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级朋友圈
第31章 在家乡大把撒钱(二)(旧版)

井哥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衣锦还乡,我们中国人最朴实的情怀之一。

流水席在王家村连摆三日,动静之大几乎是整个东沟镇都知道了。

不仅老爹大大的露了一把脸,就连王伟自己也是大大的秀了一把。

为了这次的流水席,王伟前前后后花了五百多万,村里人是吃的开心,看的也开心,就好像是一场农村狂欢一样。

三天流水席的菜肴花了154万,酒水是大头,花了368万,请剧团花了45万,一共花费567万。

三天狂撒567万请全村热吃饭看戏,而且一吃就是连续了三天,这消息迅速传遍了周边乡镇,这老王家的牌面那肯定是有了。

在流水席结束之后,王伟和镇上的官员商量了一个上午,最终决定出资1000万将东沟镇的小学重新修建一下,然后出资800万重修一下王家村的村道。

除此之外,王伟准备花费100万修建王家村的村民图书馆。

花费350万在王家村修建一个足球场和两个篮球场,还有一些附带的绿化设施。

这次回来,王伟在老家可谓是大把撒金,大把撒银,前后已经花了2817万。

这名声一下子在整个红岩县,乃至清江市都流传开了。

市里的媒体还要过来采访他,被王伟给拒绝了。

衣锦还乡已经够了,采访还是算了吧,这次王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你看老爹那骄傲的样子,恨不得把头翘到天上,走出去别提多有面子了。

在村里前前后后呆了半个月,王伟这才离开村里回省城去了。

在此期间,前后有不少远近亲戚找王伟借钱,关系好的直接给个5万、10万,关系差的一分都没有。

王伟留了500万给老爹,让他解决这些事情。

这些都是农村特有的情况,一看哪家发达了,必定有不少远近亲戚前来借钱,俗称打秋风。

这个钱一旦借出去,十有八九是要不回来的。

以前曾经有人刚在外面赚了一两百万身价,回来牛B一吹,立即就被亲戚朋友借光了,以后再想讨回来就是无尽的扯皮。

王家村的风气稍微好一点,老爹这些年整治过村风民风好几次,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但据老爹说前后有几十个亲戚来借钱,基本上都是远房亲戚,真正关系近的亲戚反而很少开口。

老爹根据情况前前后后借出去十几笔,有多有少,多的有十几万的,少的只有几千,大概一共借出去五十多万。

王伟的舅舅姨妈、叔叔姑姑一个都没有开口,但老爹还是很会做人的。

现在儿子这么发达,如果对自己的这些亲戚不有所表示一下,那在当地肯定会留下抠门的说法。

所以老爹每家亲戚给了三十万,意思的说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事实上除了王伟的大舅是渔民,工作有点辛苦之外,王伟家其他的近亲基本上都混的还算可以。

王伟小舅是镇上的派出所民警,旱涝保收,地位也高。

王伟的大姨是县里的小学老师,一家人住在县城里面。

二姨一家子原本是农民,但后来表哥有出息,考上了985大学的计算机系,现在在魔都定居了,不仅年薪百万,而且早就在魔都买了两套房子,二姨一家也常年在魔都给表哥带孩子。

王伟老妈是家中最小的妹妹,外公外婆一共也生了5个孩子,两男三女。

加上几个叔叔姑姑,一共九家人家,每家30万,老爹前后给他们汇款汇了270万。

这有钱了,很多事情就能安排的更好一点,因为选择的余地也多了一些。

如果王伟没有发家致富的话,不要说远房亲戚了,就是近亲要想找他借钱也要好好考虑一下,更不要说每家给30万了。

这样一来,王伟这次的回乡之旅也就基本上圆满了。

无论是村里的乡亲,还是自己的远亲近亲,场面上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到位了。

加上又是修建学校,又是修图书馆,又是修建道路体育设施的,也算是为家乡做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王伟的这次衣锦还乡之旅圆满结束,接下来该让刘小茹衣锦还乡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