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死谏,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第四章 天下第一奏疏《鸣冤疏》!(旧版)

差不多小生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本就已经慢慢平复情绪的朱元璋,也是眯眼若有所思的回头盯着这位尚书大人。

翟善也是再次小声的说道:

“皇上,这小子敢公然辱骂皇上,说明他压根就没有在乎自己的生死!”

“如果您现在真的砍了他,那可能就正好中了他的计策。”

“您想想,如果现在真的当着众人的面,杀了此子,那么不是正好让他有了面对皇权,依然不惧,不畏生死的青名吗?”

“这是多少言官一辈子都想要追求的最高荣誉啊,能够进谏忠言被皇帝斩杀,这就是名留青史的最好途径啊。”

“皇上您可不是昏君,更不是纣王那样的暴君,面对忠言,您一定可以仿效唐宗宋祖那样,虚心接纳啊。”

“忠言逆耳,当然也不是全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元璋也是听到翟善的话之后,完全冷静下来。

如果说刚才第一时间听到傅英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让他非常愤怒,片刻之间就想给这小子五马分尸之刑。

那么现在经过自己的强行压制,还有翟善的进言,他就彻底释怀了。

...

翟善说的没错,如果现在就直接当着众人之面,斩杀傅英,那么这小子一定会被作为大明魏徵,名留青史。

但是自己却会成为不喜欢听谏言的独夫暴君,遗臭万年。

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皇帝,他的心气不输于秦皇汉武,他不想遗臭万年,更不想落得暴君的下场。

所以他现在需要更慎重的对待傅英。

对于压根不在乎自己生死的人而言,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声誉。

好,既然你在乎声誉,那咱就成全你。

让你好好的说道说道,反正蓝玉案一年前,咱亲自裁决的结果。

现在不管说什么,都不可能翻供。

这样到时候,咱再杀你全家,不光是可以平复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更是可以让史书上口诛笔伐,你这种为了博取清誉使用肮脏手段的人,根本就是小人所为!

完全冷静下来的朱元璋,则是从容淡然的冲着蒋瓛说道:

“蒋瓛,你们好生看护着他,等到他写完鸣冤书之后,就呈递给咱看!”

“如果他真的有冤屈,咱替他做主,还他公道!”

“如果他没有冤屈,咱也替他做主,诛他十族!”

说着朱元璋就领着文武百官,再次折回到奉天殿。

朱元璋压根就不在乎傅英鸣冤书到底会如何写,对于他来说,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单纯的摆个姿态给众人看看,他还是一个好皇帝而已。

随后这位洪武帝就带着众人径直离开了天牢!

.......

领命之后的蒋瓛,则是直接示意众多锦衣卫把傅英完全包围起来,并且按照朱元璋的要求,给了傅英笔墨纸砚。

“臭小子,刚才你污蔑圣上,亵渎天恩,本该当场处死。”

“但皇上念你救父心切,而且敢手持大诰鸣冤,是个有骨气的热血男儿,那你就好好写写傅家到底还有什么冤屈?”

“刚才圣上的话你也听到了,如果你们傅家真的有冤屈,可以赦免。”

“但是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诛十族!”

傅英刚才的话,说白了,就等于是指着朱元璋的鼻子,在骂他,为了能够保证朱家的大明江山,无所不用其极的制造冤案,诛杀功勋。

面对蒋瓛的警告,傅英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小子,不要想着故弄玄虚,如果你写不出来,我现在就可以当场把你乱刀砍死!”

反倒是傅友德,看着自己这个还在挣扎的大儿子,无奈叹息道:

“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你现在做这些又是何必呢?”

傅友德当然非常清楚,现在朱元璋之所以要对他赶尽杀绝的真正用意。

当初这位洪武帝能够不管百官和言官劝谏,一意孤行发动蓝玉案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位皇帝的心思到底有多狠辣。

为了能够给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这位洪武帝真的是煞费苦心,连自己的圣贤之名都不要了。

傅英也是第一时间就听出来,自己老父亲的话里有话。

但他现在还不能告诉这位便宜老爹,自己是穿越之人,而且拥有系统,可以逆天改命。

因为说太多,恐怕老爹只会把他当做神经病,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所以最后傅英也只是淡然的笑了笑回应道:

“父亲,放心吧,儿子自有分寸!”

傅英看着远去的朱元璋和众多文武百官的身影,他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自己以前读过的多数忠臣给皇帝的经典上疏。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锁定了,海瑞的号称天下一疏的《治安疏》。

海瑞,海青天,又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直臣!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导致纲纪松懈败坏,朝廷买官卖官,民不聊生。

所有人都在忽悠嘉靖,包括他自己也开始PUA自己。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嘉者,家也。

靖者,净也。

嘉靖嘉靖,家家净也!

就是在这种时刻,海润不顾个人生死,抬棺死谏,写下了天下第一疏《治安疏》!

这一刻,傅英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治安疏》的名言警句。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资所知也!”

“君子危明主,忧治世!”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

对比嘉靖的所作所为,再对比洪武帝朱元璋的所作所为。

两人不愧都是老朱家的人,可以说是一脉相传。

如果说朱元璋没有一意孤行,发动蓝玉案。

或许后续就不会有什么靖难之役,更不会有土木堡之战!

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命数!

傅英不想卷入大明天子夺嫡之争,更不想参与削藩国策之中。

他只是想单纯的代入到于谦,代入到海瑞,替好不容易从元末战乱之中恢复过来的大明百姓,说些公道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虽然朱元璋号称是对于老百姓最好的皇帝,但是他很多国策在后世看来,依然充满着各种弊端。

如果没有他这些所谓的英明国策,或许大明国运还能更加的长隆。

就是它了。

想通一切之后,傅英当即提笔,开始奋笔疾书。

这一刻,融合了于谦人物模板的傅英,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的治安疏,让他下笔如有神助。

《鸣冤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