝文达一家三口人。

界边儿的住户,有一大特点,成年的孩子全不跟老家一块堆儿住。

不过这年代,北平城空房多、价钱也便宜,也有这方面原因在。

黄甲长:“早就听你大妈说,界边儿,住进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大学生,见到你,还真是没夸错,你是一条潜龙啊”。

“大爷,您谬赞了,我来胭脂巷,也快半个月了,大妈可没少帮我。

要不是大妈热心肠,好多事儿,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杯酒,我敬您二老,先干为敬,您和大妈随意”。

说完,八钱酒入肚。

“大家都吃菜,凉了不好吃了,就吃个热乎劲儿”。

西厢房的陈爷爷:“你这顿饭,挑费可不少,看菜式和味道,这是东兴楼的手艺”。

赵化龙挑起了大拇哥,这见识,真没得说。

甲长介绍道:“你陈爷爷,当年可是位秀才,在大兴县衙门,也供过职的”。

赵化龙赶紧双手一拱:“您可是真人不露相啊,原来是位老先生,失敬失敬”。

“小子你捧我,这是老黄历了,不提了”。

“小子敬您,您随意、我干了”。

看大龙干了,陶嫂介绍说:“你郝文大哥、何丽嫂子两人都是知识分子,也是志文的老师”。

“幸会幸会,郝大哥,咱哥俩走一个?”

“好,我就陪兄弟一杯”。

在桌上的四户人家,就算正式认识了,接下来,话题就多了,也轻松了起来。

大龙也就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自己和同学,在天津卫合伙做古玩生意的信息,有意、无意间告诉给大家。

为自己的新身份、钱的来源找到了出处。

为自己在这一世生存,编圆了一个大大的故事儿,很圆、很完美、无懈可击。

而客人们,也完全接受了这位年轻、高大英俊、才学过人,又为人谦和、知书达理的新街坊。

总之,这顿乔迁宴,是宾主尽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