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投身截教,我喝酒证道!
0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他深知,若杜康将来能够成功辅佐汤王建立大商皇朝,美酒将会得到空前的推广和发展。

叶无伤自己也将因此受益,气运大增,对未来道路大有裨益。

如果杜康能够再加把劲,说不定他会被尊为酒神,成为大商皇朝祭祀的社稷正神之一。

但前提是,叶无伤必须在大商皇朝建立之前,确保自己能够获得酒神之位。

时间如梭,转眼间,杜康在青城山求学已满十年。尽管他出身奴隶,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短短十年就在已经入门,更是常常能够举一反三,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美酒。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脱颖而出,超越了所有的学徒。

随后,杜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叶无伤的亲传弟子。

除了制酒,他还学习了养生之道,被教导识文习武。

叶无伤深知杜康肩负重任,因此还将治国之道一起传授,杜康也没有辜负叶无伤的期望,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勤学苦练。

短短十年光阴,杜康在青城山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才华在同辈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某一交易日,叶无伤将杜康召至自己的居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是我在这些年中教过的最杰出的弟子。”

“虽然我舍不得你离去,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你还年轻,应当出去闯荡世界,拓宽视野,将来的你必成一番事业,不应将宝贵的青春耗费在这山中了。”

“雏鹰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展翅高飞。现在是你下山去迎接挑战的时候了。”

“当你感到疲惫,厌倦了尘世喧嚣时,再回到这里,隐居修行。”

杜康并未拒绝老师的提议。

他从小就身处奴隶之中,看尽了世态炎凉,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个目标驱使他努力学习制酒之法,在青城山度过的十年,就是为了学到真正的本事,为了将来的成就。

老师的教诲与他的内心想法不谋而合。

同时,杜康内心也充满了对青城山的依恋。

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他曾经的奴隶身份而轻视他。这里的一切都是基于实力,不分贵贱。

他在这里获得了尊重,更因为老师的关爱与耐心教导,学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技艺和道理。

对于杜康来说,自从父母去世后,青城山就是他的另一个家,叶无伤则是他的第二个父亲。

杜康对叶无伤多年的教诲感激不尽,他发誓要在外面世界中展现所学,为青城山增光添彩,不负老师的期望。

在告别声中,杜康踏上了下山的路。叶无伤在临别时,特意赠予杜康两壶灵酒,一壶用于解毒,一壶用于疗伤。

在洪荒世界中,危机四伏,尽管人族九州相对平静,但仍不乏仙人存在。尽管大夏皇朝已呈衰败之象,但仍有一定的底蕴,叶无伤希望这两壶灵酒能够帮助杜康化险为夷。

至于皇朝的更迭,叶无伤目前还没有资格插手,他选择旁观,静待时局变化。

杜康下山后,叶无伤并未停下他的准备工作。

他从定居青城山开始,就在为获取人道功德做准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从工具和书籍两个方面入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叶无伤深知,良好的工具对于事业的重要性。

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他也明白,知识的力量对于精神世界的丰富至关重要。

工具偏重物质层面的利用,书籍则偏重精神层面的传承。

内外结合,表里如一,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人道功德。

因此,这数十年来,叶无伤除了传授技艺给杜康,剩余的时间都在打磨各种酒具,精选其中的典型,不断追求卓越,为的是为天下人制定一套酒具的典范。

同时,以酒方为基础书写各种秘方,如《夏民要术》、《夏政全书》等多种,不断的删减修改补全。

时至今日,已经逐渐进入尾声,最多再有十年就可以真正的完成,也基本完成了这趟入世目标。

叶无伤在青城山不停忙碌时,杜康下山后,也遇到了明主。

回到老家后,他先是以高超制酒技艺扬名。

引起达官贵族注意,更将商国之主汤吸引而来,在介绍美酒时,又从言谈举止、人物风貌等方面入手,不着痕迹地显露自身才学。

借此机会,与汤交谈。

在经过数月努力后,杜康成为汤眼中大才,求贤若渴的他以玉、帛、马、皮为礼,聘请杜康,并将其册封为商宫重臣,委以重任。

杜康也没有辜负姜昆的期望,他以投桃报李的态度对待姜昆,对姜昆忠心耿耿。

无论是交给他处理的事情,还是他主动提出的建议,都被他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能够推陈出新。

举个例子,夏皇桀倒行逆施,鱼肉臣民,导致天下出现大量难民。

杜康向姜昆进谏,希望商国能接受这些难民,并妥善安置他们,同时传授他们生存技艺。

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人口,还赢得了民心。

另外,有些陈旧的规矩已经不合时宜。

在得到姜昆的支持后,杜康开始整顿这些规矩。

他踩住了贵族们的底线,修改了这些规矩。

在很多方面,他对平民和奴隶放宽了限制,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经过数年的努力,整个商国变得大治,法度严明,民风淳朴,日渐兴旺。

在这个过程中,杜康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源。

在商国,杜康凭借自己的官职优势,以都城为核心,积极推广美酒,传播养生的理念,使得饮酒的文化在商国四处萌芽,乃至扩散至更远的地方,最终传入夏皇桀的耳中。

夏城,作为大夏皇朝的首都,自上古大禹治水时期起,便被视为人类的圣地在数万年的变迁中,这座城市已经发展成为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都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