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朕让你监国,不是重建大隋
第四十五章房玄龄与杜如晦(旧版)

清风历史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洛阳。

并不段文振,带着一封名册来觐见杨昭。

“参见殿下。”

他行礼过后,就把名册递过去。

杨昭接过名册,开始打量起来。

“也不知道,殿下要这个名册作甚?”

段文振暗自觉得奇怪。

“雄阔海?”

杨昭眉头一挑,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这说明,武举的事情还是有一定作用。

至少吸收了一些,本该成为叛军的好汉。

看了几眼之后,杨昭就翻开另外一个名册。

这名册,就是参加文举的名册。

杨昭的目光,停留在几个人的名字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

“没想到这二人,也会参加文举?”

杨昭嘴角微扬,觉得有些意思。

“殿下,文举拔尖之人都是世家。”

段文振看出了什么,特意提醒一句。

杨昭这才回过神来,这话不假。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确出自世家。

不过他们的世家,可不能和宇文家相提并论。

纵然是世家,也属于底层的世家。

“孤知道。”

杨昭回道。

“殿下,御史张大人求见。”

段文振还说什么,殿外就传来声音。

“让他进来。”

杨昭准许。

“诺。”

殿外内监应道。

下一秒,就见张衡快步而入。

“御史台可有什么发现?”

等其行礼,杨昭便问。

“殿下,的确发现有的考生还是有行贿的举动。”

张衡直言。

这次他为杨昭办事,必定是竭尽全力。

毕竟事情办得是否漂亮,和张衡日后仕途有关。

就算张衡年纪大了,也还想多做几年大官。

“是吗?”

杨昭眼睛微眯。

“殿下,是按铁律处置吗?”

张衡询问。

“这还用说,不容留情。”

杨昭直言。

科举制才有变化,就有人行贿?

若是不用雷霆手段处置,杨昭的打算都将付之东流。

“诺。”

张衡应下。

“相关官员,也不容留情。”

杨昭又吩咐一句。

“诺。”

张衡再次应下。

“好了,复试已经开始跟着就是会试,期间孤希望一切顺利。”

杨昭直言。

“殿下放心,下官等必定竭尽全力!”

张衡二人连忙拱手。

“嗯,退下吧。”

杨昭拂袖。

“殿下,听闻余杭郡的情况更加严重,真不用管吗?”

段文振犹豫了一下又问。

“余杭郡一带,可是陛下最喜爱的地方啊。”

他特意补充了一句。

杨广未登基之前,封地便在扬州。

登基之后,也喜好下扬州。

足以看出,其对扬州的喜好。

若是扬州丢了,杨广肯定会大怒。

特别是工程被毁了的话。

段文振就是考虑这些,才会多嘴一问。

“这些事不用你们多言,孤自会解决。”

杨昭皱眉。

“诺。”

段文振连忙应下。

张衡在一旁,没有插话。

“好了,退下吧。”

杨昭拂袖。

“诺。”

二人相继退下。

“差不多了吧,在殿试前先解决此事。”

杨昭喃喃道。

...

此时,大兴一带。

一家客栈里。

两个文人,相对而坐。

其中一人目光锐利,国字脸。

给人感觉,有些倔强。

另外一人,多一些儒雅之感。

国字脸便是那杜如晦,另一人自然就是房玄龄。

两人现在还年轻,一旦成长起来。

那可是两大人才。

二人都擅治国,而且一个擅奇谋妙计,另外一个擅决断。

两人搭配在一起俗称房谋杜断,可见能力如何。

此时的二人是准备参加复试,而且经过相处两人关系还不错。

“杜兄,你说这科举到后面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房玄龄喝了一杯酒,笑着问道。

“你说呢?”

杜如晦没回答,反过来问道。

闻言,房玄龄笑了笑。

“若我感觉和以往一般,有必要来参加吗?”

他笑道。

“我和你则不同。”

杜如晦回道。

“哦?”

房玄龄疑惑的看着他。

“科举如何我不在乎,主要还是看看自己能力如何。”

杜如晦笑道。

说白了,就当做一场检验。

能否获得奖品,他并不在乎。

“哈哈,不愧是杜兄。”

房玄龄爽朗大笑。

“不过...”

他话锋一转,欲言又止。

“房兄,以你我关系不妨直言,不必遮掩。”

杜如晦直言。

“听闻文武举都增加了一个殿试。”

房玄龄笑道。

“殿试?”

杜如晦皱眉。

“不错,进入皇宫大殿,由陛下亲自测验。”

房玄龄点了点头。

“陛下,有何见的必要?”

杜如晦并不在乎。

“可是陛下不在京,由殿下担任殿试。”

房玄龄回道。

“殿下?”

闻言,杜如晦愣了一下。

他脸上的桀骜消失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好奇。

“殿下自代掌朝政之后,做了什么事情你应该清楚吧?”

房玄龄问道。

“那是自然,拿下高丽郡还做了不少安抚百姓的良策!”

杜如晦回道。

“不错,这些举措让人震惊!”

房玄龄神色突然变得肃穆起来。

“是啊。”

杜如晦也颇有几分感慨。

“如此人物,你不想见一见?”

房玄龄又问。

“这...”

杜如晦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而且你我抱负,说不定能得以施展。”

房玄龄又道。

听到这话,杜如晦神色一变。

施展抱负,何人不想?

曾经他们两人,也为大隋官员。

却不满做个区区小官无法施展,所以都辞官不干。

“杜兄,这也是参加的原因之一吧?”

房玄龄又问。

“这一次殿试,还能让我们见到殿下!”

他补充了一句。

“但只是我们其中一人。”

杜如晦沉默半晌回道。

“无妨。”

房玄龄豁达一笑。

“房兄心胸,着实让我佩服!”

杜如晦拱了拱手。

“唉,不过这科举能否成功还说不一定啊。”

他叹息一声。

听到这话,房玄龄也沉默了下来。

大隋世家的力量,他们都很清楚。

这一次科举,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同时也威胁到了世家。

世家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既然都来了,那就试试看!”

房玄龄的眼神,突然变得坚定起来。

“好,且看那殿下是否慧眼识人,是否是一个明君!”

杜如晦也被房玄龄感染到。

“好!”

房玄龄点了点头。

“哈哈!”

两人大笑,皆是举杯饮酒。

纵然文人,也有他们洒脱豪爽的一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