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东汉风云
第四章:无力回天(旧版)

三说奇国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灵帝在登基后,三方势力就朝政大权进行过争夺,但不是三方混战,而是二打一,这次是陈蕃(士人)和窦武(外戚)私下里联合起来对付宦官。

可惜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便惨遭泄露,宦官们得知后立刻连夜召集人手进行反击,陈蕃、窦武等人匆忙应对,但已为时已晚,最终全军覆没。很明显在执行力上,士人和外戚跟宦官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不久之后,宦官们发现,即便他们把窦武、陈藩那帮人消灭后,好像并没有起到什么震慑作用,士人们依旧前仆后继的跟他们对着干,对于这点必须给予沉痛打击,于是第二次“党锢之祸”来袭。

宦官在恒帝时期发起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当时一共抓捕了二百余人,里面有地方官,有读书的学生,还有朝廷官员,但由于在审讯中牵扯出了很多宦官子弟,本着事情闹大,自己这边逃不掉的原则,宦官们干脆顺水推舟,做个好人,劝说恒帝释放了这些党人。

这次流程跟第一次差不多,但效果比第一次要更好,这次一共抓捕了七百多名党人,其中处死一百多人,其余的不是流放就是免官或者监禁。当然平日里有私人恩怨的,宦官们也趁此机会公报私仇,一并逮捕。士人集团欲哭无泪,只得暂且修生养息,等待时机予以反击。

难道灵帝就不管吗?在我看来,不是不管,而是没空。

灵帝为了能更好的陶冶情操,下令建造了一座名叫“西园”的宫殿,供自己日常消遣娱乐。但玩着玩着没多久灵帝就发现不好玩了,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钱,毕竟材料、人工、吃喝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没钱怎么搞?

那段时间,灵帝整日愁眉苦脸,嘴里还常常念叨恒帝花得太多,不知道留点给他,于是摆在他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能赚到钱,后来在母亲董太后和手下的建议下,最终决定,通过卖官来实现。

怎么卖?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年薪四百石的官,那就要花四百万钱来买,二千石的官是就要二千万钱来买,意思就是卖官的价格是官员年收入的一万倍。真可谓是一本万利。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视同仁,富人大手一挥,想买什么官直接交钱就行。但穷人就不一样了,想买没钱怎么办?这个朝廷也考虑到了,允许你先上任,之后有钱在补上,当然价钱嘛可就要翻倍了,毕竟你是先上车后补票,多出的那部分就相当于是利息了。

但并不是所有官都能买到,比如三公九卿这种等级的高官就不能,一旦公开售卖,不但有损皇家形象,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可对于灵帝来说,万物皆可卖,

唯独皇帝不能卖,为此他专门想出一招,明面上不声张,暗地里悄悄卖,找来周围的宦官、奶妈充当自己的销售员,规定卿卖五百万钱一个,公可卖一千万钱一个,相对而言,要比公开售卖的更加便宜,一旦交完钱,第二天灵帝就上朝宣布任命,从不拖延。估计需求量大,后面还拓展了新业务:卖关内侯(世袭制),五百万钱一个。正所谓明码标价、你情我愿、童叟无欺是也。

卖官贩爵一经推出,生意异常火爆,为此灵帝专门在西园里建造了一个仓库用来存钱。有钱了,自然可以玩得更潇洒了,除了在西园里加大投入建设以外,灵帝在后宫中还修建了许多商铺,这倒不是为了准备创业,其目的只是为了体验一下老百姓在民间集市买卖的感觉。看到主子玩得不亦乐乎,一向阿谀逢迎宦官们自然也迎合而上,不仅送给灵帝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于他们来说,哄好皇帝,天下就是我们的。

此时的东汉王朝在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早已变得腐朽不堪,就如同一块朽木,经不起任何雕琢,只期待能够维持现状平稳前进,但现实往往总是残酷的。

毁灭的开始

灵帝在卖官卖到手软的同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买到官的人上任后要做什么?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他们而言,目前还不是点火的时候,搜刮民脂民膏才是首要任务,毕竟花出去的总得想办法挣回来,至于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还是以后再说吧。

于是他们带着手下去往农民家里,却发现家家户户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也都是老弱病残,本着能收一点是一点心态,从大到国家兴亡,小到支援地方一通演讲,意思很简单:该交钱了。可这家人双手一摊,表示实在没有。官员们不信,下令抄家,结果不仅啥都没抄到还弄得自己灰头土脸。

其实他们来晚了,这些年宦官的贪污受贿,边疆的连年战争,沉重的赋税早已把百姓压榨得入不敷出,加上又遇全国大旱导致颗粒无收,彻底磨灭了他们的最后一丝希望,于是农民逃荒的景象在各地纷纷上演,他们大都赤裸着身体,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渴了喝泥水,饿了啃树皮,沿途乞讨,忍受着别人鄙视的目光苟且偷生。而这户人家不是不逃,实在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只能坐地等死。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如今腐败不堪的东汉王朝,许多人都想站出来帮忙改变现状,可此时的东汉就像一坨烂泥,实在扶不上墙,所以忙碌了一阵大多都放弃了。这些都被钜鹿人张角看在眼里,他清楚要想改变现状难如登天,只有推到重建方才可行,于是他历经十余年的准备,利用道教为原型创立了“太平道”,招来了那些走投无路的农民。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几十万农民在张角的带领下,头戴黄巾,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对东汉王朝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结局虽然和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都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卷土重来,在今后的二十多年里如同于附蛆之骨般侵蚀着这个王朝。

此时的曹操因讨伐颍川黄巾军有功,被提拔为济南国相(今山东济南市),放到现在来说也是个省部级的官,管理区域也不再是局限于一县之内,而是郡国(国等于郡)内所有的县,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在曹操没到任前,济南郡国内情况大概是这样的,本地官员和地方权贵,分工明确,你违法,我包庇,互相巴结、报团取暖、相敬如宾、不亦乐乎。在共同压榨老百姓的问题上还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当时各郡流行“面子工程”:修建祠堂,济南的官员也不甘弱于人后,前前后后一共修了六百多座,成功登顶祠堂数量榜首,在他们看来,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我们就要比别人多,至于费用和建造的事儿,那就只能麻烦一下老百姓了。

结果曹操到任后,一口气便罢免了辖区内八个县官,拿出了在当年做洛阳北部尉的气势,该抓的抓,该打的打,一时间是鬼哭狼嚎惨叫连连,没被抓的罪犯也立刻放下手头工作仓皇出逃,毕竟要是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同时曹操还发现这里的祠堂建得有点多,本以为祭奠的是什么重要人物,稍加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西汉时期的刘章,把今朝的钱花在前朝人的身上,简直不可理喻,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郡国内的祠堂拆的一个不剩。

曹国相大刀阔斧进行整顿的同时,权贵们也没坐以待毙,本着共同致富的理念准备带你一起发财,不领情也就算了,还制裁我们,既然这样,那就怪不得我们了,纷纷联合起来发动家族在朝中的力量向上举报曹操,一时间弹劾曹操的奏折满天飞。

京城的风声没多久便传到了曹操耳朵里,造成如今的现状无非就是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要想改变很简单,选择顺从和依附,跟那些人狼狈为奸,朝廷那边的弹劾自然会烟消云散,唯一的不好就是要违背原则,所以曹操不愿意,即便暂时的委曲求全也做不到。

但时移事易,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十多年的官场生涯让他从锋芒毕露变得成熟稳重,做事前总要经过深思熟虑,曹操担心的不是自己,反正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可难保他们不会对自己家族动手,为了以防万一,曹操选择暂避锋芒,主动辞去了济南相的职位,请求回到宫中做个值班警卫,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一切从头再来。

意思我认输,但我依旧不会向你们妥协,选择回去踏踏实实当个保安,济南相爱谁谁做,可即便这点要求朝廷那边也不同意,他们想法是:以前您老在洛阳当北部尉的时候闹出的动静还不够大吗?好不容易把你调出去,现在又要回来,保不齐将来还要跟我们对着干。最终决定把他调往东郡做太守,国相和太守算是平级,没升没降,只不过是找了个地方重新发展,从旁人看来这个结果已是最好不过了。

可这回轮到曹操不干了,我放弃本来就是为了眼不净心不烦,避免和那些人发生冲突,现在调到东郡,我还是会跟他们对着干的,结果不依旧没变?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找个借口放弃做官,回家享受生活去了。

但总有少数人理解曹操的想法,知道他这样做是迫于无奈,于是他们为曹操谋了个议郎的闲差,言外之意就是先回来,等后面有机会再说。但曹操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议郎又不是没当过,无非就是混日子,在哪混不是混?还不如在家的逍遥自在,最终拒绝了朝廷的任命。

但上天注定不会让他清闲下去。东汉在战胜黄巾军后,并没有起到什么威慑作用,反而是掀起了一股起义热潮,天下各地纷纷组队发动叛乱,一时间朝廷应接不暇,招兵买马补充兵源的同时,还紧急任命征召了许多将领前来带队,在家隐居的曹操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对朝廷有着诸多不满,但当曹操拿到诏书的那一刻起,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领命出发,只因心中为国效力的想法一直未曾改变,这次他被任命为都尉,负责守卫边境郡县。

由于曹操主管的是边防工作,不再像以前需要管地方上杂七杂八的事情,跟豪强权贵们的摩擦自然变少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曹操现在的手下不在是以往那些混日子的文职人员,而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只要大脑转得过弯,都不会主动招惹他,所以双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没人敢惹曹操,但却有人想跟他合作,而且一旦成功,封官拜爵、位列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不在话下,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曹操想都没想就表示了拒绝,他虽对朝廷不满,但还没到那种绝望的地步。因为他们想做的,是自古以来无数人想做而不敢做,且成功率极低的事情——废掉当朝皇帝,简称“谋反”。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曹操清楚此事一旦失败,将来是要整个家族的脑袋(灭族)来还的。

相较于儿子的大起大落,父亲曹嵩在朝廷可谓混得风生水,由于自我表现良好外加灵帝对他爹印象还不错,先后被提拔为大司农、大鸿胪,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官至九卿,但曹嵩并不满足于此,随后卖官政策的出台,给予了他再进一步的希望,用这些年攒下的积蓄曹嵩买下了太尉一职,位列三公。老子高升,自然没忘了在边境风吹日晒的儿子曹操,很快便动用关系,把曹操调回了京城,升迁为了典军校尉。

外面烽火连天,皇宫安静如常,东汉这家公司经营成如今的这幅样子,跟现任老板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但我们的汉灵帝同志此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多年的西园享乐早已毁坏了他的身体,现在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虽然他曾经试图拯救过,但结果摆在那里,所以历史注定要让他背负上昏君的头衔永久流传。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