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八十三章 温体仁的故事——破壁(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八十三章温体仁的故事——补刀

周延儒后怕不已,摸了摸脑袋,又摸了摸脖子,还好,没分家,长得结实着呢。

上任以来,周延儒踌躇满志,本以为从此后权倾天下予夺杀伐,然而朝堂上竟然剑气森森步步惊心,想起几天前朝堂上一张张唾沫横飞的大嘴和一封封杀人诛心的奏折,想起温体仁正义凛然的嘴脸,想起自己的歇斯底里失态辩白,周延儒感后脊梁发寒,小腿肚抽筋,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

最让周延儒恐惧的是当时崇祯的脸。这种表情他在崇祯脸上从未见过,与平时看着他的欣赏、信任、期许、鼓励完全不同,一副全新的嘴脸。

脸还是那张脸,透露出的信息却是让人陌生而恐惧的寒冷。

亏他一直引崇祯为知己,亏他一直以为这份君臣之情至死不渝,亏他当初掏心掏肺投入了全部感情。周延儒后悔自己太年轻太冲动太容易相信人了,碰上个这么生性凉薄的主子,一切的感恩、一切的付出都喂了狗了。

这便是“伴君如伴虎”吗?太可怕了,周延儒感觉自己如汹涌波涛上的一页小舟,随波逐流身不由已,大半辈子辛苦随时可以灰飞烟灭,勾心斗角得到的一切会一瞬成空,小命全在崇祯的一念之间。

朝堂上套路太深,什么意气奋发,什么惊天才情,什么君臣情深,什么国富民强,一切都是假的,皆在崇祯一念之间,旦夕祸福,枯荣无常,这次能全身而退真是侥幸。

周延儒自认没有任何对不起崇祯,他刚刚上台,不像那些混吃等死的老官僚总想着多吃多占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他真的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心思,真的想做点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呕心沥血,一方面报答崇祯的知遇之恩,一方面赢得身前身后名。

但事情的结果却总不似初衷,一直在努力工作、一直在自察自省,一直想以优异的KPI赢得崇祯赞赏,却稀里糊涂在感情上与崇祯疏远了。

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不同,没有硬指标,不看具体数据,只看领导评价。领导说你行你才行,如果领导讨厌你,你搞砸事情时他会说你一向愚蠢,你做好事情了他会说本来应该更好的。总之没有领导的认可,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周延儒忽然萌生了退意,崇祯想怎么玩怎么玩吧,老子不侍候了;温体仁想当首辅当去吧,自然有新上位的野心勃勃的次辅去跟他斗,恶人自有恶人磨。

什么皇恩浩荡、什么帝国兴衰、什么尔虞我诈,无非是一只只腐鼠,你们抢去吧,我在一边看笑话即可。

很快,周延儒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登上首辅之位是全国读书人和官员共同的最高理想,他也不例外,这些年一直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几乎是他的生命所系。

与崇祯三更半夜的任前谈话犹在耳边,首辅的任命文任在案下还没舍得抽走,亲朋的恭贺、下属的参拜仍历历在目,指尖甚至还残存着首次触摸首辅大印时丝丝清凉,而这些距今才过去了仅仅半年时间,他竟然想到了撂挑子不干了。

自己还年轻,才四十岁,生命之花才刚刚怒放,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太可怕!不行呀,得赶紧支楞起来,周延儒赶紧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灌了两大口鸡汤,背了几段“柳暗花明又一村”“吹尽狂沙始到今”“周公恐惧流言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类的诗句,鼓励自己继续走下去。

危机不是白经历了,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周延儒失去了清白,收获了成熟,知道了做事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做人一定要留一线,不敢再那么实在了,干活不需要那么拼命了,工作也不一定要太坚持原则了,稀里糊涂过去即可,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能把纯洁的工作关系搞成暖昧的个人关系。

周延儒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崇祯的态度,千万不能再一往情深了,不能完全付出不保留了。与皇帝相处,就和跟青楼女子处一样,逢场作戏即可,千万别产生什么真感情,否则会受伤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俩人关系的亲疏,旁人能从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动作、一句话甚至皱下眉头中便能发现端倪。

对这种现象,迷信说法是心灵感应,科学说法是量子纠缠。

温体仁是个敏感的人,或者说是个善于使用量子力学的人,加上有心观察,很快发现了崇祯与周延儒君臣之间的缝隙——事实上这个缝隙是他强行撬开的。

温体仁心头大喜,既然你们君臣不是铁板一块,不愁我打不烂拆不散。

继续下猛药吧。

作为朝廷高层,素质摆在这里,打的是文明礼貌战,构陷侮蔑等下作事做不出来,害人还是有讲究证据的。

温首辅能找见真凭实据吗?当然能,并且不用找,遍地都是。

1930年时的大明帝国、也就是周延儒出任首辅的这年,大明帝国开始全面乱套,标志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全国性农民起义,起因是从西北部地区发起的全国性大旱成灾,间歇夹杂着洪灾、风灾、蝗灾、地震、瘟疫等,我们能想到的天灾除了内地不可能出现的海啸都齐活了。

这场灾害导致万里荒芜饥民遍地,也引发了各地不稳定事项的发生,造反抢粮成了一种常规的谋生手段和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职业。

为了维持和谐稳定大局,朝廷大军四处镇压。但暴民太多,朝廷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来瓢,不得不征调大量边军平乱。

随着边防松弛,清朝有机可趁,趁火打劫闷声发财。

天灾人祸一拥而上,搞得大明遍体鳞伤,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接上了这烂摊子,又碰上这烂天气,加上一堆烂人和烂事,崇祯没法像先辈们那样修仙修道修木工,他策马扬鞭负重前行,辛苦奔走在抢救大明的路上。

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意愿非人力所能改变,崇祯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眼见套在帝国脖子上的绞索一步步勒紧,他心力交瘁处于崩溃边缘,脾气越来越暴燥,做事越来越急于求成,用人也越来越责备求全。

其实崇祯没必要在这里徒劳无功拆东墙补西墙,更应该放平心态享受人生,因为这段时间是大明帝国剩下的光阴中最辉煌最平和的时间,他所过的每一天都是今日剩下的日子中最美好的一天,形势只会一天比一天转坏,他已经在去往鬼门关的高速列车上检了票进了站,只需安静等待列车的到来。

现在的一切都是老天爷在憋大招前的蓄力,是大餐之前温和、温柔、温胃养脾的开胃菜,即将爆发的天灾人祸涉及的人数、国土面积、强度烈度都将是现在的无数倍,让人疯狂和绝望,一直到崇祯这一辈朱姓子孙全部走进坟墓。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老天,但我们不能怨天,没人能、也没人敢处罚老天,且皇帝是天子——儿子处罚老子算怎么回事。

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和天人合一的理论,这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问题,天人感应,天不给力的根本原因是人出了问题,不合理的天时全是人间的不谐引起的,比如邹衍被捕入狱后六月飞霜,比如窦娥被杀后楚州亢旱三年。

局部异常小气侯往往是一个受委屈的小吏或子民引起的,而帝国各种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当然是高层中的大奸大恶之徒引起的。

谁干的?

强推给复社不是很客观,复社这样的民间社团顶不起这么大的雷——老天不会给复社这么大面子,至少也得是国家级干部的失德才能造出这么大的声势。

全国人民的目光看向了崇祯,将崇祯锁定为天字第一号嫌疑。

崇祯挺委屈的,自己都不知道犯了罪就被抓现形了。不过嘛,腿有没有毛病得走两步,是不是个人有问题得做个全身体检再说。

参照经筵上学会的先贤做法,崇祯一日三省吾身,深刻反省自我剖析,进行了一轮一轮的自我批评、灵魂净化、肌体洗礼。

很快,崇祯得出了结论:寡人玲珑剔透白玉无瑕,自律自尊自重自强,一片冰心在玉壶,一无可以惹尘埃,不需要任何改正和提高。

有人说崇祯是自恋狂,没担当。想当年洛阳大水时李世民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蝗灾时李世民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半夜起来吃蝗虫烧烤。崇祯再好,难道比得过当年的李世民?

事实确实如此,李世民私生活不检点,在“风骚”方面一点也不稍逊,管不住下半身,硬是把嫂子、儿媳、和五易其主的萧皇后全部充进了后宫。而崇祯在私德方面已是皇帝中的极品,相比李世民简直是苦行僧。

崇祯都做成这样了,要是上天还不满意,那真的是上天在玩他,纯粹是跟他过不去想灭了他。

当然了,崇祯在用人方面被李世民甩了十八条街——不过这不关私德,不会引起天灾。

既然不是皇帝的问题,那肯定是臣子的问题。

哪个臣子出了问题?温次辅非常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批评时,他严格对照检查员,敢于自暴其短,主动揽责,承认内阁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进行批评时,他敢于红脸出汗,排毒治病,不当老好人,将一切的罪责归到了周首辅头上。

对此周首辅无话可说,他是帝国的总经理,第一责任人,谁跑了他也跑不掉,这锅甩不掉。他做不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但他不敢拿周首辅怎么样,更不敢将锅强甩锅给皇帝——这样做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温次辅掐住了周首辅的命脉,他悄悄擦掉口水,使劲在周首辅背后捅刀子,下绊子,撒钉子,有意无意将一些罪名强行扯到了周首辅的头上:周首辅的无德和逆天引起了自然灾害频发,地球妈妈和老天爷在报复人类;周首辅的腐败无能招致了反贼猖獗,人祸不断。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耳熟。没错,温次辅以后便是拿这招对付复社的。正是由于此招物美价廉结实好用,温次辅才懒的创新反复使用,也因此被笑称为“温一招”。

为加强诬陷效果,温次辅向崇祯皇帝进言,主动要求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内阁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对自然灾害负责,对屡战屡败和国库空虚负责,恳请皇帝不要因为内阁是娇花而产生怜惜之情,要求严厉处罚内阁主要领导。

温次辅不止心眼多,还是个幽默的人。他十分关心周首辅的工作生活细节,将周首辅工作上的小失误、生活中跟哪个小娘子眉来眼去编成小故事,在官场上广而告之,以致于一段时间以来,内阁成员的乐趣之一是交流最近听到周首辅的小段子,然后会心而猥琐地相视一笑。

长此以往,周首辅无形中成了无能、无耻的代表,并且还是蠢萌蠢萌的种类。

这么一个古板方正正经威严的朝廷高干,硬是成了丰富大家精神生活的笑料包。

温次辅还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工作,揭发了周首辅收受造反派贿赂的罪行;揭发了周首辅的家属子女和周边工作人员大量犯罪事实。

《择天记》中说过,最了解你的不是亲人、朋友或死敌,而是每天跟你一起身边的同学同事,因为他们了解你的一切细节,害起你来稳准狠,让你避无可避防不胜防。因此我们毕业或退休时,应该衷心感谢同学或同事的不杀之恩。

做事不检点的周延儒碰上了狠心短命的温体仁当辅助,也活该他倒血霉。

认命吧,我是你的破壁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