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梦流年
第六部 友谊与爱情(二 史家村的画意诗情)(旧版)

山河女儿

女生 |  古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在人们热切地念叨下,双抢拉开了它的序幕。这是一部布景绚丽、曲调雄浑激越的多幕剧。黄澄澄的谷穗儿成片成片地铺展在大地上,那样令人兴奋和快乐!打谷机轰隆隆的声音发自大地,却响彻云霄,令人热血沸腾!这是生活中最壮丽最大气磅礴的篇章!

这一日,史微家也请了四个帮手打禾。史微早晨参加收割,饭后就留在家里晒谷。她的稻谷还是晒在芝姑禾场上。收割期间,所有禾场都晒着稻谷。史微在禾场如一个登台的演员,在美丽的黄色地毯上不停地舞动着,脑子里成天想的就是那一粒粒滋养生命的饱满稻子。

与史微同台的还有鸡和猪。收割开始,它们一个个都像被上帝注射了兴奋剂,任你怎样驱赶,就是不肯下场。鸡此时已经不稀罕谷粒儿,它们对这些平时只是定时定量供应,现在却任意堆在禾场上的东西失去了啄食的欲望;它们逗留在这儿,是在寻觅一只只没来得及逃命就被冲入谷堆的小昆虫。这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因此,鸡疯狂地舞动着灵巧的爪子,把平时争抢的食物,如扬弃尘土一般,扒拉得漫天飞舞。而以懒惰出名的猪,也像是受到了神的启示,变得特别勤快。猪尝到了新谷饱含甜汁的清香滋味,就像小孩偷吃到了糖果,不管你怎样明令禁止、驱逐,但等你打个睒眼,它又在那儿大模大样地啃食。史微除了翻晒稻谷,扫除禾草,还不得不整天与它们打交道。

炽热的太阳终于慢慢地收敛了它的激情。下午六、七点钟,夕阳把禾场上原本黄灿灿的稻谷,又镀上了一层金煌煌的色泽。这时,见缝插针回家做饭的史微,又返回晒谷场把稻谷聚拢,堆成山丘,再回家忙活家务。

晚上,当明净的月光柔和地洒向大地,史微又来到芝姑禾场,照看要在露天里过夜的几堆谷。芝姑和她孙子一家在禾场吃晚饭。他们今天也在打禾,所以吃饭的人也很多。就像苏东坡说的,此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那些影子是禾场外围高大的椿树投下的。史微坐在椿树下的石头上休息,偶尔与他们搭拉上一句。看着他们在这清朗的月夜里露天餐饮,想起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觉得此时更加富有诗意,因为那一堆堆稻谷给这画面增添了不少意趣。他们撤去餐桌后,偌大的禾场就剩疏散垒起的谷堆。收谷时,夕阳的余辉照耀在谷堆上,让史微联想到金字塔。是的,这些谷堆儿沐浴在夕阳下,沐浴月光里,真如耸立的金字塔!一时间,史微心里、眼里,就只剩一副动人心魄的画了。

史文远陪着帮忙收割的人吃完饭,来到芝姑禾场,说水缸里没有水用了,叫史微去洞里挑水。史微赶紧收回思绪,应声而去。

史家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这些白天在水田里轰轰烈烈激战、风风火火穿梭的人们,现在正心满意足地坐在自己屋檐下、场院里休息、闲谈。史微穿过欢声笑语的村庄,一路与人招呼着来到河边。

皓月当空。河流、沙滩、原野、山冈以及身后隐隐约约的村庄,一下子使孤鸿一般的史微惊疑:这是一个怎样静谧而安详的世界呀!河滩上流水闪着粼粼波光,仿佛一河碎银在流淌,又如嫦娥走动时拖曳着素裙;河流下游是深沉的,仿佛泼墨的中国画,又如一位睿智老人的青色外套。她听到河水淙淙;看见大地变成了一位年轻的母亲,换上薄如蝉翼的衣裳,敞开怀抱迎接她;感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缓缓地温柔地拥抱她。“美!真美!真奇妙!真像是来到了神仙居住的世界!我没少注意夜景,以前怎么没有这种感觉?”她很激动,这激动竟也是那样地温顺,仿佛纯真的女孩依偎在母亲身旁。家乡使她觉得非常安全,她在此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心领神会地停留了好一阵子,这才踏着石阶,走向河边洞口。因为热爱,史微后来有《浣溪沙》曰:

万户千村喜稻收,锦江炎暑夜温柔,淙淙水似碎银流。

一袭轻纱疑有处,十分明月照河洲,萦身欲把若烟浮。

又有《沁园春我的故乡》曰:

梵净之泉,奔入辰阳,大名锦江。

带夜郎国里,一分自大;五溪蛮野,十样疏狂。

潋潋姿生,淙淙乐响,两岸田畴稻菽香。

晨昏路,有骑牛童子,挑水姑娘。

徜徉我这家乡,听故事风吹薜荔墙。

盖东邻阿母,软言七夕;西邻老父,严说三纲。

此地虽偏,书通二酉,蒙学还宜语栋梁。

登高望,喜炊烟袅袅,村舍堂堂。

洞门口还有一团人影。那是史家村的一位老人在用清凉的泉水制作凉粉。凉粉这种东西要有多神奇就有多神奇。它是用细如芝麻、芥末的“凉粉籽”放进一桶清冽的泉水里揉搓出来的。史微多年后才知这种籽实学名叫“薜荔”,常出现在古诗词里,而现实中竟然能制作成透明如琼脂,但比琼脂还要嫩滑的、人人喜爱的解暑食品。老人还在为凉粉的质变努力搅拌、搓挪。史微知道,他把凉粉挑进村,一会儿就能卖完。和老人招呼过后,史微打起一担水,凭着年轻的朝气,她轻巧地爬上了这远近闻名的七十二级台阶,一鼓作气,两脚生风,踏月而归。

这样忙碌三天,每天都是子夜才休息。到第四天凌晨,史微上吐下泻,两个钟头跑了四趟厕所,但她不吱声儿。等史文远察觉她确实病了之后,她挨了一顿训斥,接着被呵斥去买药,接着被留在家里休息。

史文远去插秧了。史微浑身无力,躺在床上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梦。其中她梦见自己不去读书了,把那些宝贝似的参考书背到松溪中学去卖,一本也没有卖掉。回家路上,听路人说,舒逸云背着画架四处游览画画去了。想起他写的“毕生若想事成,分秒必争”,不禁感触良久,又背起书包回学校去读书。醒来,史微疑心自己真如父亲所说,没有志气没有毅力,是个无用的东西。

第二天史微好转了许多。这病来势迅速,用药之后去得也快。史文远让她继续休息,她就在家所见所闻,写成一组散文诗:《夏雨》、《田埂旁的大树》、《夏夜》。

忙完双抢,史文远也病了。这时生病的人很多,都是被激烈而持续的双抢打倒的。史文远曾死里逃生,他那场大病使他挺拔的身体徒有其表。史微见别人好转快,担心父亲旧病复发。双抢过去,瘦了一圈的人们有了喘气的机会。不过没人习惯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总要去田间地头找些活计。史文远虽然病了,这天还是决定父女一起上坡翻黄豆地。

忙碌和疾病拉近了史文远父女间的距离。也许丰收后的轻松和喜悦也一直在人们心中持续,这日史文远心情极好,父女俩一路漫无边际地争论一些时兴话题。说到少年犯罪,史文远认为主要责任在少年自己;为了使论点站得住脚,他又开始翻老黄历:“我小时候多顽皮啊,你奶奶娇惯满儿,我那时是出了名的顽皮头,哪一个敢说我?哪一个教训得住我?还不是我自己长到十四、五岁懂事后才改变的?”史微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家长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少年见识肤浅,没有经验,再加上好奇、轻信,容易受不良习惯影响。如果父母多关心,教育及时、得当,就能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少年要自己懂事,要自己能谋会断。哪一件事是该做的,哪一件事是不该做的,自己心里要有分寸。”父女俩在山路上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到了地里,把不要用的工具放在地边枝繁叶茂的桐油树下,谈兴正浓的史文远站在树阴下,抬头看看天,又极目望一望四周,然后才拿起锄头翻地。快要立秋了,天高云淡,远处锦鸡岭松林苍翠;近处田间地里黄的黄,绿的绿,红的红;再加上开阔山野起伏不大的沟沟壑壑,都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史文远一边挖地一边道:“说你文章写得好,你把这里的风景描绘给我听听。”史微喜欢下结论说感慨,忽略了描述。史文远看她兴致勃勃,所说都是空话,心生一计,抢着说:“还是让我来说一段我见到的风景吧。我到过一个地方,那地方才好看呢,犹如仙境一般。啊,这个地方比画还美,我亲眼看过。”说着哧哧地笑了。史微以为父亲在讲开头,说的是找副业去过的高山峻岭,就聚精会神地等下文。可看到父亲那么乐不可支,又久久不见下文,才悟出父亲是在嘲弄自己写文章空话连篇,不禁也跟着笑了。有感史文远的高情,多年后史微用《八声甘州我的父亲》咏之:

念文房雅事欲何为?烟蓑雨山耕。

盖桃花开处,李花村落,追梦人生。

料理田间地界,换耨赋诗成。

每到黄昏后,一笛中庭。

如此更相为命,纵耳提庭训,似酒甘馨。

待做为人母,便认作家声。

说薪传、遍於九野,似外公、农隙见高情。

清谈际,野塘山道,耒耜随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