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死谏,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第二章 推翻蓝玉案!(旧版)

差不多小生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一位身穿黄色龙袍的老者,缓缓的踱步到傅英所在的牢狱面前。

虽然只是一位迟暮的老者,但是整个人一举一动之间,尽显帝皇霸气!

整个人的气势,渊渟岳峙,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位不怒自威,身穿龙袍的老者,正是如今大明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谁也没想到这位洪武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天牢里面!

“惟学,你我君臣一场,咱来亲自送送你。”

朱元璋话音刚落,几名小太监,就鱼贯而出,端着食盒,把各种各样的美食平铺在监牢面前。

傅英身旁一直面无神色,冷漠之极,披头散发的老者,忽然幽幽开口道:

“朱元璋,不用在这里跟我假惺惺演君臣惺惺相惜这一套。”

到了这一刻,傅友德也知道朱元璋必杀他的决心,丝毫不再掩饰自己对于这位当场上位者的厌恶。

朱元璋面对傅友德的怒骂,神色未变,只是幽幽的长舒一口气,叹气道:

“唉,惟学,何必呢?”

就在这个时候,傅英则是率先径直的来到朱元璋面前,冷幽幽的说道:

“臣傅英,要为傅家上下一百三十七口人,鸣冤进谏!”

随着傅英开口,一直神色未变的洪武帝,终于忍不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眉头紧皱。

“傅友德谋逆一案,已经经过三司会审以及圣上裁决,乱臣贼子,休得无理取闹!”

洪武帝身旁的大太监直接大声呵斥道。

朱元璋也没有打算再理会傅英,示意众人准备离开。

在这位洪武帝看来,傅友德大儿子,纯粹就是在做无用功!

这种临死之前还在不断喊冤屈的官员,见的太多太多。

结果傅英面对不理会自己的洪武帝,冷幽幽的笑道:

“微臣敢问陛下,你究竟是要做残忍暴虐的独夫暴君,还是想要当名留青史的千古一帝?”

本来打算径直离开的洪武帝,脸色铁青的转身,一旁的大太监云更是声色俱厉的再次呵斥道:

“大胆贼子,休得胡言乱语!”

反到时候朱元璋饶有兴致的摆手制止,若有所思的眯眼笑道:

“小家伙,你的意思是咱要不给你鸣冤,咱就是独夫暴君?”

“可是就算你鸣冤,你们傅家通敌叛国一案已经盖棺定论,死局已定,无法更改!”

傅英则是盯着这位大明的洪武帝幽幽笑了起来。

“怎么?”

“难道说陛下害怕了吗?”

朱元璋则是若有所思的径直踱步到傅英面前,冷幽幽的说道:

“咱怕?”

“咱怕什么?”

“当然是怕微臣鸣冤成功,推翻蓝玉案!”

结果朱元璋瞬间哈哈大笑起来,随着这位洪武帝的大笑,其他人也都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实在是荒谬之极!”

傅英则是没有说话,而是径直的从角落里面拿出来了一本大诰!

“陛下,可认得此物?”

正在嘲笑傅英脑回路不正常的洪武帝和一帮官员,瞬间停止了笑意!

大诰乃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亲创,是搜集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罪犯的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广泛散发,大明子民人手一份。

只不过很多老百姓是目不识丁,也压根不认识字,所以就算是有大诰,也不可能完全能够看懂。

朱元璋为了保证能够让大诰深入人心,他又专门想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民间王二犯了罪,应该处以极刑,县官也已经定罪,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衙役们能够在王二的家中,找到一本《大诰》!

那么就要恭喜王二,如果本来判的流放,他就可以不用流放,而是回牢房坐牢。

如果是杀头的罪,那么就能够捡回一条命。

如果说王二家里面没有《大诰》,那不好意思,直接完蛋。

就算是判了流放,衙役也会当场直接把他脑袋给咔嚓掉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家里面有这本书,那么就说明是懂得法律,可以理解。

这种行为,放到现在怎么看,都好像是知法犯法,然后应该罪加一等。

但是偏偏在洪武年间,就是这么神奇而又离谱的规定!

后来《大诰》还成为了老百姓举报贪官污吏,有蒙冤之灾,求门无路的情况下,便可以手持《大诰》,前往京师,直接告御状!

沿途各个府衙,看到手持《大诰》者,不得阻拦,还要免费解决吃喝和交通问题。

如果胆敢有人阻拦,那么当官的不但是要处死,更是会被株连九族!

所以换句话说,《大诰》就是老百姓的护身符。

当然如果最后查清楚,是故意用《大诰》来混淆视听,也是会被株连九族!

手持《大诰》,来到京师之后,就需要敲击皇城门外的登闻鼓。

登闻鼓响,朱元璋就需要亲自受理。

这是他自己为了维护老百姓,亲自定下来的规矩。

只不过这种措施,历朝历代都有,但很多时候,都只是摆设。

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那些高高在上的为官者,都是官官相护。

但是只有朱元璋,却实实在在的把这项措施,变成了现实。

只不过大明建国初期,很多老百姓对于朱元璋这个政策,多少还是非常不相信的。

后来朱元璋就决定要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一个榜样。

正好就在这个时候,苏州府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平日受到当地献礼顾英的迫害。

他便联合兄弟素人,帮了为害一方的顾英,然后手持《大诰》,进京告御状。

朱元璋非常开心,不但是直接砍了顾英的脑袋,更是赏赐陈寿六二十锭银钞,大量丝绸,然后还全国通报。

这个陈寿六就是朱元璋要给大明国树立的典范。

朱元璋对于陈寿六也是夸赞道:

其陈寿六其不伟矣?

陈寿六也是成为了古往今来,第一位因为反贪受到全国性表彰的平民。

自此之后,大明子民才意识到原来真的可以进京告御状,《大诰》真的有用。

在洪武年间,有很长一度时间,很多贪官,都不是言官弹劾举报,而是由老百姓手持《大诰》告御状被抓捕。

朱元璋也是每次遇到贪官,贪六十两以上者,就直接砍头,根本不商量。

《大诰》也是深得大明子民看重!

现在手持《大诰》的傅英,等于是直接拿到了朱元璋亲赏赐,比丹书铁券还要厉害的尚方宝剑。

此刻这位洪武帝看着自己亲自制定的《大诰》出现在傅英手中,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恍惚。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