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想躺平的我,被李二关注了
024 人生除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更是离不开吃喝玩乐这几个字(旧版)

寻幽探秘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意涵不必顾虑许多,我这个人没那么多规矩,以后你就知道了,再说我本来就爱做吃的,人生除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更是离不开吃喝玩乐这几个字”

李毅凡说完就径直去到厨房,夏香也早已准备就绪。

鸡蛋羹,油焖大虾,清蒸大闸蟹,土豆烧牛肉,拔丝地瓜,松鼠桂鱼,蒜蓉粉丝扇贝,糖心鲍鱼,海鲜粥。

满满一桌子,只因为听月儿说意涵喜欢吃海鲜,所以特意在系统买了不少海鲜,夏香也趁机学了不少没见过的新菜式。

“意涵多吃点,月儿说你喜欢吃海鲜,我特意多做了几道海鲜。”

李毅凡还亲自为意涵把油焖大虾剥好了,在沾上汤汁放到碗里,糖心鲍鱼也是用刀叉一片一片切好在喂给意涵,一开始意涵还不好意思,但确实敌不过李毅凡就只好放弃了。

“李郎的厨艺果然是精湛,自己从未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

“意涵放心,咱们成亲之后,天天吃,顿顿吃”

李毅凡张口闭口的成亲,夫人,弄得还没过门的意涵娇羞不已。

饭后,李毅凡还特意准备了饭后甜点,冰激凌,吃到嘴里冰冰凉凉,非常舒爽,意涵一整天都在惊讶和震惊中度过。

之前一直在担心自己这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夫君是什么样的人,长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性格,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担忧了,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天色渐暗,李毅凡将意涵爱吃的一些东西装满了马车之后,亲自把人送回长安县。

“意涵,我一定早日娶你过门,到时候,你想去哪就去哪,我一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乖乖在家等我哦”

分别时,李毅凡悄声说着自己的诺言,意涵听闻后,感动得一塌糊涂。

——

李家村会议室。

“诸位都坐吧,今儿是咱们第一次见面,以后见多了,大家就了解我了,不用怕我”

此时李毅凡坐在会议桌上,召开了封爵后的第一次管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李家村村长,各工坊负责人,还有新封地的两个村子的村长。

其他都是老人也了解自己东家的性格,相对放得比较开,主要是新加入的两个村子的村长比较拘束,第一次接触,还不是很了解李毅凡的风格,因为在这个时代,作为主人的李毅凡,对他们是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即便是杀了,最多也就是交点罚款罢了。

“两位先自我介绍一下吧,让大家都认识认识。”

“东家好,我是张家村张四”

“东家好,各位好,我是桃花村村长吴用,初次见面,以后烦请各位多多关照。”

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用不管谈吐还是行为举止都更像个读书人,而张四就是个老老实实的庄稼汉。

“吴用你读过书?”

“回少爷,读过几年”

吴用刚坐下,就见少爷在提问自己,赶忙又站起来回道。

“可有功名在身?”

“不曾有功名在身”

说到这里吴用心里也是一阵无奈,不是自己考不上,主要是这几年战乱,朝廷根本就没有组织科举。

“坐吧,今天例行会议,就几位老人先汇报吧,也让两位新加入的村长,学习学习”

“那还是我先来吧。前段时间土豆和红薯丰收,产量远远超过了前期的预算,二百亩地总收了三千四百余石”

吴用和张四听到这里,就像见了鬼一样,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李阿三却不管两人,继续道。

“昨天长安县县令奉皇命来村里沟通关于整个长安县推广红薯和土豆的事,根据少爷的指示咱们也是全力配合,除了咱们自己留种以外全部交给长安县,官府也会按照市场进行购买。还有就是按照以往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地里也种不了什么东西,但是之前少爷说的可以在冬天种植的大棚技术,不知今年是否要在村里推广,请少爷指示”

李阿三简单明了的汇报完所负责的农耕工作,等待少爷的下一步指示。

“春香已经完全掌握了大棚技术,所以为了增加大家的收入,我决定今年就开展大棚技术,因为冬季缺乏绿菜,所以大棚主要以为绿菜种植为主,春香作为总负责人,各村长全力协助。”

“陛下可亲自验证”

李平安对儿子的东西充满了信心。

“好,摆架御花园”

李世民率领满朝文武来到了御花园,一路上不明缘由的太监宫女,哪见过这种症状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亲自来拉,哪位爱卿愿意扶犁”

“臣来”

程咬金上奏不行,其他事却非常积极。

李世民亲自套上曲辕犁,憋住一口气,准备用力来拉动曲辕犁。没想到的是,还没怎么用劲,犁就开始动起来,而且非常轻巧顺滑,一点也不像之前的犁那么费力且难用。

这玩意儿就好似有瘾一样,李世民已经犁了快一亩地了,好像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群臣站在太阳下,就这么晒着,也不敢多嘴。

“哈哈哈,痛快,痛快”

终于尽兴了,一把扔下犁绳,出了一身大汗的李世民仿佛是蒸了桑拿一般,全身毛孔都在呼吸,特别畅快。

李世民虽然不是农民出生,但是关注民情的他,每年都会在春种的时候,亲自耕地起带头作用,所以对曲辕犁也有很明显的对比认知。

“这曲辕犁比以前的直犁至少能提升五倍效率,哈哈。果然是个好宝贝。”

群臣再次震惊,意思就是大唐的耕地至少会翻五倍?大唐从来都不缺少耕地,缺的是劳动力,以前人力有限,只能靠耕牛,但是耕牛更是稀少,稀少到什么程度呢,贵族杀死一个奴隶罚的款,都比不上死一头耕牛所需要缴纳的罚款,可见耕牛的稀少,和大唐对耕地的渴望。

但是现在一切都解决了,先是有了高产的土豆和红薯,现在又有了曲辕犁,简直就是天助大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