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一二二章 左良玉的故事——就粮(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根据传统的剧情安排,每每上级做出好战的决定时,基层官兵总会群情激昂跃跃欲试,抢着要当敢死队,不让谁上谁急眼,只怕死不了,哪怕迟死一会儿也当成是耻辱。

由此看来,左良玉做出最终进军南京的决定时,底下必然是一片欢呼,大家齐声大喊“将军威武”。

但是在左良玉发言后,想象的好战呼声没有出现,众将反而集体沉默了。不但平时温和的沉默,便是刚刚激进的也沉默了。

大家普遍怀疑自己听错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从彼此脸上看出答案,都看出了对方脸上的吃惊和疑惑,显然是没有听错。

大家又看向左良玉,见左良玉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心下不由惴惴起来。

数十万大军开向都城是什么?是谋反!非要说是去找吃的得有人信呀,摆明了是自欺欺人,是在侮辱朝廷的智商。

如果真的兵发南京,可就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当了这么多年的朝廷干部,一直以忠诚义士自居,一直在道德至高点嘲笑和痛骂李自成张献忠,一下子忽然之间莫明其妙就成了反贼。

现在的左良玉貌似强大,其实稀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占着大义,一定程度上受着崇祯庇护,若真敢举起反旗,那可真就举世皆敌,只怕会死的连渣都不剩。

大家没想到左良玉会作出如此荒唐的决策,心下暗暗着急,都怀疑左良玉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平时大家急于表现,揣摸着左良玉的意思表态,发言并不代表真实观点,表演成份越是居多,都在装疯卖傻,狂猛开车,比忠心比情怀比激烈。

众人敢于装疯是因为左良玉清醒着,相信左良玉不会陪他们一起扬土。众人使劲开车是因为左良玉有战略定力,沉得住气,不被情绪左右,不被大家干扰,关键时刻能踩刹车。

没想到左良玉这回不仅没踩刹车,反而是踩了一脚油门。大家嚷嚷着抢朝廷的粮食,左良玉则更狠更绝,提出直接抢留都,搞得一群老司机们集体翻车了。

大家都觉得今天的事反常,不知道左良玉葫芦里装的是几娃,也许左良玉是真的疯了——饿疯了穷疯了急疯了,也许左良玉早就想造反了,挖好了坑等着大家跳。

想到这里大家不禁都有些害怕,暗想左良玉这老小子真阴险,不吭不哈便忽悠着大家一起反了,表面上是从善如流,实际上是顺竿往上爬,轻松把大家带到了沟里。

大家感觉被绑架了,而绑架自己的正是自己,不少人噢悔自己嘴贱,这种时候穷表现什么。

众人的想法没完全错,也没完全对。

这次讨论确实是左良玉一手促成的。手下人什么德性左良玉知道,开会前他便预测到了讨论结果,因此才一直在因势利导,扇风拱火,引导会议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民。

左良玉唯一没想到的是这群人这么不要脸,刚才还一个个气势汹汹杀气腾腾,他提出要吃穷南京后大家立即集体哑火,不由暗骂一群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王八蛋,平时叫的一个比一个响,要来真的则一个比一个怂。

左良玉傻吗?不傻,傻子不可能走到集团军司令的这一步,他心里很清楚,南京是陪都,进军南京与进军北京一个性质,无论什么口号什么理由,无论和平还是暴力,其行为都是赤裸裸的谋反。

左良玉疯了吗?更没有,他比任何人都能准确掌握作而不死的精髓。

这些年来,左良玉和朝廷表面的关系是君安臣乐,互相看着恶心但都不愿意翻脸,名义上还是上下级,唇亡齿寒,休戚相关。

左良玉若为了一口吃的而进军南京,那完全是把朋友搞的少少的,把敌人搞的多多的,把衣食父母、上级、盟友变为最大的敌人,自断经费,自寻死路,杀鸡取卵,脑子正常的人干不出这事来。

况且左良玉没有造反的实力。崇祯确实很怂,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打不过李自成打不过多尔衮,收拾他左良玉还是没问题的。

左良玉使出吃奶劲也就能勉强守住两湖的地盘,当一方诸侯已是能力极限,把南京北京白给了他他也守不住。

更何况不叫的狗才咬人,造反初期必然是偷偷摸摸,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哪有这样明火执仗胆要造反要抢粮的。

既然左良玉没疯,又为何要发兵南京?原因很简单:

一是南京作为陪都,代表了朝廷的脸面,真要被大军围了朝廷肯定要急眼。

二是朝廷的主力军在北方各战区,南京承平日久,军备松懈,容易攻打。

三是左良玉的水军强大,扬帆起航顺流而下即可。

四是南京是当时全世界的文化中心和娱乐中心,多年未经战乱,十里繁华,物阜民丰,足够大军狂吃一阵了。

以上情况左良玉能看见,朝廷也能看见,南京确实是不堪一击。

左良玉要去南京的决定是认真的吗?当然是——至少他是在认真地喊,行动可以慢些,但喊声一定要大,必须让朝廷听见。

朝廷听见了会害怕吗?当然害怕,水晶受攻击了谁不怕。

那么多反贼快把帝国翻底朝天了,北方已被翻了好几遍,但至今没有谁真的敢去攻击南京,南京是帝国的最扣一片遮羞布,谁敢扯掉了朝廷肯定会跟谁急。

左良玉知道朝廷怕,你不怕我吓唬你干嘛!朝廷越是怕什么,左良玉便越是要来什么,哪疼戳哪。

朝廷会相信左良玉胆大到会攻击留都吗?

应该会的。这些年来左良玉在外树立的形象一直是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冲动犯混符合他的人设。

朝廷害怕了会怎么办?自然是给军队送来粮饷。

如此一来,左良玉的粮饷危机便顺利解除了,还不用和朝廷翻脸,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这是在赌胆大,谁先怂谁输。

左司令不怕输,因为他光棍一条,烂命一条,破罐子破摔。

朝廷输不起,万金之体,顾虑太多,得考虑是大局,考虑如何对付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

因此,在左良玉犯二的背后,是非常精明的打算,是打着混人的幌子做些精巴豆才能做成的事情,抢粮是口号,威胁是实质,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软饭硬吃,本次赌命完全是一本万利,稳赚不赔。

万一朝廷不认怂怎么办?

迟早会认的,朝廷没有退路,只要不准备翻脸就必须认怂。

不过话说回来,朝廷不认怂也没关系,真当左良玉不敢假戏真做?乱世风云乱世人,谁也想活的长长久久,但首先得有由死向生、死里求生的勇气,这辈子还真没想过要寿终正寝,若真能杀入南京,在皇帝宝座一坐上一会,便是死了也无愧对此生。

做戏得做足。见左右没有反对声音,左良玉当即拍板将这事定了下来,随后留下几位核心的文臣武将,开始谋划进军南京的具体细节。

首先需要明确这次进京的目的,对外宣称是“就粮”,即部队没吃的了,去南京弄点吃的,疑似造反但不是造反。

“就粮”的口号表明左良玉真的不是造反,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枪都顶到皇帝脑袋上了仍说不是造反,这显然是立牌坊。皇帝信不信无所谓,反正我自己是信了,不管谁说我是造反我也坚决不承认。

左良玉部队很快行动起来,收拾行李,查找南京地交通图、旅游图,找攻略列计划,看这样子很快便要出发。

一石惊起千层浪,左良玉的这一系列骚操作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许多人不相信左良玉会来真的,经过一番理性分析,大家列举了一堆左良玉不可能兵犯南京的理由,认为左良玉攻打南京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别整没用的,有种你来呀,你打我撒,你来打我撒!来了你也得死!

但是南京市民相信了。人心惶惶,大家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科学分析大家都懂,但万一真碰上左良玉犯浑怎么办?谁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谁现在便来南京,看看还敢不敢嘴硬。

退一步讲,即使左良玉真的只是说说,万一朝廷没当回逆了其意,左良玉恼羞成怒弄假成真也难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人性如此,事不关已时谁也会很豁达很理性,但事情碰到自己头上,人们往往会钻牛角尖想不开,杞人忧天,担心万一的概率会发生。

人心惶惶之中,杨县长正在与侯方域商量如何解决此事。

按说国家兴亡,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南京的安危自有地方官员应对,一个退二线的基层干部、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官家子弟操这心实属狗拿耗子。

但二人都认为,官老爷们在百姓面前可以横行霸道,在左良玉面前就是个渣渣,指望他们来阻挡左良玉还不如指望猪上树更科学些。

杨县长认为,放眼天下能让左良玉忌惮的人没几个,但那几个都盼着左良玉跟南京打起来,有的看热闹只怕事不大,有的是别有用心想坐收渔利,总之一个愿意救南京的也没有,南京还得展开自救。

把天下各方势力和大人物点了一遍豆豆后,二人发现愿意救南京、也有能力救南京的只有一个人:侯恂。

从感情上讲,左良玉视侯恂为恩公;从现实中讲,左良玉与侯恂一朝一野一文一武合作愉快。若说世上左良玉只听一个人的,这个人非侯恂莫属。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让侯恂阻止左良玉。

即便是左良玉真听侯恂的,其中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侯恂愿不愿意做这事。大人们的世界很难懂的,他们不怎么关注单纯一件事情上的是非对错,更看重的是整体的利益纠葛,左良玉造反在侯恂眼中也许完全是另一副真相。

二是来不来的及。这个年代的书信走的不是很快,一来一回不知道要多少天,更何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送信的死在半路上也是常事,侯恂这里不敢太指望了。

还好侯方域不是个死板的人,他是个坑爹小能手,转眼间想到了如何利用他爹来解决问题:扯起虎皮做大旗,冒他爹的名给左良玉休书一封,帮左良玉分析了移师南京的严重性,劝左良玉不要轻举妄动,速速回兵。

侯方域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杨县长,杨县长暗暗称妙,二人一拍即合。

当下也不啰嗦,到了书房,摆出文房四宝,侯方域开始模仿老侯的笔迹,以老侯的口气写信。杨县长在一旁看着,不时提馊主意,书房不断传出二人爽朗的贱笑。

随着下笔千言,侯方域渐入佳境,字体模仿越来越顺利,文笔也越来越流畅,渐渐他与他爹实现了等量代换,感觉他不再是他本人,而是他位高权重的老爹,正在那里时而扼腕长叹,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愤笔疾书,一副忧国忧民的嘴脸,让人感觉他便是正义的化身,渐渐被自己感动了。

杨县长在一旁看着,越看越是满意,越看越是啧啧称奇,真是字字珠玑,句句如刀扎人肺腑。

一样都是人,侯方域怎么就这么优秀?想来想去无非侯方域无非有以下三点优点:一是有着弄假成真巧压天工的基因;二是有知识有文化,擅长花言巧语蛊惑人心;三是有流氓潜质,造假不但没有心理负担,反而让为自己很高尚能把自己给感动哭。

可以想像一个文化流氓该有多可怕,一封赝品信件硬是比真的还真,摆事实讲道理谈感情拉关系,又打又拉,又哄又吓,字写的好,理讲的清,特别是模仿老子的口气简直一模一样,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的老干部形象跃然于纸上。

写完信搁下笔,侯方域双手拿起信吹干墨,得意地不住点头,这辈子造假不少,但这是他最满意的造假作品,没有之一。

杨县长这里也乐的合不拢嘴,二人不时对望一眼,忍不住露出阴谋得逞的会心一笑。

杨县长不停吹捧,侯方域一阵阵谦虚,好一会儿二人才从兴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