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娱乐时代
第450章 科技产业区(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看到建设的训练基地,王浩放心不少,希望这次能够多夺得一些金牌。

现在这些训练馆,都已经可以开始训练了,室内场馆的温度都很好,所有场馆都是地热的,室内温度挺暖和的,看来这个地热项目引进的真不错。

而且这个训练基地可以连接到超级计算机,对于他们的训练形成科学性的分析,并且可以分析他们的对手。

这曾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京科大帮助他们实现了,而且京科大方面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1979赵梓森工程师研制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根实用光纤,被誉为“华夏光纤之父”

1980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商用化(140Mb/s),并着手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工作。

赵老和陈校长是老朋友了,现任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院总工程师。

京科大与武汉邮电科学院研究院合作,开发光纤商业化应用,在海淀用光纤连接建设局域网。

局域网采用的总线形结构网络,将各个节点设备和一根总线相连。

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工作站都是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输的。

总线形结构网络简单、灵活,可扩充性能好。所以进行节点设备的插入与拆卸非常方便。

另外总线结构网络可靠性高、网络节点间响应速度快、共享资源能力强、设备投入量少、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当某个工作站节点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网络系统影响小。

因此,总线结构网络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但是由于所有的工作站通信均通过一条共用的总线,所以,实时性较差。

目前局域网内连接了附近清华,北大等高校,由于各高校现在电脑也少。使用起来还是相当通畅的。

现在一些研究课题已经能够做到共享,有好的项目京科大也会投资大家一起研究。

银河计算机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巨型计算机,由于经济原因银河计算机短时间内不会再进一步研究。

陈校长立即和国防科技大取得联系,将这个项目转为民用项目,由京科大进行收购。

同时京科大收购了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将两方进行了合并,再加上京科大本身的看家本事如软件工程。

现在的京科大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是全国最强的。

国家打算放缓巨型计算机的研究,见京科大有意研究,也有意识的进行扶持。

既然你不需要我们资金上的支持,还能从事科学研发,那么所有的这方面的相关院所都可以集中研究,国内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现在国内相关的人才不是在给部队服务,就是到了京科大。

对于这件事本来想的挺好的柳同志,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一个怪兽,将他们整个研究所都收购了。无论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研究经费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相关研究成功之后还有奖励机制,可以将知识进行变现。

所有科研人员都签署了长期的合同,以及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如果退出京科大联想公司,10年内不得从事相关产业,否则将面临天文数字的赔偿。

如果签署合同,立即能够分到一套120平的房产,并且是精装修的。

大家都有一种范进中举的感觉,柳同志只能看着一个个人签署了合同是无能为力。

京科大的大手笔也惊呆了很多人。

看着疯狂建设的京科大,所有人都知道这里还会有更多的校舍,更多的研究室,更多的宿舍,福利房建设当中。

用陈陈校长的话来说:“现在我都不需要出去挖人和挖科研单位了,有的是人才和科研单位想要并入京科大。

现在都专门组织一个小组,每天在看投来简历的科研人员和申请合并的科研单位。

倪光南教授之前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现在正在按照王浩提供的思路,设计研究“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

将要用于海淀各大院校网络,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估计年中就差不多能出成果了。

……

陈校长也没有被这种场面冲昏头脑,他是一个资深的物理学家。

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一个单位有没有能力,他是能够分辨的。即使他有研究不到的地方,组建的这个筛选小组,也是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

筛选的过程中不仅在加强京科大的科研实力,也在扩大京科大的师资力量。但并不会盲目的扩大,他一直在坚守着一个底线——科研投资绝对不能超过校办工厂企业盈利的50%。

大好的局面来之不易,他不能上马假大空的项目,把这个事业给毁了。

所以在选择方面也是优中选优。

第一位是根据自身企业科研方面要求进行选择,进一步确认企业优势。

第二位是加强京科大的学校实力。

第三位是和王浩,张睿敏沟通,成立有科技含量新的企业或者科研方向。

他们的目标就是把京科大打造成一个科技怪兽,拿着最好的武器攻城略地。绝对不能装备任何没有用的东西。

长时间过苦日子,才能知道每一分钱都需要花在刀刃上。

像这个赞助训练基地的事情陈校长和张睿敏是同意的,毕竟自己学校也能用这些场地。而且那个豪华的射击训练中心是可以盈利的,所以他们才同意和香江方面一起出资。

不过他们对于王浩建设的大型的综合性足球场和篮球馆,就非常的不满意。现在用得着那么好的体育场馆吗?

虽然王浩的解释是这两个场馆有时间给京科大进行体育训练和比赛。同时可以组织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将在两年之后建成,就能开始回收成本了。

在他们看来用这么多钱建设,没有什么用的东西,那真是痛心疾首啊,所以相关的费用他们根本就没有批。

这两个大型场馆的费用完全是王浩自己投资的。

这种综合性的球场里面不仅有篮球场,足球场。还有羽毛球馆,保龄球馆等各种场馆,这是王浩对周边地产开发的一种投资。

他们并不认同这种地产的开发。现在都是分房,你跟我们谈房地产不是扯淡么,你真当我们什么都不懂啊?

王浩和他们也没法解释,只能自己把这份钱掏了。京科大已经与清,北,人民,北航。北理,交通等大学联合将海淀这一片基本开发掌控了。

一般人想到这里投资是伸不进来的,这个大学联盟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王浩才这么舍得投资。

对于陈校长这种锱铢必较的花钱性格,大开大合的学校建设,王浩还是相当佩服的。由于他的合众连横,还有一些资源共享得到了这些大学的支持,所以并没有受到其他学府和科研单位的抵制。

个别单位在这些大学联盟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只能忍气吞声或者干脆并入。

现在上面对于海淀地区的科研氛围也非常的支持,走产学研的道路已经认证了可行性,这里变相的成为了一个试验区,看看能结出多少好果子。

王浩也没有拉垮,当天晚上就给陈校长打电话,在学校附近投资建设一个大型高科技产业园孵化基地,为想要创业的科技人员提供创业服务。

“你这不是和咱们抢生意么?”陈校长对于王浩的想法有些不理解,现在周边的大学有好的项目都和京科大校办工厂合作,想办法变知识为学校建设资金。

王浩可倒是好,这不是拆台么?

“陈校长,人终究是有私心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与咱们合作的。而且咱们这个开放的产业园可以吸收更多的有识之士,既可以让他们自主创业,也可以化解咱们现在的形势。

还是有很多人对咱们不满的,只是目前拿咱们没有办法,不如给他们一个宣泄口,这样就不会有未来的火山爆发了。

而且他们还会感谢咱们,何乐而不为呢。咱们在做的也不是小企业能做的事情,咱们的竞争力不是一般企业能比的,咱们受到的影响不大。

而且咱们也不能做所有项目,毕竟咱们的经历有限,一些项目咱们可能现在没有看懂,未来可能成就一个大企业。咱们现在建设这个产业园,就可以以物业和企业服务入股,只要有几个成功咱们就能收回所有成本,并且一直的孵化企业。

而他们的产品要生产也会最开始和咱们的工厂合作,也能大大提高咱们工厂的利用率。

而且咱们的计算机中心还会继续扩建,现在是满负荷了,大家都来用。

但是咱们生产出更多的大型计算机才能收回成本和继续研发,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出现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这些小企业就能把这部分补上。

企业大了会离开,新的企业会进来,咱们只会在更多的企业中占股,还能形成一个循环。而且咱们这样做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响鼓不用重捶,王浩只要简单说一下不用更多的解释陈校长就明白了。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这个项目归京科大了,建设很快就会开始,正好咱们那些企业盈利的资金还有不少,没事儿我就挂了啊。”

“您老好好休息……”王浩没说完对面就挂了。陈校长明白好处之后根本不给王浩自己投资的机会,这么好的事情一定要归京科大。

现在校办工厂可不一般,电器国内国外的销售,还有几项过硬的电器产品,光是海尔随身听就和walkman打的难解难分。

无叶风扇,风筒,卷发棒,烘干机,旅行箱等产品都是国内外销售的,汉语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才是大头。

所以京科大非常的有钱,不知道烟草现在有没有它有钱,其他根本就比不了,绝对的独角兽。

这个科技园建设园区才能花多少钱,值钱的是计算机局域网络服务,周边大学的支持和校办工厂长的产品生产出成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