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抗鹰战争:开局救下伍千里
26:兔子百姓吃肉的问题(4/5)(旧版)

本本上榜

军事 |  战争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他的语调很轻快,但内容一个比一个吓人:

“各位领导,我将这份计划具体分为以下九点:士、农、工、商。衣、食、住、行。最后是国防建设。”

“我的设想是,先成立一个类似于国家建设基地的机构,把全国各地的高端人才全部集结起来。”

“这个基地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培养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负责统筹分配我卖给你们的各项物资,比如生产线、生活物资、先进的科学技术什么的。”

“最后,再通过这些培养的人才,把一批批先进的生产线带到全国各地去,把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带到全国各地去。”

“等这个基地的运作成熟以后,我们还可以在各省成立分基地,照猫画瓢,顺带把行业细分化,跟流水线作业一样。”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以最快速度,将全国各地给建设起来。”

“这是大体的方向,接下来是详细方向。”

苏清风喝了口热茶,润润嗓子,然后继续说:

“首先是士上面,主要是教育,如刚才那位领导所言,最缺的是印刷设备、造纸设备,这个简单,我能帮你们搞到全套的印刷、造纸设备,原料制作方法也可以交给你们。”

“教育是国之根本,百年大计,不容忽视,我提议,到时可以在全国各地搞义务教育,争取每个村都要有一所义务教育制小学。”

“当然,这个要求现阶段太难了,只要每个县有两三所就行。”

“对了,教育需要的教具,我也可以提供相关生产线给你们,比如粉笔、铅笔、圆珠笔,尤其是圆珠笔,这可是个精细活儿,没有一定工业水准是造不出来的。”

“至于粉笔这些,你们自己虽然能生产,但产量太低,我提供给你们的生产线,产量绝对是你们无法想象的。”

“对了,你们…嗯??各位领导,发生啥了?你们这么这样子看着我??”

在苏清风的目光中,十几只兔子跟傻了似的。

满脸震惊地看着自己,仿佛听到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一样。

中山装兔子眼神很复杂。

有感动、有疑惑、有质疑。

但,最终全部变成了感动:

“小风同志,我们原本的想法是,你能提供些生产线就已经很好了,但我们没想到,你居然愿意帮助我们一起建设这个国家。”

刘雷公眼中同样是满满的感动,点头如捣蒜一样:

“在这份计划里边,不就是相当于帮助我们搞建设吗,小风同志,我们不怀疑你有这个能力,但愿意这么帮助我们的,实话说,你是第一个,我这辈子见的第一个。”

陈仲弘满脸感慨地说:

“单从这份计划来看,连老大哥都没这么尽心尽力地帮咱啊。”

“反倒还要我们求爷爷告奶奶,求着人家,人家才愿意接济点儿。”

“谁说不是呢。”

其余兔子纷纷点头,眼中感慨更浓,感激也更浓。

苏清风笑了,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说:

“大家别着急感激,我也是为了赚钱,搞这么多东西需要很多钱的,到时你们肯定得骂娘。”

中山装兔子率先开口:

“只要价格在合理区间,谁要是敢骂娘,我第一个不答应。”

“小风同志,你就放开手脚大干特干,谁要是敢阻拦你,就是跟我和**过不去,跟四亿亿人民过不去。”

中山装兔子语气很霸道、很坚定。

苏清风微微咂舌,双目满是星星。

来自老前辈的实力护短,这种感觉真挺不赖哎。

有了这两尊大靠山,他自然没什么顾忌,继续说:

“我说的这些教育问题,还只是基本问题,后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建设高等院校。”

“培养警员人才的、勘探人才的、科技人才的、文艺人才的,太多太多,这些以后再说吧。”

“下面是农业,对于这一点,我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知道国外有家实验室、正在搞一种叫做杂交水稻的种子,产量特别高。”

“亩产千斤洒洒水、亩产一千五百斤也不算难、亩产两千斤也不是不可能,我的想法是,搞些这种种子过来,由农业专家培养后,大规模发放下去、交给全国人民种植。”

“等明年秋收的时候,咱们就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对了,说到这个,我想起个人,他在农业上还挺有天赋的,年纪可能不大,也就21岁左右,现在应该在西南农学院上学,到时你们可以去找找他。”

现场的兔子:

“……”

跟当初的伍千里、梅生、宋时轮等人一样,第一反应不相信。

亩产两千斤,这怎么可能。

可毕竟是大兔子,见过大世面。

再结合苏清风胸有成竹的表情、还有目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中山装兔子压下心头震撼,拍板说:

“小风同志,如果你真的能搞到亩产那么高的水稻种子,造福万民这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你的功德,我先替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民说声谢谢。”

“至于你推荐的人,我们会尽心尽力去找,一定帮你找到。”

苏清风点点头:

“好。”

“除了杂交水稻以外,我还打算搞些高产的土豆、红薯、玉米、蔬菜、小麦种子过来,放心,不是你们种的品种,产量也比你们种的高上太多了。”

“对了,国外目前正在搞嫁接技术、也可以买过来,还有温室大棚技术、可以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还有各种水果的种植培育技术等等。”

“差点忘了,国外还在搞大规模养殖,比如一般的生猪、出栏需要至少半年多、甚至一年,但规模化养殖的生猪、出栏只需要三四个月,这些技术我帮你们买过来,有了这些技术加持,以后老百姓的吃肉问题就解决了。”

这只是基本问题,农业上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肥料、饲料问题。

这些厂子也肯定得搞起来。

现场十几只兔子:

“……”

又是一脸的震惊。

人都麻了!!

……

ps:总感觉没人看…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