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大明对比:给老朱看堡宗留学!
第十一章:朱棣:大哥若在,我始终都是弟弟!(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原大明。

洪武时期。

从万般惊愕中回过神来的朱元璋,几乎是厉声大喝道:“快!快传太医!”

“命太医给太子好生诊治,若是查不出咱的标儿有什么隐疾,咱砍了他们的脑袋!”

太监领命,赶忙拔腿向太医院跑去。

殿内群臣在知道太子居然会英年早逝,也是震惊的久久无法回神。

还是朱元璋这两声暴喝,才终于唤回了他们的神志。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太子朱标,各怀心思。

有些心思敏锐的文臣武将,已经大致推算出,如果太子崩殂,会引发怎样可怕的连锁后果。

所以,这些人又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一众淮西勋贵,眼神莫名,好似带着丝丝同情的意味。

而徐达、李善长等人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自然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只是稍加猜测,便料想到太子朱标死后,他们可能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龙椅上的那位上位,为了给新的储君扫清登基的阻碍与隐患,还会容忍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得以善终吗?

想到这,一众淮西勋贵看向朱标的眼神,愈发担忧起来,恨不得亲自上去给他把把脉,虽然他们并不会医术。

朱元璋背负着双手,在御座之下来回踱步,时不时抬眼看看太医有没有到,时不时又转头看看太子,上下打量,满脸担忧。

“传咱的旨意,召集天下名医为太子诊治身体,且负责为太子调养身体,还要时刻待在太子身边,关注太子的情况,不容半点闪失!”

“若有谁能诊出太子真的患有某种隐疾,并且治好太子的病,赏万金,封千户侯,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这份恩赏不可畏不重,毕竟这会儿丹书铁券的性质还没有发生转变,确实还是能够免除死罪的免死金牌,还没有变成指引皇帝杀谁的风向标。

太子朱标望着光幕中的楷书文字,同样也是呆滞了很久。

原来?本宫已经不剩下几年活头了?

朱标的一众弟弟们,看向朱标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担忧。

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就比如此时的燕王朱棣,看向朱标的眼神中不仅仅只是担忧,还夹杂着一丝不可与人知的隐秘想法。

————————————

原大明。

永乐时期。

“爷爷,如果当年懿文太子没有早逝,而是顺利继位登基,您还会带着咱们一家子奉天靖难吗?”

作为后世人,朱瞻基自然早就知道太子朱标会早逝,所以没有丝毫惊奇,而是趁着这个机会,按捺不住的问出了心中好奇已久的问题。

朱棣目光深邃的凝望着光幕中那行血红的文字,听到朱瞻基的询问,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

“大哥在,我会永远为他戍守北平,镇守一方!”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哥若没有早逝,我们一家子根本就没有撼动朝廷的能力。”

“就算是在感情方面,大哥待我真情实意,我又怎么会造大哥的反。”

“哪怕大哥也要削藩,我也不会造反,而是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大哥的决定!”

角落里的汉王朱高煦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轻轻嗤了一声。

却不料朱棣忽然转过了头,目光淡淡的扫了他一眼,顿时吓得他一哆嗦。

朱棣倒也没有发难,而是继续说道:“而且,我相信,如果当年是大哥继位,他也不会削藩。”

“一方面,大哥有驾驭诸王的底气,清楚的知道,只要有他在,我们这些藩王,始终都只是弟弟!”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感情方面揣测,大哥对待我们这些弟弟,都是亲如手足,真心实意,他肯定也会相信我们弟弟。”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爷爷你这么说,那只要懿文太子成功继位,天底下的藩王就再也不会造反喽?”

朱棣莞尔笑笑:“这倒也不是,大哥在一天,藩王们就会老实一天。”

“但有朝一日,若是大哥不在了,还是建文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继位的话。”

“那时就算没有燕王奉天靖难,也会有别的王不甘忍受,造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历史的最终走向,终究不会改变。”

朱瞻基扯了扯嘴角。

“听您这么说,好像只要是建文登基,藩王就铁定会造反呗...”

朱棣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忽地又好似想起了什么,意味深长的说道:

“不过,若是当年的嫡长孙雄英没有早夭,这历史的最终走向,或许还真会被他改变。”

朱瞻基疑惑的皱了皱眉。

“朱雄英?那个八岁就夭折的嫡长孙?他有什么别具一格的地方,能让爷爷您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朱棣再次抬头看向光幕,眼神仿若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当年那个粉雕玉琢的幼童。

“朕与他,倒也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仅是寥寥几面,他给朕留下的印象便是,此子聪慧,若是得以成长起来,大明在他手中必将蒸蒸日上!”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