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066 贯高被好朋友卖了(旧版)

叶还生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赵国相国贯高这老头子也是够拼的了,为了保赵王一个人儿,愣是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最后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他是怎么坑自己的呢!

话说啊,那个廷尉把审讯的情况,和贯高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高帝。

高帝听完之后,内心那个波涛汹涌啊,忍不住感慨道:“这贯高真是个狠人啊!谁跟他关系好,快去用私情套套他的话?”

这时候,中大夫泄公站了出来,摆出一副我最懂他的样子。

中大夫泄公说:“我跟他是老乡,平常就很了解他。

这贯高在赵国可是个讲义气,不受欺负,说到做到的大佬。”

高帝一听,眼睛一亮:“哎呦,还有这种操作?快,泄公你去跟他聊聊。”

于是呢,泄公就屁颠屁颠地,跑到贯高的竹床前,去慰问他的伤情。

只见贯高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

泄公就趁机套话:“喂,贯高啊,赵王张敖真的有谋反计划吗?”

贯高翻了个白眼,回答说:“你说呢?换成你,你不爱你的父母老婆孩子吗?

现在我的全家都被判了死罪,难道我爱赵王比爱我家人还多吗?

当然不是啦!赵王他老人家可是清清白白的,都是我们自己作死。”

接着,他又把当初的谋反原因,和赵王不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泄公。

泄公听完之后,心里就有数了,赶紧跑回去跟高帝报告。

转眼间,到了春季正月,高帝大手一挥,下令赦免了赵王张敖,把他废黜为宣平侯。

这赵王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啊!

不过呢,高帝可没闲着,又把代王刘如意调过来当赵王。

这刘如意也是个倒霉催的,无缘无故就被卷进了这场闹剧。

话说回来啊,这赵国相国贯高可真是个硬骨头啊!

为了保赵王一个人儿,居然把自己和全家都搭进去了。

说起贯高的事呀,刘邦这带头大哥真的够意思。

刘邦一看许贯高这货,人品还算靠谱,就派泄公去给他捎个话儿:

“喂,你老大张敖啊,已经重获自由啦!”

顺道儿呢,也给贯高这货免了罪。

贯高一听这喜大普奔的消息,立马乐开了花,忙不迭地问泄公:

“哥们儿,你说真的假的啊?我老大真出去了?”

泄公一脸认真地猛点头:“必须的呀!”

然后又爆料:“皇上可是相当看重你啊,特地赦免了你呢!”

你猜怎么着?这贯高啊,他倒好,直接来了一句:

“我当初,为了证明我们赵王张敖没谋反,可是挨了不少板子,现在全身都是伤啊!

现在赵王自由了,我也算是对得起他了,可以安心去领便当了!

再说了,我一个做臣子的居然还想害皇上,这事儿,我哪有脸去见皇上啊?

就算皇上不杀我,我自己也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啊!”

说着呢,这贯高就真的动手了,猛地一掐自己脖子,哎呦喂,就这么去了西天。

这时呢,好多人就出来吃瓜了。

第一个来吃瓜的是荀子。

荀子说:这贯高啊,虽然最后拼了命,给赵王洗白了罪名,但他一开始,那可是造反的头头儿啊,典型的弑君大反派。

他那点儿小优点儿,哪够掩盖他的滔天大罪啊?

个人品行再好,也抵消不了他的法律罪过啊!

按照《春秋》大义来说,走正道儿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罪啊,真心不可赦免。

再说说第二个来吃瓜的,就是臣司马光,这老爷子最爱凑热闹了。

他说:“他觉得这汉高祖啊,因为自己太拽了,才把臣下们的心给弄丢了;

贯高这货呢,也因为心太黑,才让他老大丢了封国。

说到底啊,这贯高之所以会造反,还是因为汉高祖自己作死;

而那张敖之所以会亡国,贯高他也有推卸不了的罪责啊!”

就因为贯高这事,刘邦突然开窍了。

有一天,高帝老爷子突然脑洞大开,大手一挥就下了一道诏书:“丙寅日之前犯事儿的,死罪以下的,都给老子我赦免了!”

哇塞,这一下子牢房里可就炸开了锅,囚犯们个个儿都嗨得跟过年一样,就差没放鞭炮庆祝了!

赦免了罪犯,就到二月了。

二月春风似剪刀,高帝他们也从洛阳溜达回了长安。

想起之前,高帝可是放过狠话的:“赵王的那些小弟们,谁敢跟着张敖那货,我就灭他满门!”

可这话音刚落,就有几个胆儿肥得,不要不要的,

比如郎中田叔、孟舒这几个货,居然自己剃了头发,用个铁圈儿箍着脖子,假装是赵王家的奴仆,跟着张敖混吃混喝。

后来张敖洗白了,高帝一看这几个人,哎呦喂,还真不是盖的,就召见他们聊了聊。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这几个货的才干,居然比汉朝那些大臣还牛逼哄哄的!

高帝一乐,就直接把他们提拔成了郡守、诸侯国相。

这几个月就没什么大事了,全是碎碎念的生活,所以没有发朋友圈。

一转眼间,夏天到了,六月三十日那天,天上居然出现了日食。

高帝一看,哟嚯,这是个好兆头啊!

于是,顺手就把丞相萧何给提拔成了相国,这升职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汉高帝十年的夏天,也就是公元前197年的五月,太上皇在栎阳宫驾崩了。

秋天七月十四日,高帝把太上皇安葬在了万年。

楚王、梁王都来送葬,场面那个隆重啊,比颁奖典礼还热闹!

高帝一想,这栎阳的囚犯们也跟着沾点儿光吧,就大手一挥特赦了他们。

这一下子,栎阳的囚犯们可都乐开了花,个个儿感激涕零,高呼万岁的声音,都快把房顶给掀翻了!

高帝老爷子呢?

就坐在龙椅上,捋着胡子笑得合不拢嘴,那表情简直比捡了金元宝还开心!

这可真是:皇帝一乐呵,囚犯都跟着沾光;日食来个好兆头,相国升职忙不停!

我们好象没说说高帝与女人的事,这个可不能少。

下边来说说高帝最爱的女人吧!

说那时,定陶来的戚夫人,可是高帝的小心肝儿,给他添了个宝贝疙瘩刘如意。

高帝瞅着太子仁慈得跟小绵羊似的,就觉得刘如意才像他亲生的,虽然给封了个赵王,可就是舍不得撒手,长年让他在长安当小尾巴。

每次高帝出巡关东,戚夫人都是贴身相随,日夜在高帝耳边嘀咕嘀咕,哭天抹泪的,就想让如意上位当太子。

那吕后呢,因为年纪大了,只能留守长安看门,跟高帝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

这高帝啊,被戚夫人迷得神魂颠倒,就动了废太子的念头,想把赵王扶正。

大臣们一听这消息,都炸毛了,纷纷表示反对。

可高帝这倔脾气一上来,谁的劝都听不进去。

御史大夫周昌呢,是个直肠子,就在朝堂上跟高帝硬刚起来。

高帝问他为啥反对,周昌一着急,口吃得更严重了,只会说:“臣、臣嘴笨,但、但臣真心觉得不能这么做,陛下要废太子,臣、臣死都不答应!”

把个高帝都给逗乐了,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吕后在东厢房偷听呢,心里那个感激涕零啊,事后就赶紧召见周昌,向他跪谢说:

“多谢老哥仗义执言,要不是您这及时雨,太子可就真的凉了!”

哎呀呀,一个口吃的大臣竟然成了太子的救命稻草!

再说,这高帝老爷子,也真是个性情中人呐,被美人儿一迷,就啥都不顾了。

幸好还有周昌这样的忠臣,在力挽狂澜,不然这大汉江山,可就得改姓戚喽!

话说那时啊,赵王小朋友才十岁,高帝老爷子心里那个愁啊:“我这万一哪天挂了,这娃咋整啊?”

符玺御史赵尧听了,一拍大腿:“给赵王找个牛气冲天的人做国相,让吕后、太子他们都瑟瑟发抖,不就妥了?”

高帝眼睛一亮:“有戏!那你觉得谁合适?”

赵尧脱口而出:“御史大夫周昌啊,那哥们绝对靠谱!”

高帝一听,立马拍板:“就他了!”

于是周昌就这么成了赵国的相,赵尧也顺利上位,做了御史大夫。

起初呢,高帝让阳夏侯陈去当相国,管理赵国、代国那边的军队。

阳夏侯陈就跑去跟淮阴侯韩信告别。

这韩信啊,可是个狡猾鬼,拉着陈就走:“兄弟,咱们借一步说话。”

俩人就在院子里溜达起来。

韩信忽然长叹一声:“老陈啊,有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陈心里一紧:“韩哥您说吧,我听着。”

韩信压低声音:“兄弟你现在手握重兵,皇上又那么信任你。

可要是有人告你谋反咋办?

皇上可能不信,但告的人多了呢?

皇上可就得起疑心了。

等到第三次,皇上绝对火冒三丈,亲自来削你。

要不这样,咱俩合作一把,你给我做内应,一起干票大的咋样?”

阳夏侯陈一听这话,心里那个激动啊,早就听说过韩信的大名,立马点头如捣蒜:“韩哥您说咋办咱就咋办!”

话说这老陈啊,简直就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铁杆粉丝,天天梦想着养一堆牛逼哄哄的门客。

终于有一天,他熬出头了,当上了相国,去边境镀金。

一回来,那场面,简直了!

经过赵国的时候,他那一大票门客,坐的车子足足有一千多辆,差点没把邯郸城的官舍给挤爆了。艾玛,这逼格,简直突破天际!

赵国的相国周昌一看这架势,心里就犯嘀咕了:“这货咋这么嚣张呢?”

于是他一溜烟儿跑进京城,去找高帝打小报告。

他把老陈那堆门客的底细,还有老陈在外面擅自掌握兵权,好几年的事儿,一股脑儿都抖搂出来了。

他还神神秘秘地说:“老板,这事儿有点不对劲儿啊,得小心点儿。”

高帝一听,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查查!

于是就派人去扒老陈那些门客,在代国的黑历史。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尼玛,这事儿还真跟老陈脱不了干系!

老陈听说这事儿露馅了,吓得差点没尿裤子。

这时候,韩王信那货就开始搞事儿了,派了王黄、曼丘臣等人来忽悠老陈入伙。

老陈这货也是个没主见的二愣子,一听这话,顿时就心动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太上皇驾崩了。

高帝赶紧派人去叫老陈进京,可这老陈啊,居然装病不去。

到了九月份,他居然跟王黄那帮人公开造反了!

他自封为代王,带着一帮乌合之众,去抢劫赵国和代国。

艾玛,这下子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高帝一听这事儿,气得差点没跳起来。

他亲自带着大军从东面杀过去,一路杀到了邯郸。

到了邯郸一看,高帝顿时就乐了:“哈哈,这老陈居然不占邯郸去守漳水,一看就知道他没啥大本事!”

看来啊,这高帝对老陈的实力,还是心里有数的。

这时候,周昌那货又来凑热闹了。

他跑来跟高帝说:“老板,常山郡那边25个城,已经丢了20个了,赶紧把郡守和郡尉给剁了吧!”

高帝一听这话,就问:“那郡守和郡尉也造反了吗?”

周昌摇头说:“那倒没有。”

高帝就说了:“那他们也是尽力了,没罪。”

看来啊,这高帝还是个明白人。

他知道这事儿不能怪郡守和郡尉,所以就没拿他们开刀。

这老陈啊,真是个没脑子的货色。

以为自己有了点兵权,就可以横着走了。

结果呢?

最后,还不是被高帝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所以说啊,做人呐,还是得有自知之明才行!

别老想着自己有多牛逼,其实在别人眼里,你丫就是个逗比!

到了汉高帝十一年冬季,这才上演了真正的邯郸风云变!

话说啊,在那个冰天雪地的,汉高帝十一年冬天。

咱们的高帝大佬,正窝在邯郸城里喝着热茶呢。

陈豨的小弟侯敞,带着一万多人马,玩起了打地鼠游戏,东敲一棒,西打一拳,把大家都搞得慌得一批。

王黄小哥也不甘示弱,拽着一千多骑兵,就在曲逆摆起了POSE,仿佛在说:“谁敢惹我?!”

更别提张春这货了,直接带着一万人马,冲过黄河去砸聊城场子,真是个不怕死的猛男!

可是呢,汉朝的郭蒙将军和齐国的将军们,也不是吃干饭的,

一瞅这架势,直接抄家伙就上,把陈豨的军队打得,像落花流水一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