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气运掠夺,开局降服何皇后
第27章 狡猾的胖子董卓,求贤问策。(旧版)

琴瑟爱好者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袁氏府邸。一众世家子弟齐聚。

到手的胜利果实被董卓摘走,袁家上下充满了懊丧的气息。

曹操、陈琳等原先根本不知道袁氏的计划。

只以为真心清除宦党而已,到了何苗身死,才发觉出不对。

但眼下,董卓的威胁,才是当务之急,就也暂时放弃了追究袁氏的责任。

曹操痛心疾首地向袁绍陈述见解:“本初。我们尚有司隶校尉和虎贲军精兵在手。而董卓方才进京,根基不牢。”

“正是我强敌弱的态势。我等抓住战机,可一战而定。若等董卓本部人马进京,则大势去矣啊。”

袁绍坐于几案前,单手捏着额头。

他善于计划,而不善于决断,难以应付突发情况。

此时,计划在最后一步失败带来的气馁情绪,正压迫着他。

他摆手道:“董卓几日以来,不断有军队入城。”

“更何况,他有皇帝在手,此时自任司空,控制宫禁,据城防御,我等……难以应对。”

曹操等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恨铁不成钢。

他们已经在此地苦劝了小半个时辰了。

但陷入悲观的袁绍,一反往常的雄健姿态,对所有劝谏,一律采取反驳。

言下之意就是:等等,等情况明朗。

曹操推门而去,回头望了一眼袁氏府邸:“如此好谋无断,匡扶国家,岂能靠得住?”

心中暗自定夺:散家财、起义兵,这帮人指望不了,想要平定董卓,自己绝不可无动于衷。

是夜,曹操改名换姓,潜出洛阳,往陈留而去。

……

司空府衙,董卓与凉州军部众正紧锣密鼓地商讨抢班夺权。

董卓捋着胡须,大笑道:“哈哈哈,衮衮诸公们也不过如此,三千飞熊军,便惊吓地他们不敢动弹一步。”

李儒恭维道:“皆仰赖董公方略,令飞熊军夜晚出城,白日再回,用疑兵之计震慑住了京城的高官们。”

董卓摆一摆手:“此皆不算什么,战场上练出来的诡谲小计罢了。”

“不知文优对于此间之事,还有什么方略?”

“自然以拉拢人心为主。世家久久把持上升通道,自有人才,愿意投效董公。”李儒放下竹简,上面已经圈点得密密麻麻:“这些都是颇有才干,却久居下僚的官吏,可以委以重任。”

“好。”

李儒取过另外一堆竹简,“这一批是历年来风评不佳,又没有多少根基的官员,可以直接免官。”

“尸位素餐!该杀!”

“这一批就得徐徐图之了。”李儒指着另一堆竹简,“里面诸人无不劣迹斑班,不过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杀的就是他们!”

“这些人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操之过急。”

董卓狞声道:“那就一个一个杀!”

“将军制怒。”

“哎呀,我知道我知道。什么时辰了?”

亲卫回道:“将近午时。”

李儒点点头:“董公,该是见见洛阳的贫寒士子们了。”

……

一位贫寒人家的小吏受不了司空府内,一众边境猛将的可怖气势。

战战兢兢地完成答对,说的结结巴巴,心中打鼓,会不会被这些粗鄙的边将就此斩杀呢?

见他两股战战的模样,李儒也不指望他能说出什么有见地的策论了,一抬手:“你且回家休息。”

“诺,诺!”那人如蒙大赦,三步并作两步便跑出了屋内。

董卓深沉吐息:“寒门出贵子啊,只是可惜,未见过血,终究少了历练。”

“下一个是谁?”

李儒翻了翻名册:“原太子先马,迁渤海郡丞的刘辰,刘明宿。”

又看了看刘辰的履历:“这个人,倒是颇有些价值,他的叔父……”

董卓点点头:“文优所言有理,若果真有才,我当重用。”

“传他进来。”

很快。

刘辰大步了进来,左右打量一眼。

凉州将军们一脸横丝肉的糙脸,也着实有些吓人。

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皇帝都杀过一个了,自然不怕眼前几人。

刘辰看着高坐上足有三百斤的灵活死胖子,行礼道:“刘辰参见司空大人。”

董卓看着刘辰,不禁眼前一亮。

这少年的年岁算是来这里的人最年轻的一个了。

但却是气度最端正的一个,举止行礼一板一眼,言语谈吐不卑不亢。

身材看来也颇为健壮,想来也是平日有修习武术。

只是面容过于俊美,没有些沙场厮杀的味道,但以京中官员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问题。

难得、难得啊。

刘辰面上冷峻。

实则心里有数,董卓明显是要招揽人心,怎么会轻易杀人呢?

他外表看似粗豪,但在并州、西凉大小征战百余次,也算得是个豪杰。

能把凉州羌氐治理的井井有条,手腕绝不会稀松平常。

诶,话说,如果他能召到义父杀手吕布和徐州坑父者曹操。

再加上自己,完全可以一个组合了。

就叫父愁者联盟。

李儒也对他颇为满意:“明宿,司空大人有话问你,若是答得好了,必然启奏陛下,早早重用。”

“谢司空大人。”

董卓点点头,他并非面目狰狞的恶将,反而面容线条十分温和,换上便装,就和邻居家的粗豪老爷没什么差别。

他问道:“不知明宿对如今京中情形,有何看法?”

刘辰面容冷峻,实则内心暗喜。

说起这个我就不困了。

老董,我还指望着你,把债主杀个一干二净呢。

刘辰沉吟片刻,开口道:“董公征战多年,英明广布天下,百年羌乱,仰仗董公,才有这数十年的安宁。董公才干,实乃国士也!”

“此次进京,他人多有诽谤。但在辰看来,实是匡世济民之举!”

“哦?”董卓眼前一亮,前面那些话都说不利索的人只会引经据典。

而眼前的年轻人却一句话,便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但高兴之余,也有些腹诽:这小子不会是偷奸耍滑,派自己的马屁吧?

自己岂能被这么轻易就糊弄住?

“那,小子,你说,如今天下之利害在何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