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一二九章 阮胡子的故事——起飞(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一二九章阮胡子的故事——交易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

阮胡子和马士英二位仁人被贬江湖后,很为远在庙堂的崇祯忧愁:崇祯印堂发黑,天中塌陷,两肋无肉,面小鼻低,显然无寿者相,不知道是不是能和他哥哥一样早夭!

不是二人不忠心,也不是二人诅咒领导,事实上二人被贬前一直是忠臣,歌功颂德爱岗敬业,只是发现崇祯阻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领导和前途之间只能选择死道友了。

眼见光阴如梭韶华虚度终生无靠,二人心里非常着急。来世窅冥不可期,但愿今生展抱负,二人不甘寂寞,不愿被庙堂遗忘,苦练内功,先练亢龙有悔、潜龙在渊、潜龙勿用,接着练龙战于野、神龙摆尾、飞龙在天,顺便画圈圈诅咒崇祯早亡。

马阮二人的能力不容质疑,所差的是机遇。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没机遇就别瞎准备。

不幸中的万幸,这个时代的官场不乏机遇,供大家上升的已不是绿色通道,简直是个绿色的大广场。

这些机遇是崇祯亲手创造的。前面讲过,崇祯在用人方面有严重的精神洁癖,吹毛求疵、责备求全。连崇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起来的内阁都视为草台班子,视其它干部更像种韭菜,隔几天便割一茬旧、换一茬新。

崇祯时期的干部一般的很难干完任期,高官们调整频率极高,从荷花出水喜相逢到梧桐叶落分离别,爱恨就在一瞬间,你方唱罢我登场。

高官的调整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得失荣辱,而是自上而下一连串的人事调整。一鲸落而无物生,一个大官的倒下意味着一批官员依次递补上位,飞黄腾达,几家欢喜几家愁。

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好事,但好事却不一定是好兆头——比如枯萎多年的海棠开花表面是好事,实际上却是有花妖作祟。

有人研究历史时发现,高频次的干部调整背后的往往是国将不同,反而越是盛世,皇帝们越不爱搞干部队伍建设,许多高官到了关键岗位便贪权恋栈不肯挪窝,实行终身制的不在少数,有些干部在皇帝换了几茬后岗位仍然不变,妥妥的多朝元老,老而不死。

好事者又将治国与治企进行了类比,总结了国家将亡或企业濒临倒闭的五大特征:干不完的工作但越来越穷;开不完的会议但问题越积越多:调不完的干部但素质越来越低;制度频出但管理越来越乱;监管严苛但漏洞越来越大。

天下未乱官员乱,天下已平官末平,这是历史事实,也不知国家灭亡和官员频调何为因、何为果。

可怜的崇祯同时犯了以上五条忌讳,冥冥中预示了大明在劫难逃。

大势不可违,天意不可逆,世人只能随波逐流跟风吃土。

国家将亡,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官员们虽然无法改变大势,但他们有参与权,可以预知信息,可权衡利弊,然后作出有最利的选择。

首辅是百官之首,首辅之位更替自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引无数野心家竞折腰,着急上火,垂涎三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妖魔鬼怪纷纷现形,大家拉帮结派抢山头、分地盘,都想分上一杯羹、占上一亩三分地。

这段时间以来,朝中有心人敏感地发现,崇祯大约可能好像不怎么喜欢现任首辅张四知。如果张四知要体面的话应该自己辞职,如果不体面崇祯便帮他体面,新一轮激烈的首辅竞争只怕又要开始了。

虽然崇祯没有公开表示,但朝中的大臣一个个都是人精——没眼色低情商的混不到朝中高位。臣子们闻弦歌而知雅意,听风辨雨是本能,能准确领会领导的每一个话、每一个眼色、知道领导的内心活动。

大臣最需要的能力洞悉天心圣意,若是等领导公开说出了想干什么事有什么诉求,那便落了下乘。

特别是首辅竞选这样的大事,若等朝廷决策时后知后觉作出应对,那时黄花菜都凉了,唯一的结果是跟风吃屁,一步慢而步步慢。

各方势力摩拳擦掌,不仅准确把握了崇祯的意图,更确定了自己的首辅侯选人,押宝下注,然后既撅着腚、又不着痕迹适时在崇祯面前推荐自己的侯选人。

前面讲过,老牌政治势力东林不甘寂寞,新生中坚势力复社欲火方炽,他们联合推出周延儒作为白手套和代理人。

周延儒的第一次首辅任期政绩平平,与崇祯力挽狂澜的期望相距甚远,因此被崇祯疏离而被迫远离朝堂。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离开周延儒的日子里,大明的宰相质量每况欲下,综合国力直线下降,崇祯不由开始怀念辅周延儒。

这点很让东林复社高兴。不过他们知道,周延儒的复出不能被动等待,不能寄希望于崇祯对感情的专一。从崇祯起心动念到下定决心、到付诸行动是一个过程,其中的变化因素太多,更何况还是对崇祯这种在官员选用方面朝三暮四的渣男。

想要让崇祯顺利选择周延儒,不能有人添凉话,不能有人上眼药,更不能让其他竞争者乘虚而入,东林复社必须暗中出招,煽风点火,控制舆论,蒙敝圣听。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且每一步都需要大量银子来调动各类人脉资源。

为此,东林复社成立了选举委员会,确定了竞选方案,尽最大能力筹集银子,拟用银子铺就成功之路。

为保证竞选效果,张溥亲自任竞选委员会主任,向东林复社影响范围内的各单位和个人募捐,要求大家奉献一点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成就集体。

没有什么东西比银子能体现人性,银子是一面照妖镜,让许多丑恶和小心眼无所遁形,人们能抗拒银子诱惑的原因往往是银子不够多。

在复社的募捐呼吁面前,张溥的许多兄弟、复社的大批粉丝以及经常鼓励复社向前冲的人都沉默了,大家假装没收到通知,资金筹集效果整体不佳。

钱到用时方恨少。为提高募捐效果,竞选委员会及时调整战术,分区分片,落实责任人,一对一排门告示,反复告诉大家本次募捐绝对自愿,不摊派、不强迫、不道德绑架。同时为了避免有人太实在,竞选委员会郑重地告诉大家:“别人都捐了,就差你一个人,把你落下不合适”。

当有人捐出的银子比预想中、或者比复社的要求少时,竞选委员也会好心提醒:“本家募捐没有最低金额限制,随心随意,尽力即可,但与你同级别的同志都比你捐的多,希望你注意身份。”

总之就一句:如你不愿意脱离组织特立独行,如你不愿意的比别人觉悟低,如你不愿和组织撕破脸,还是出点血吧!

然后竞选委员会再次一脸微笑告诉你,本次募捐绝对自愿!

一枝香,一支枪,一个拐子一个筐,一顶帽子,一座牌坊。

对面复社的这一套,但凡要点脸面的都顶不住,该出的钱一分也省不下,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满腹骚骂骂咧咧,有的人强颜欢笑装作大度。

募捐活动如火如荼,官场斗争云波诡谲,不过些暗流涌动对小民来讲竟毫不知情。

小民们如同薛定谔的猫般生活在另一个平行空间,许多大事在尘埃落定后才能在小民世界的掀起一些涟漪,发现自己身边曾经有过一番惊心动魄。

不过对小民来讲,大势力勾心斗角与邻家悍妇暴打小三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通过听到一鳞半爪,捕风捉影,注水夸张,作为茶余饭后哈哈一笑的谈资。

而阮胡子与众不同,表面上他是待罪之身连平民也不如,但他的见识、财富、人脉、敏感性和消息渠道远超一般人。秋风未动蝉先躁,春江水暖鸭先知,阮胡子发现了这件事,他有实力、也有强烈意愿参与这场变局。

阮胡子敏感地意识到,本次首辅竞选活动或许是他复出的绝佳机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是该采取些行动了,错过了上天赐予的机会是要遭天谴的。

经过一番思索,阮胡子决定不念旧恶,又双叒叕选择原谅复社,以德服人,以德报怨,以爱感化,加入复社推举周延儒的大业。

就在众人对逼捐者避如蛇蝎时,阮胡子主动站了出来往上贴,“有事您说话””。然后,在没有任何发票、收据甚至口头承诺的情况下,阮胡子表示愿意向复社贡献白银一万两,现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

根据我们的印象,复社这样有洁癖的组织必然会拒绝身有污点的阮胡子:你不嫌我穷,我还嫌你脏!安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

但复社真需要钱,而阮胡子不差钱、且愿意出钱,这便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复社诸生确实看不起阮胡子的人品,但不会看不起阮胡子的银子,阮胡子人品并不影响其银子的购买力,他的银子一样充满诱惑力。

确保周延儒复出是复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最重要任务,其它事项靠边,甚至是原则也可牺牲一点点。

复社变了吗?没有,前面反复讲过,复社的八字八针是“兴复古学,经世致用”,主打实用主义,海纳百川,百花齐放。

大行不顾小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宏大的目标犯点小错误没关系,因噎废食才是有病。

总之,复社无论怎么做都有强大的理论支持,正说反说都有理,怎么做也不会错,这便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我们来讲,10000两银子好像不多,便是寇白门自赎是20000两。

但我们要知道,寇白门是一线女星。一笔需要一个一线女星负债累累才能支付的费用、一笔足够让一位国公动心的费用、一笔能能将一位国公从监狱中捞出来的费用还不够多吗?

别的不说,便是香君这样的极品艺人梳笼费也才300两。一万两够阮胡子每天梳笼一个香君级别的艺人整整一年,整个留都南京的头牌加起来都不够用。

这笔财富太大了,更何况是对阮胡子这样一个私人文工团的老板。

阮胡子不是不知稼穑艰辛的富二代,他的每一分钱都是搞个体、办实体辛苦挣来的或者是以前辛苦贪污得来的,挣每一分回来都要付出血汗,他会将钱穿在肋条上,每花出去一分钱都肉疼滴血。

但是为了复社的事业,阮胡子云淡风清大手一挥,1万两银子送给了死对头东林复社。

自古有钱的捧钱,没钱的捧人场,阮胡子为申诚达信,人场钱场一起捧,积极贡献人脉,四处奔波疏通关系,比东林还东林,比复社还复社。

这时的马士英在干什么?他流着口水,眼巴巴看着阮胡子忙前忙后。

马士英也参与东林复社推出首辅的伟大事业,但复社诸人不带他玩,因为他实在没有利用价值。

马士英囊中羞涩,他的那点家私复社看不起;也没有人脉,他的人脉也随着倒台而消失了;唯一能做的是以身相许,但张溥不喜欢这个调调,更何部他比张溥还大着6岁,两人搞这事也不知道是谁占谁的便宜。

人的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利用价值,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是废物——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

还好,阮胡子没有忘了难兄难弟,他一边忙事业,一边安慰了马士英别急,老哥我已经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前程远大,等哪天真的发达了,带你一起飞!

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