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武松,爆炒李瓶儿!
第十章、徽宗赐字,开封府当判官!(求收藏鲜花评价!)(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听得宋徽宗问起这话,武松眼珠子偷偷的一转,马上面带悲戚之色,有些哽咽的说:“官家有所不知,臣自小父母见背,是大哥一手抚养长大的!大哥从来没有读过书,自然也就没有想过给臣取字了!”

听了武松的这一番话,宋徽宗大为同情,当场就说要给武松取个字。

武松当即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

看着激动的武松,宋徽宗笑着道:“你是恩科出生,也算的上是我的学生!既然你没有字,我给你取个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起来吧!”

作为一个搞艺术的,宋徽宗也是性情中人。

所以对于宋徽宗而言,看对眼的人怎么看都好,要是不顺眼,怎么看你都讨厌!

等到武松直起身子,宋徽宗沉吟片刻之后静亭:“二郎对道教有何看法?”

宋徽宗有四大爱好:书画、园艺、美女和修仙!

听得宋徽宗询问,武松腹诽道:“你丫的不务正业,道教真正的教义没去遵循,偏偏喜欢被那些野道骗!”

但这话武松现在可不敢当着宋徽宗的面说,反而赶紧的拍马屁:“陛下见问,那臣就不得不说实话了!臣小时候得过一位高道传授,对于道教也算是略知一二!”

“哦!快说说!”听得武松这么说,宋徽宗有些期待的道。

武松开始侃侃而谈,用的是全真教的理论。

反正全真教现在还没有建立,这套理论就是自己的了!

全真教虽然不讲道术,但是不等于不讲神仙。

全真教可是把吕洞宾列为祖师爷的。

而且全真教的《太乙金华宗旨》被道教奉为真经,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

宋徽宗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插嘴问一句。

武松也没藏着,把他知道的《太乙金华宗旨》背诵了一遍。

这个时候武松都有些庆幸自己穿越前是个网文写手了,不然谁会没事去看这种佶屈聱牙的典籍。

听完了武松一顿忽悠之后,宋徽宗情不自禁的感叹道:“真没想到啊,二郎竟有这大机缘!”

稍微停顿了一下,宋徽宗十分和蔼的对武松道:“既如此,朕赐你一个字——静亭!你看如何?”

“静亭,静淡安然,亭亭伟立!”武松自语一声,马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向着宋徽宗躬身作揖道,“学生静亭,见过恩师!”

紧接着再次施礼道:“臣武松拜见陛下,祝吾皇早得大道,重归天庭,位列仙班!”

这马屁拍的太直白,周围的小太监听了都直撇嘴。

但是耐不住人家宋徽宗喜欢,当即和蔼的看着武松静亭:“二郎文采、策略都是极好的,可有想去的衙门,朕这回就徇一回私!”

这问题倒是把武松难住了。

他现在可不敢抛弃童贯,还没站稳就想飞,最终摔死的都是这种人。

所以武松故作沉吟一下,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宋徽宗道:“陛下容禀,臣这次能参加制举,全凭童太尉照拂,此事臣想听听的他的意见!毕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哦?二郎是童卿保举的呀!”宋徽宗有些惊讶的看着武松。

宋徽宗还真不知道武松是怎样参加制科的,他哪里会去查这种事情。

当然,今天过后他或许会派人查一下。

武松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正是童太尉保举臣参加制科的!童太尉之所以会保举臣,是因为拙荆原本乃是童太尉故交的侄媳妇!有这一段交情在,他老人家对臣另眼相看,还让臣和拙荆住在他的私宅。”

武松之所以这么老实的回答,是因为他知道今日之后,宋徽宗肯定会调查自己的背景。

与其等宋徽宗日后查出来,还不如自己老实交代了。

虽然武松和童贯的关系让宋徽宗觉得有些绕口,但是他对武松的坦诚很满意。

于是宋徽宗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这事我跟童卿商量吧!二郎,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几天,等着好消息!”

武松拜谢告退,恭敬的后退三步后,转身离去。

从皇宫出来之后,武松没有先回家,而是直奔童贯的府邸。

得知童贯被宋徽宗召进宫中,他才告辞回家。

第二天就有童贯家人来请武松。

武松到了太尉府,童贯笑呵呵的招手道:“静亭啊,官家问我该让你去何处任职,老夫建议你去开封府当个判官,静亭觉得如何啊?”

听得童贯的问话,武松心中一紧。

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而开封府就是附郭京城!

在这个衙门当官可不好当啊!

而且开封府的判官可是干实事的,不但直接面对开封府所有的事务,而且还要向上面的开封府府尹负责。

可以说是个上下受气的职位。

说实话,武松不想去。

但是看童贯这个样子,武松有不能直接拒绝,只能装作一愣道:“恩相的建议自然是好的,只是开封府判官乃是从六品,武松刚中进士,怕是没这资格吧!”

童贯不在意的摆摆手道:“官家说你的才学可以破格,定的是正七品衔,当个权知判官也是够了的!”

所谓的权知,就是代理的意思。

武松一听就明白了,这事自己是推不过去了。

明白自己要被赶鸭子上架了,武松倒是完全放开了。

只见他恭敬的向童贯作揖后道:“多谢恩相举荐,武松一定干好本职,绝不让恩相丢脸!”

童贯露出满意的笑容,亲热的拍拍武松的背:“很好,老夫果然没看错人!静亭,放心大胆的去做事,别忘了你是官家唯一取字的外臣。”

武松连忙点头,同时客气的连说不敢。

从太尉府回家之后,武松连忙叫来毛佑商量。

见到武松之后,毛佑对武松道:“二爷,这些日子我已经把汴梁城走了一遍了,还结交了几个地头蛇,官面上的事情也有所了解!”

毛佑不愧是武松看重的男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知道从何处下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