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成圣后,抢了政哥入群名额
第三十九章 这话该不会是你瞎编的吧(旧版)

封神小喵

武侠 |  传统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赵辰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一幕。

赵高方才的小动作他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呢?

只是没有在意罢了。

可是老爹竟然也这样,这就有些不合适了,你不是霸道,高冷的秦皇吗?

这是做什么,注意形象啊喂!

只是,赵辰心里还是蛮爽的。

能让未来的千古一帝如此,他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跑题了。

继续。

“儒家说完了,接下来是法家,法家的宗旨是什么?

以战止战!只有消灭所有列国,才有机会建立一个真正和平的国家,否则“和平”只是梦而已。墨家虽然反战,但也有一个观点,就是“断指以求全身”,“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家的这个天下包括的是所有列国,是整个九州,他们想要兴天下,就必须把阻扰天下兴盛的障碍铲除。这也是秦墨支持和帮助大秦研发高科技武器的原因,也是我为何要公输家和墨家臣服的根本原因。

想必老爹已经体验到公输家制造武器带来的便利了吧!”

闻言,嬴政点点头,这倒也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大秦军队战斗力与先前相比简直呈几何倍增长。

“从东周诸侯兴起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各大国家都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下,所以他们渴望的是生存之路,强国之道。

这也是为什么儒家在战国是根本不被人所理睬的,因为儒家思想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带来问题。

这也是为何孔圣周游列国没有说服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法家不同,法家的“耕战”就是根据当时的需要,以强国为首要目的,而这“耕”与“战”都是激发全体国民的最好方式。“耕”,多劳多得,百姓受益,国家受益。

“战”,国民富贵途径,国家战力也强大。

当时的大秦是七大战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且四面受敌,必须快速积聚国力,所以需要执行力超强,上令下达,而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是有抵触的,在这种时刻,必须得清除有碍于改革的不利思想,所以商鞅强调,禁止阅读《诗》《书》。

这些其实都是周朝时期的一些行政方法与礼乐规范,也就是说,是一部古老的执政书籍记录,它早不适用于当时的战国,所以这类书,也是有害无益。

在这就是“重农抑商”,老爹你认为商人的本质是什么?”

“利益,图利,他们唯利是图,特别注重的就是物质利益。只要利益足够,他们甚至可以践踏道德和法律。”

“没错,正是如此。”

赵辰无比赞同的点点头。

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眼光独到。

“我大秦的变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隐秘,大秦当时是封锁一切对外消息,完全脱离与六国缠斗。

暗自变法,要不然,他国难不成无动于衷,等待你们变法成功吗?

恐怕他们早就不惜一切手段扼杀了。

韩】国就是因为攻齐一战,使魏国警觉。

致使韩】国变法没能完全。

所以商鞅为了杜绝消息的走漏,禁止秦人经商,而他国的商人,只允许他们在规定范围内,同秦国的官员交易,也就是说由国家出面与六国商人交易,然后国家再由官方销售给国民,隔绝商人之间的交流,走漏消息。

变法成功后的大秦,定都咸阳,立即吸引大量六国商人入驻,咸阳也成为了与齐国临淄,魏国安邑等同级的商业大都市。

而吕不韦这么一个大商人选择了大秦,说明大秦并不鄙视商人,只是对商人加以控制,谨防泄露国家机密而已。

儒家根本就看不透其中玄机,而只看表面原因。

商鞅的变法是非常具有兵家策略的,先走哪一步都考虑得非常清楚。

走错一步,变法就告失败。”

“不错,商君确实是一代奇人。”

“法家还有一点和儒墨道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双赢。

儒家是站在为统治者的角度看问题,儒家认为只要君王的作为好了,那么人民自然得利。

这是一种没有站在人民的利益角度看问题的想法,所以不具备可操作性。

墨家是站在底层平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墨家的一整套理论都是强调老百姓怎么能获得人权与利益。

但是他极度的打压了贵族与君王的利益,要知道君王与贵族是当时的权利核心者,他们掌握着国家的命脉。

完全不顾及他们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来支持呢?

道家则是小国寡民的思想去治国,讲究大家都少点贪欲,自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

大家各行其是,不要强加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自然就没有矛盾。

但实际上,强者必然支配弱者,利益是绝对会产生冲突。

单靠强调人清心寡欲是毫无意义的。

法家想到的就是“双赢”!一个社会的稳步发展,绝不是一方打到另一方就能成功的。

简单的举个例子,如果一部法律完全照顾底层民众利益,而忽视老板,那么这些老板不能得到利益,他们何必花精力去统治百姓?

不如个人做点小生意算了,这样一来,商业停滞,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去,想买的买不到,甚至商人也不需要劳工为他们工作,那么很多人失去工作保障,这样一来一个国家就失去了活力,这样的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矣。

所以一个制度一定要是双赢,而不能只考虑一方。

如何才能到达“双赢”呢?

君主的利益是什么?

直白点,国家强大,不受外敌侵犯,臣子与人民不犯上作乱。

贵族的利益呢?

君王不无故杀人,自己能获得人民创造的更多利益回报。

而人民的利益呢?

就是温饱解决,不再因战乱流离失所,有更好的生活空间。

怎么才能让君主、臣子、人民达成一个共识呢?那就是制定符合多方利益的“制度”

所以,法家思想的治国原则:顺时而变,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顺时而变,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嬴政再次呢喃一句。

“辰儿,这句话孤怎么没有听说过,法家有这样的原则吗?孤怎么不知道,该不会是编的吧!”

“额……………”

没有吗?

应该有吧!!

算了不想了,就算没有,今天之后他也有了。

PS:继续求鲜花,求数据!求鲜花,求数据!求鲜花,求数据!求鲜花,求数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