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45章 太子刘弗陵成了汉昭帝(旧版)

叶还生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汉武帝死了,这可是个了不得的皇帝呀。

聪明得头顶都快冒烟儿了,能谋善断得让人咋舌。

用人?那眼睛毒得跟X光似的,一挑一个准儿;执法?

哎呦,严得跟冬天里的北风似的,丝毫不留情面。

有这么一档子事儿,说起来都让人哭笑不得。

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这小伙子挺有福气,娶了汉武帝的宝贝女儿夷安公主,这两家子可是亲得不能再亲了。

可是啊,隆虑公主病得快不行的时候,心里那个纠结啊,一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就放不下心。

于是呢,她一咬牙,拿出了黄金千斤、钱千万,就为了给儿子昭平君预先赎一次死罪的机会。

汉武帝看着这病恹恹的妹妹,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于是就答应了她的请求。

哪儿知道,隆虑公主一走,昭平君这小子就开始飘了,酒后失控,把公主的保姆给咔嚓了。

这事儿一传出来,他就被抓了起来,扔进了大牢。

执法官员廷尉一瞅,哎呦,这可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这是公主的儿子啊,得去问问汉武帝咋办。

汉武帝身边的人儿都忙着给昭平君求情,说:“皇上啊,您想想,隆虑公主当初不是给昭平君赎过一次死罪吗?您这次就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呗。”

汉武帝一听这话,长叹一声,眼泪汪汪地说:“我那可怜的妹妹啊,她年纪大了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临终前还特意托付给我,我咋能忘呢?”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又咬牙切齿地说:“但法令是先帝立的,我要是因为私情就废了法,那以后还有啥脸去见高祖皇帝?还有啥脸面对天下的老百姓?”

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就批准了廷尉的请求,下令让昭平君领了盒饭。

处决后,汉武帝还是心疼得要命,周围的人也都跟着抹眼泪。

这时候,待诏官东方朔却蹦了出来,笑嘻嘻地向汉武帝道贺。

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国啊,奖赏不避仇敌,惩罚不分骨肉,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

《尚书》上都说了:‘不偏向,不结党,君王的大道才会坦荡平直。’

这样的原则啊,连古代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都搞不定,但陛下您却做到了啊,这真是天下的大喜事儿啊!

我东方朔今儿个举杯畅饮啊,冒死也得给您连拜两拜啊,为您的英明决断庆祝庆祝!”

汉武帝一听这话啊,一开始是火冒三丈的,觉得东方朔这是唱反调,但转念一想啊,又觉得东方朔这小子说得挺有道理的。

于是乎呢,就提拔他为中郎啦,从此以后对他更是看重得不得了。

这事儿一传出去啊,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啊,对汉武帝的公正与智慧赞叹不已啊!

想当年,高祖刘邦一统江山,拨乱反正,给这乱世带来了安稳。

接着呢,文帝、景帝两位老大哥也是挺给力的,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在了心尖尖上,让大伙儿都能喘口气儿,过个好日子。

不过啊,说到学习古代的礼节仪式,他们俩可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咱们的汉武帝可就闪亮登场啦!

这哥们儿一上台,那叫一个霸气侧漏!

他大手一挥,就把那些五花八门的学说给罢黜了,独独尊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典。

他还向天下广发英雄帖,挑选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汉武帝这人啊,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哦!

他兴办太学,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整顿祭祀仪式,让人们对神灵保持敬畏;他还改变历法,让时间更加准确;协调音律,让音乐更加和谐;作诗赋乐章,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他甚至跑到泰山去封禅祭祀天地,礼敬各路神灵,还封赐了周朝的后裔,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跟个勤劳的小蜜蜂似的。

哎呀,不得不说,汉武帝的文采也是一流的哦!

他的号令文章都是字字珠玑、句句生辉,让人读了忍不住拍案叫绝,就跟吃了顿美味大餐一样满足!

后来的皇帝们也继承了他的大业,把汉朝治理得井井有条,颇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话说回来啊,如果汉武帝能够保持文帝、景帝时的俭朴作风,那简直就是古代圣王般的存在啊!

想想看,既有雄才大略,又懂得爱护百姓,这不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君主吗?

不过呢,司马光老爷子说了啊:

“汉武帝这家伙虽然干了不少大事儿,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啊,也有犯错的时候。

他生活奢侈了点儿、刑罚也稍微重了点儿、税收嘛也确实不轻;

对内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对外又四处征战讨伐;

还迷信神仙方术,到处巡游玩乐。

结果呢,老百姓们累得够呛,好多人被逼得去做了盗贼。

但为啥秦朝就这么亡了,汉朝却还能兴盛起来呢?

嘿嘿,原来啊,汉武帝他聪明着呢,他懂得守住基业的重要性,能接纳忠臣的直言进谏,他可不喜欢被人骗,始终喜欢有才能的人,他赏罚分明,到了晚年还能悔改自己的错误,把国家大事托付给靠谱儿的大臣。

所以啊,虽然他也犯了不少错误,但却没有像秦朝那样走向灭亡,这也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了吧!

汉武帝死了,话说啊,戊辰那天,太子刘弗陵就这么一脸懵逼地变成了皇帝。

这小屁孩才八岁啊,还玩泥巴的年龄呢,就得管理整个国家了。

他的姐姐鄂邑公主看不下去了,直接进宫来当“保姆”。

朝政大事呢?

别担心,有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这三位老江湖在呢,他们联手管理,稳如老狗。

特别是那个霍光,简直就是小皇帝的超级助手啊,国家的政令都是他发的。

那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嚷嚷着想见见他,看他到底有多牛逼。

哎呀,有一天晚上,宫殿里突然冒出个怪物,把大臣们吓得尿裤子了。

霍光这老哥就想,咱得把皇帝的玉玺拿走,以防万一啊。

可那个尚符玺郎就是个小倔驴,死活不给。

霍光急了,想硬抢,可那尚符玺郎也是个硬骨头,手握宝剑就说:“老子这条命你要就拿走,但这玉玺,嘿嘿,没门儿!”

霍光一听,心里其实暗暗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第二天,他就以皇帝的名义,给这哥们儿升了两级官,这么一来,大家对霍光就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嘿,时间一晃就到了三月甲辰,汉武帝老爷子就被安葬在了茂陵。

接下来的日子啊,也是一波三折。

夏天六月的时候,皇帝大赦天下,给大家来了点儿小欢喜。

可到了秋天七月,东方天上突然冒出个异星,好像有啥大事儿要发生似的。

果不其然,那个济北王刘宽就因为被人指控乱搞,最后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冬天的时候,匈奴人又来捣乱了。

这帮孙子侵入了朔方郡,见人就砍,见东西就抢。

朝廷一看这不行啊,赶紧调兵遣将,驻守西河郡。

那个左将军上官桀也亲自去巡视北部边防,哎呀,这一年可真是事儿妈一样啊!

那是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想象一下啊,夏天的时候,益州那边的二十四个夷人村寨,有三万多人一起闹事儿,反了汉朝。

朝廷这一下子可就慌了神儿了,急忙派了水衡都尉吕破胡去招兵买马,又从犍为、蜀郡调来了一帮武勇精壮的哥们儿去平叛,最后终于把这些闹事儿的给收拾了。

嘿,一转眼就到了秋天七月,皇帝高兴了就大赦天下,老百姓们都挺乐呵的。

可是啊,从夏天一直下到十月的大雨,直接把渭桥给冲断了。

这真是好事成双没遇上,坏事倒是一个接一个啊!

就在这时候,汉武帝老爷子驾鹤西去了。

朝廷赶紧用那印有皇帝玉玺的诏书,通知各诸侯王。

可这燕王刘旦接到诏书后,竟然不肯挤出一滴眼泪,还说诏书的印封太小,怀疑京城里出了啥幺蛾子。

他这就派了几个亲信去长安,表面上是去问祭祀汉武帝的礼仪,实际上是去刺探朝廷的动静,这心机,啧啧啧。

后来汉昭帝下诏奖赏刘旦钱三十万,还给他增加了封国人口一万三千户。

可这刘旦不但不感激,反而生气地说:“本来皇帝就应该是我,哪用得着别人来赏赐我!”

然后他就和皇室成员刘长、刘泽等人密谋反叛朝廷。

他们还伪造了一份诏书,说自己有权任免官吏,整顿军队,防备事变,这胆儿,比天还大!

有个叫成轸的郎中就跟刘旦说:“大王啊,你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只能自己去争取了。坐着等是等不来的。”

刘旦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和刘泽一起编造谣言,说现在的小皇帝不是武帝的儿子,是大臣们拥立的,应该一起讨伐。

他们派人到各郡国去传播这个谣言,想动摇民心,这手段,真是狡猾狡猾的。

刘泽打算回到齐国后起兵,杀死青州刺史隽不疑。

而刘旦呢,在燕国招揽奸邪之徒,征敛铜铁制造武器,还多次检阅军队,进行大规模围猎活动来训练将士和马匹。

他们等待着和刘泽约定的日期一到,就共同举兵叛乱,这野心,真是昭然若揭!

可是啊,这事儿被瓶侯刘成知道了,他告诉了隽不疑。

八月的时候,隽不疑就逮捕了刘泽等人,并奏报朝廷。

汉昭帝派大鸿胪丞来处理这件事。

一审问,就把燕王刘旦给供出来了。

但汉昭帝念在燕王是至亲,下令不许追究他的责任,只把刘泽等人全部处死了。

隽不疑也因此被调任为京兆尹。

一场皇位之争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说这隽不疑呀,自从混上了京兆尹这差事儿,哎呦,瞧他那威风劲儿,官吏百姓们看他都像看神仙似的,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每次隽不疑下县去溜达,审查囚徒情况回来的时候,他老妈总得逗他:“儿啊,今儿又翻了几桩冤案啊?捞了几条人命上岸啊?”

要是隽不疑平反的冤案多,老妈就乐得像个孩子;要是没啥成果,老妈就撅起嘴来,连饭都不肯吃了。

所以啊,隽不疑这哥们儿,虽然执法时候板着脸,但绝对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主儿,心里还是惦记着咱们小老百姓的。

九月丙子初二那天,金日磾这老头儿蹬腿儿了。

说起这金日磾老头儿,跟汉武帝可是老相识了。

汉武帝快不行的时候,还特地留了个遗诏,要封金日磾为侯,顺便把上官桀、霍光他们也捎带上,都是因为他们帮忙抓了叛逆的马何罗一伙人,有功得赏嘛。

可这金日磾老头儿觉得新皇帝还是个小屁孩,就不乐意接受,霍光他们也跟着装谦虚。

直到金日磾躺在床上快不行了,霍光才跟汉昭帝透了个底儿,于是金日磾就在病床上接了那侯印和绶带,可惜啊,一天后就翘辫子了。

金日磾有俩儿子,金赏和金建,这俩小伙子跟汉昭帝年纪差不多,天天腻在一起,玩儿得可欢了,连睡觉都挤一被窝。

金赏是奉车都尉,金建是驸马都尉。

后来金赏继承了他爹的侯位,佩戴两种绶带,汉昭帝就逗霍光说:“金家这俩活宝,咋不能都戴两种绶带耍耍呢?”

霍光翻了个白眼说:“哎呀,别胡闹,只能金赏一个人继承。”

汉昭帝就乐了:“嘿嘿,封侯这事儿,不是咱俩说了算嘛?”

霍光一脸严肃地说:“那也得按先皇的规矩来,得对国家有功才能封侯呢。”

汉昭帝一听,也就没再矫情了。

一眨眼到了闰十月,汉昭帝派了前任廷尉王平等五人,揣着皇帝的符节去各郡国溜达,一方面是去挖掘点贤良人才,一方面是去瞅瞅老百姓过得咋样,有没有啥冤屈要伸张的,还有那些地方官们是不是真心实意给老百姓办事儿的。

那年冬天啊,天气暖和得跟春天似的,连冰都不结一层,真是见鬼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