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死谏,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第三十四章 蓝玉案的真正目的!(旧版)

差不多小生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元璋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他的眼神却再次冷冽起来。

不过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他竟然开始莫名的有些期待,傅英接下来的回应。

虽然说昨天在看到《鸣冤疏》,第一反应是愤怒无比,但现在经过公审之后,他忽然觉得,好像傅英的一些话,并不是完全的无的放矢。

奏疏里面很多话,仔细想过之后,反倒是真的如傅英所说,是忠臣谏言。

只不过傅英只是在奏疏里面指出来朱元璋的错误,但是却没有说明改造之法。

朱元璋天生王者直觉告诉他,这个傅英既然能够提出来这些错误之处,那一定有相对的解决之道。

所以这位洪武帝,反倒是现在慢慢的对这个傅英,已经产生了惜才之心。

有那么一瞬间,这位上位者,甚至觉得好像可以赦免傅英不死。

将来说不定还能够辅佐皇圣孙朱允炆,成为一位好皇帝。

但是这种念头转瞬即逝,因为朱元璋现在还不确定,傅英到底会不会因为蓝玉案的事情,跟他这位大明最高掌权者,彻底翻脸。

朱元璋还需要继续试探,这个少年郎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方孝孺面对傅英的挑衅,并没有愤怒,甚至连表情都丝毫未变。

这就是将来能够成大事的人,不管面对任何突发情况,依然镇定自若。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还请小傅将军指教!”

方孝孺面对傅英的反问,不但没有失态发怒,反倒是非常诚恳的回应道。

傅英也是若有所思的再次对视了一眼这位,大明天下读书人典范,嘴角微微上扬起来。

有意思。

事情正在逐渐变得有意思起来。

虽然说方孝孺在辅佐朱允炆治国这件事情上,做的没有那么好。

但是后来面对燕王朱棣要求写檄文却能够怒骂,这位被后世尊为永乐大帝的朱棣,导致方家被诛十族。

不为其他,就单单说这位方先生的气节,就值得让人尊敬。

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盛赞方孝孺,恐怕更多不是基于他的学识,而是这位方儒生做人做事的原则吧。

立德立功立言,方孝孺至少做到了立德!

傅英面对方孝孺的请教,清了清嗓子,没有任何绕弯,直接了当的说道:

“关于分封藩王制度为什么会是亡国之策,我已经在奏疏里面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管是秦王暴虐,导致西安府民怨沸腾,还是晋王无道等等,藩王宗室弟子在各个封地的胡作非为,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

“想必皇上和诸位大臣,应该内心都有数。”

“我现在更想说的是,关于方先生说大明各个藩王是大明守护神,这方面我来说一下。”

“不可否认,皇上分封各位皇子,镇守边疆,的确起到了防御大明安全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藩王们的镇守,才能够让大明境内国泰民安!”

“但是刚才方先生引经据典的时候,却故意说漏了一些东西,我来补充一下。”

“你提出来不管是魏晋时代,还是大宋,都因为没有分封藩王制度,才导致灭国!”

“那我现在想问先生和诸位一句,后面晋朝的八王之乱,进而导致的五胡乱华,差点让华夏民族断子绝孙,又当何解?”

“强如大汉,施行了分封藩王制度,后来不是照样依然有七王之乱。”

“如果不是大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这样的仁义,不对,这样勉强算起来是仁君的君王,可能大汉王朝也会因为七王之乱,直接断了传承吧?”

“如今陛下恩威并重,众多藩王不敢有异心,但是大明其他后世君王,可有这个能力镇压得住这些分封藩王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刚才还颇为得意的朱允炆和方孝孺,两人忍不住的眉头开始紧皱。

朱元璋也是眉头微微皱起,没想到傅英这小子,伶牙俐齿,机敏程度竟然会到如此程度。

不得不说,之前多少还真的有点小瞧这小子了。

当然朱允炆听到这里的时候,脸色就明显变得不太对劲。

虽然傅英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他,但现在却好像字字句句都不离他。

说白了,在傅英的眼中,他这位人人称赞的大明好圣孙,担当不起大明的重任。

更继承不了洪武帝朱元璋的传承。

不为其他,就单单这些勋贵武将,他就没有自信能够很好的驾驭,所以才会有蓝玉案。

但凡他能够有父皇朱标一半的手段和能力,恐怕蓝玉和傅友德等人,不但不会成为威胁他皇位的存在,反倒是会成为大明的柱国之臣。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朱允炆能够掌控和驾驭蓝玉等功勋武将的基础之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