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之逐鹿中原
第一百零八章 儒家经典是隗宝 能文善武真人才(旧版)

孟尝真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些工匠以张工匠为首,张工匠四十来岁的年纪,仪表堂堂。他们按着慕容翰的要求,画出了几十张学堂不同房间的建造图。在书房里,慕容翰不断翻看着这些建造图,然后和慕容幼、慕容稚还有工匠们研究建造东庠学堂的事情。放下图纸,慕容翰说道:“听说张工匠祖上给前朝晋武帝建造过宫殿,并且还因为建造宫殿有功受到过封赏,有没有这回事?!”

“张工匠说道:“回大公子,是有这回事。当时我祖父给前朝晋武帝建造过宫殿。宫殿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受到了奖赏。”

“那就请张工匠总体负责东庠学堂的建造,根据东庠学堂建造图,召集需要的工匠和民工。然后再计划一下需要多少砖石木料和其它必需的材料。”慕容翰又对慕容幼、慕容稚说道:“请六弟按着需要去联系采购砖瓦、砂石等,七弟联系采购木料、竹料和其它物料。记着采买以前,一定要与张工匠和其他工匠商量。”

“好的大哥,你就放心吧!”慕容幼、慕容稚说道。

经过几个月的建造,一座小宫殿般的东庠学堂,矗立在了棘城宫殿的东面。东庠学堂大门朝南,大门的门楣上面,是慕容廆请长史裴嶷书写、由右至左的四个篆字大字:东庠学堂。

东庠学堂建造完成,慕容廆带领儿子们,和长史裴嶷,东庠祭酒刘赞等几十个大臣、将领一起来到东庠学堂。在东庠学堂门口,慕容廆看到裴嶷书写的牌匾,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裴先生不亏是我的长史,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教贵族子弟们练习书法!刘赞先生,你要负起教授公子、贵族子弟儒学的责任。”

刘赞满脸堆笑地说道:“我一定不辜负大单于重托,让各位公子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让儒学、汉学在慕容部发扬光大!”

进入东庠学堂院子里,迎面看到一个宽阔、高大的影壁。影壁的正面,是刘赞书写的大篆,内容是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慕容廆等人看了不住地点头,又和其他人来到影壁背面。影壁背面也有字,是慕容廆用楷书书写的家令里面的几句话:刑狱之事,牵连到人命,不可以不谨慎;贤人君子,是国家的基础,不可以不敬重;农业之事,是国家的根本,不可以不抓紧;酒色阿谀之事,是扰乱政德的大祸,不可以不禁止。

看过影壁背面的字,裴嶷不由自主地赞颂道:“大单于真是天降神圣之明主,如果我们慕容部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大单于的雄才大略和运筹帷幄,我想用不了多少年,鲜卑慕容部入主中原,建国立业,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听了裴嶷的赞美之词,慕容廆当然非常受用。慕容廆说道:“但愿如先生所言建业立国,这有赖于诸位大人的齐心协力。”

影壁后面再往北,大约有一箭之地,是南北排列的三排宽敞明亮的房子。这些房子古色古香,雕梁画栋,漫步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某个中原王朝的宫殿。前两排房子的中间,都有一个门洞和后面的院落相连。每排房子之间,也有百十来步的空间。最南面的一排,门洞上面有一个牌子,上写“小塾学堂”。慕容廆等经过第一个门洞,来到后面一排,见门洞上面写着“中塾学堂”。最后一排在和前两排门洞相对的位置,写着“大塾学堂。”慕容仁问道:“刘先生,这大、中、小三个‘塾’字是什么意思?”

“四公子有所不知。”刘赞介绍道:“这‘小塾学堂’,招收的是十岁以下的贵族子弟。这‘中塾学堂’,招收的是十一到十五岁的贵族子弟。‘大塾学堂’,则招收的是十五岁以上成年的贵族子弟。以后你们兄弟十个,都要在东庠学堂里听我等授课。”

“好,好,好!”听了刘赞的介绍,慕容廆的十个儿子都拍手称快。看着几个最小的儿子,慕容廆左手拉着慕容评,右手拉着慕容彪说道:“以后要在这里向先生们学习,向哥哥们学习。”

慕容评、慕容彪等点点头。慕容评说道:“谨遵父亲教诲!”

看到儿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慕容廆也很高兴。他训导儿子们说道:“你们打十几岁开始,就陆续跟随我出征打仗。刀枪剑戟使惯了,马上步下练熟了。但仅有这些打仗的本事,战胜敌人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有了敌人,我们当然应该击退入侵之敌。但那些不打仗的时间,就是你们习文练武的时间。中原地区历代都有官办的学堂,民间也有很多私塾。以后我们要学习中原的做法,除了在都城和重要的郡县开办官办学堂,也要在慕容部其它地方兴办民间学堂。指挥打仗的本领不能丢,要上马管得了军;但以后要想下马管得了民,非学好汉学、儒学不可!”

“父亲所言甚是!”慕容皝说道:“我等兄弟一定谨遵父亲之命,虚心听从先生们的教诲,认真聆听先生们讲授的汉学、儒学等来自中原的学识,把自己变成能文善武的有用之才!”

慕容廆听了,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一直跟在后面的慕容幼来到慕容廆跟前问道:“父亲,这么富丽堂皇的学堂,我们兄弟们什么时候开始来这里求学?我们都已经等不及了!”

“就在这几天,不能迟疑。”慕容廆说道:“这几个月我们难得清静,说不定什么时候,宇文部、段部,甚至高句丽就会找我们慕容部的麻烦。有了情况,你们马上和先生们请假,向各自的母亲告别,然后毫不犹豫奔赴战场!你们这几天准备准备,然后和你们的母亲说说这里的情况,确定了时间你们就来学堂上学。”

“元真,找到一些汉学和儒学书没有?!”慕容廆问慕容皝。慕容皝说道:“回父亲,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前两天负责我们渤海一个驿站的远房本家慕容山,见说我们要开办学堂,就给我们送来了一套‘七经’。这些儒家经典,都是抄写的竹简书。这些不可多得的儒家经典,还是已经回建康的晋朝使者陶辽送给他的呢!慕容山兄弟俩是咱们的远房本家,这次陶辽虽然没有完成晋朝皇帝的使命,但还给慕容兄弟俩做了回媒人,还给我们送来这么多抄写成册的儒家经典,功劳可不小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