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时代之黄天当立
第四章 四处平贼(旧版)

鹰扬猫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见过王大人。”庞漾在见到王度后一边行礼一边说。

“贤侄不必多礼。”王度摆摆手,笑呵呵说道。

“不知贤侄最近士卒训练的如何?”王度随后又问道。

“启禀大人,义军已经初步训练完毕,是时候带他们实战历练一番了。”

庞漾察觉到王度的意思,于是主动请战道。

“那好啊,贤侄。现在东阿城外有不少贼寇啸聚山林危害一方,贤侄可愿领麾下义军,将其一一平定?”王度问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庞漾一口答应下来。

一来,是这义军每日粮草皆由官府提供。

二是盗宼打家劫舍危害当地百姓,让义军帮忙剿灭倒也合情合理。

又客套了几句,庞漾离开了王府,把消息告诉了众人。

众人听后都是摩拳擦掌,见状庞漾便让他们今天早点休息,今晚三更便造饭开拔。

话说两头,单说一方。

此时,马元义正奉张角之命,聚集荆、扬精兵信徒数万人约定于邺城相会,并打算暗中收买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准备于次年(甲子年)三月初五(戊申日)内外同时起事。

大汉宫殿上,谏议大夫刘陶正站着向汉灵帝进谏曰:

“现如今张角的信徒遍布天下,对于汉朝的江山已经构成了威胁。”

“司徒杨赐曾经下达赦令,要他们就地解散,但是这一命令如同虚设,并且张角的部众还愈发扩张,甚至已经潜入京师,打听朝廷政事。”

“所以,陛下您应该应该明确下诏捉拿张角,此贼寇不除,日后恐必为大患呐!”

如此忠心耿耿所言,汉灵帝却是丝毫不放在心上,随口回复道:

“太平道教,朕平日亦有耳闻。不过民间善教耳,大汉国富民强,有何可惧之?”

刘陶见汉灵帝完全不放心后大失所望,急忙再三劝谏。

灵帝也不想多搭理,摆摆手让他离开,之后给他安排了个修书的职位。

灵帝虽然确实昏庸无德,但如此说话倒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虽然大汉朝廷上下早就了解到张角和民间流传的太平道,但早期张角等人所宣扬的太平道为了蒙蔽朝廷,特意为了迎合朝廷皇帝而费力做了一系列宣传。

他对外表面上是一个民间道教组织,以感化帮助民众为主,对内则笼络人心意图造反。

是以,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以及生活在底层的民众,都错误地以为,张角的做法是在“以善道教化天下。”

同时,由于连年旱灾蝗灾,大汉四地皆是流民四起,枯骨遍地。

许多人拖家带口前往投奔张角,据说途中光饿死病死的就有数万人。

而太平道又发展迅速声势浩大,是以一些地方官员觉得太平道是善道,不敢随意地禁止,害怕会遇到麻烦。

甚至一些州郡的高级官员,都开始信奉太平道,对他们的做法也隐瞒不报。

话说庞漾这边,待到半夜三更之时,众人纷纷到达校场集合。

造饭完毕,部队开始开拔。

不一时,部队开出城外,来到事先侦查好的一个山贼营寨前面。

陈影率先两箭将寨口士兵放倒,随后楚英庞漾砸开寨门,义军开如潮水般涌入寨门。

此时山贼们大多还在梦乡里,有许多山贼在梦里就被杀死。

不多时,便有不少山贼跪地投降。

一些山贼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其余抵抗者也全被消灭。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义军训练有素又有备而来,是以伤亡微乎其微。

庞漾见状心中欢喜,让手下收缴战利品,又叫部下把山贼的脑袋砍下来带去官府领赏。

这汉代金一斤为10000钱,优良一点的梁米要400钱一石,差一点的黄米要300钱一石。

粟米,大麦和谷更差一些,但也要220钱一石。

而现在流寇四起,官府为了鼓励人们杀死贼人,规定一个贼子的人头可以来官府换1000钱。

而此次进击,共斩获贼人头颅125个,也就是125000钱。布甲约四十多个,另外驽马几匹其他杂物若干。

至于那些俘虏,庞漾询问其中青壮是否愿意改邪归正加入义军。

而他开出的条件虽然仅仅是,跟着自己以后能让他们吃饱饭。

俘虏们听后,却皆是点头如捣蒜。

看着这个情况庞漾也有些欣慰,这些人如果用好了,以后未必不能成为有用之人。

至于那些老弱病残,本有人劝庞漾杀了他们,再去拿他们的人头多领点赏钱。

但是庞漾见到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后,又于心不忍。

是以叮嘱他们以后不准再加入山贼盗宼,要不然以后不会客气,之后放走了他们。

若是有可能,他们绝对会选择在家里安安稳稳过他们的日子,而不是当什么“贼”。

首战告捷,庞漾心情大好,拿到赏钱后分发给了众义军。

义军众人在接到分发的赏钱后,无不是欢喜异常。

一是他现在拿着钱也没什么用,二是答应他们的事情要做到,这样他们以后才肯为自己效力。

而王度这边,他在看到了义军拿着贼子人头凯旋归来之后,也是前来恭喜。

并说东阿附近贼寇全赖庞漾平定了,又说他府上有不少书籍,以后庞漾可以随时来他府上查看。

庞漾也不推辞,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他一边不断指挥义军打破东阿城外附近贼寇营寨,尽收青壮编为己用。

一边又在闲暇之余翻看王度府上的书籍,再加上有王度的管家教他识字,很快他就能简单看懂了这个时候的字。

中间王度又来找他,说县里养不起太多人。

庞漾明白了他的暗示,于是只将义军人数控制在两千人左右。

王度这么做也不是因为小气,一是东阿城小,连官兵都只有两千左右。

二是由于连年旱灾蝗灾,库府所剩余粮确实不多。

更何况由于富户豪强们眼见粮食短缺,又大力囤储粮食意图出卖高价,使得粮少价格又一直居高不下。

若是义军人数过多,则无以供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