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短视频,古人直接看傻眼了
第三章 李二:安史之乱?谁叫安史?(旧版)

知行舟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叶风也是对刷到的这个视频很感兴趣。

随手打开评论区。

——“以前看到战争还不觉得什么,现在才知道原来战争会死这么多的人啊。”

——“真的愿世界和平,每次王朝末年都会因为战争减少好多人。”

——“是啊,战争年代,每个人都难以自保。”

——“有没有一种可能,土地承载力是有限的,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口了,必然会爆发战争,战争过后,人口大量减少。”

——“所以一般乱世之后的王朝初年,都是盛世,因为人口大量减少了,每个人的粮食又都够吃了,日子都好过了就出现了繁荣景象。”

——“楼上的,按照你这么说,那灭霸是对的咯。那复联还纠结个毛,直接让灭霸打响指不就好了?”

——“对啊楼上的,按照你这土地承载力的理论,你怎么解释明清时期人口可以过亿,但前朝人口到了几千万就承载不住了?”

——“你也知道明清时人口才大量增长,你不会自己去查查明清人口为什么增长?”

——“我来解释一下,因为明朝后期土豆和红薯传入了华夏,这两种耐寒高产的食物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土地承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所以才有了明清时期的人口爆发增长。”

——“原来是这样,我承认刚刚说话有些大声…”

——“……”

……

大秦。

嬴政看到了这个各朝各代人口的视频后。

就沉默住了,一直不说话。

李斯在一旁战战兢兢。

“陛下…”

“啪!”嬴政一掌拍在椅子上。

怒声喝道:

“你刚刚不是说我大秦千秋万代吗?”

“那后面出现的那些什么隋朝明朝,又是什么?”

李斯慌忙跪下。

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说。

他哪里知道天幕里的这些内容都是啥啊。

他又不是神仙。

不过,皇上问他他也不能不说。

刚想强行解释。

嬴政却先开口了。

“看来朕的大秦也千秋万代不了啊。”

“不过,若是超过了周朝八百年,能有个千年的国祚,也甚好。”

嬴政有着雄心壮志,但也并非是一个接受不了现实的人。

这点从他一边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边命人修建陵墓,就可以看出。

听到皇上都这么说了,李斯敢接接话。

“是啊,陛下。”

“咱大秦如今的功业已超越前朝。”

“定能突破千年国祚。”

……

大汉。

武帝。

“这是后世传来的天幕?”

之前看着显现狐狸精的天幕,刘彻以为这是上天的警示。

现在看来好像不是。

倒像是后世传来的。

对各朝代进行分析。

就是没有时间说明,也不知道大汉持续了多久。

只是…上面为何没有写“大汉”这两个字?

“为何我大汉被写成西汉和东汉?”

“新莽之乱是什么?”

“为何一个新莽之乱,竟将人口减少了一半还多?”

刘彻突然想到了高祖斩白蛇的传说。

高祖将一条白蛇一刀两断,由此起义。

而如今大汉朝中间竟被新莽隔开?

很难让人不去将这两个事联系起来。

这其中难道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很难说。

……

汉末。

曹操看着天幕上疑是人妻的狐狸精突然消失。

本来还略感失望。

但天幕突然开始显现出各朝各代的人口估算。

立马就重新吸引了他的兴趣。

然后…

他就想骂街了。

因为他从中看出了几个关键信息。

“汉末之后,竟然没有出现新的汉。”

这让他感到很惆怅。

因为他一开始是真的准备匡扶汉室的。

后来看清了各路诸侯的嘴脸,于是也就放弃了匡扶汉室的想法。

那就自立吧。

如今看着天幕,证明他后来的想法没有错。

大汉确实气数已尽。

但是…

“这汉末三国之后,怎么是特么的晋?”

不是蜀汉和魏就算了,怎么连吴也不是?

曹操怎么也想不明白。

如今天下三分,曹魏大势已定。

也只剩下蜀汉和东吴有些气数了。

这个晋是哪里冒出来的?

荀彧也是很感慨。

“臣心始终终于大汉。”

“如今看来大汉确实是气数已尽。”

“不过这个晋是哪里来的?”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新出现的内容。

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看来这天幕并非是上天的警示。

怎么像是知晓后世的神发来的?

长孙无忌开口感慨道:

“真是感叹,这隋末乱世才多少年,竟然将人口折半了。”

“多亏了陛下用这么快的速度结束了纷争。”

“使得人口逐渐恢复。”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确实算得上是大唐的功绩之一。

如果不是很快结束了乱世,人口只会损失更多。

看着大唐后世的人口竟史无前例地达到了接近八千万。

他感到很欣慰。

“看来子孙们做的不错啊。”

接着,他就看到了后面显示的安史之乱。

经历了几个大一统朝代,李世民自然是不会有秦始皇那样的想法。

他明白没有哪个朝代能够真的千秋万代。

但是,他看到似乎是安史之乱结束了大唐的盛世。

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甚至生出了些许愤怒。

“来人,帮朕记着。”

“朕命后人谨记一切跟安史这两个字有关的信息。”

“特别是盯防叫安史的人。”

……

北宋。

崇宁年间。

宋徽宗赵佶看着他的年号竟然上榜了。

看来他治下的人口突破一亿,是有着纪念意义的。

不过…

“一亿就是大宋的巅峰了?”

“朕后面人口怎么少了那么多?”

“怎么大宋也是分为北宋和南宋?”

“难道也像大汉那样被分为了两半?”

这么说他之后大宋马上要发生大变故?

但是吧,一想这些就头疼。

算了,不想那些糟心的了。

朝代更迭是后人的事。

对于皇帝个人来说,个人名声的好坏好像也比较重要啊。

虽然他没有去刻意追求留个好名声,整日沉迷在文艺世界里。

但是天降的好名声他挡不住啊!

嘿嘿。

对于人口在他的治下首次突破一亿这个纪念性意义。

赵佶想着,他怎么着也能给后世留下个好名声吧?

应该是这样的吧?

应该吧?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