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紫鹃
村里来了“杨玉环”(求送花)(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正午,

阳光透过厚重的寒气,为人们带来一丝温暖。

三间正屋,一间厨房,房顶的老瓦泛着陈年的黢黑。

一人高的青砖院墙上,长满青苔,几个孩子正骑在上面打闹。

小院子里的黄土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角落里的一垛柴火,也码得整齐有序。

两棵高大的光秃秃的泡桐下,一群人正在忙碌。

“快到了吧?”

“二十里地呢,哪有那么快。”

“天不亮就走了呢。”

一个小时后,半大孩子白杨跑进了院子,喘着粗气喊,

“回来了,回来了,到了村头了。”

“到村头了?”

院子里的人躁动起来。

墙上的孩子,跳下来,穿过窄窄的巷子,向村头跑去。

一个干瘦、弯腰低头的老太太,扶着门框从正屋里走出来。

她的眼睛看不见。

“奶,我看到他们了。”白杨对老太太说。

“看到你婶了吗?”

“看到了,她坐在牛车上。”

“你青林叔呢?”

“他在前面骑车。”

孩子们跑进院子,初中数学老师青林,推着高大的二八自行车跟在后面。

他瘦高的身材,头戴绿色棉军帽,身穿深蓝色棉衣棉裤,嘴里哈出的气体,在嘴边变成一小团白雾。

牛车进来了,还有两辆自行车跟在后面,最后是几十个看热闹的乡亲,把小院子堵得满满的。

浑身一团红的新娘紫鹃,被人扶着下了牛车,她中等身材,迈着小碎步,一副娇滴滴的样子。

“长得还行啊。”一个年轻女人说。

“过会儿,去掀开她的盖头看看。”

新房在西间,新媳妇坐在床沿上。

几个年轻女人站在窗前叽叽喳喳吵闹。

老太太在东间和几个老妯娌拉话。

“嫂子,这下放心啦,青林结婚了,完成了一件大事儿。”

“可不是,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拜完天地,喝完喜酒,人群散去,娘家人也骑上自行车回去了。

年轻人仍保持着高度兴奋,小伙子们和几个年轻女人,围着一对新人闹来闹去。

“嫂子多大了?”有人问。

“这个,不便说吧。”青林说。

“青林哥,你别打马虎眼,让嫂子自己说。”最调皮的赖头喊。

“二十五。”一个清脆的声音,紫鹃不卑不亢地说。

“青林哥有艳福啊,找个这么年轻的嫂子。”

“别瞎说,赖头。青林哥年龄也不大。”

“谁瞎说,青林哥比我大二十,今年四十二啦,难道不是吗?”赖头就是赖头,一点也不给面子。

“滚,你个赖头,喝醉了是不是?回家睡去吧,把他赶出去。”

白杨也觉得赖头过分,对青林叔太不敬,真想揍他一顿。

几个年轻女人把赖头架出去,扔到门外。

推推搡搡之间,新娘子的红盖头滑落下来。

她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向四周观看。

屋内一下子静下来。

白杨觉得大脑一阵儿空白,瞪大眼睛看着,像雕塑一样。

油灯暗黄的光线里,仍能看清,紫鹃白白胖胖的脸蛋,乌黑浓密的头发盘到头顶。

“弯弯眉,高高鼻儿,尖下巴,小嘴,红嘴唇,一双眼睛勾人魂儿。”

这些农村人赞美女人好看的词汇,在紫鹃脸上都能看到。

尤其脖颈白光光的,晃人眼睛。

青林很快反应过来,赶紧把盖头又给紫鹃重新盖上。

农村人都睡得早,最迟十点多,再能闹的人,也打着哈欠走了。

外面乌黑,看不清路,顺路的几个女人挤在一起往家走。

“你说,青林哥能镇得住吗?这么好看,附近几个村都找不到。”

“可不是。”

“还是媒婆有能耐,能从二十里外,弄个杨玉环来。”

“亏你想得出来,杨玉环,哈哈。”

“可不是像杨玉环嘛!”

青林把盖头揭下来。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紫鹃,他不敢相信,这么美丽的女人,成了自己的妻子。

第一次媒婆约他们见面时,他就被她的美貌所深深吸引。

第二次,去县城给她买礼品,也许是紫鹃表现得落落大方,他们一点没有生疏感,像好久不见的熟人一样。

“天不早了,赶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谢客呢。”老太太在东间喊。

“知道了,妈。”青林说。

大年初二,

新媳妇要回娘家。

紫鹃很小的时候,父母都不在了,至少姥姥是这么告诉她的。

她跟着姥姥,住在农村的大舅舅家里,初中和高中时期,却是住在县城的二舅舅家,在县城上学。

她对青林说,她不喜欢二舅舅家,以后只去大舅舅家就行了。

这也是一户普通的中原农村的人家,三间瓦房,两间西屋,青砖院墙,上面的砖和瓦明显比青林家的新鲜和干净。

姥姥八十多岁了,走不动路,坐在堂屋有扶手的大椅子里。

大舅舅、舅妈也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他们都见过青林,对青林的印象很好,觉得他是个靠得住的人。

在大舅舅家里吃了一顿午饭,他们很快告辞了,因为二十多里地,实在不近,要靠青林那两条瘦腿,蹬着自行车,载着紫鹃返回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