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开局悟性逆天
56:朱元璋的试探(旧版)

我会拧螺丝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56:朱元璋的试探

应天府的百姓瞧见,属于日月商会的人马,用大量的马车,装满了银子,往皇城送去。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向来讲究财不外露,低调行事。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招惹他人嫉妒,或者惹到权势极其厉害的人物,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这日月商会是谁的呀?俺看他们这三个月忙忙碌碌,一只都是在做运输生意,怎赚这么多的?这怕有上百万两把吧?”

“听说呀,这日月商会背后,是有燕王的份子!这不,分红就往皇城运输了,燕王这段时间可不就是住在皇城内!”

“这日月商户因为信誉好,大批的船家加入他们。自从蒲家倒了,皇帝将大批官员抄家砍头,就再没人敢招惹日月商会,听说这商会已经占据了整个江南的船运生意,你说怎能不赚?”

“真是活该人赚这么多钱,就连小老儿我,也在日月商会的带领下,赚了不少呢!”

“......”

百姓讨论的热火朝天,此时的朝廷却是极其的忙碌。

皇后的生日,即将举行的科举,以及安南的挑衅,却是凑到了一起。

本来今日朝会,是要对即将到来的科举进行讨论,南方却来了急报,广西思明府状告安南脱、峒二县再度侵扰永平,朱元璋对此勃然大怒。

“诸卿且说说,这安南屡教不改,是认为朕的大明好欺负吗?”

奉天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去岁,安南便清扰永平,朕便将其朝贡退还,以作警示,这些人却不知悔改,该当如何?”

朱元璋其实内心很憋屈,要知道大明的国策乃是北伐,自他登基以来,对北方蒙元旧廷的讨伐便从未停止过。

再加上大明立国才仅仅十五年,国家百姓方才从战争的阴影中好转出来,实在是经不起折腾。

为了不侵扰百姓的生活,他都已经采取士兵子给自足的方式,对北方进行讨伐了。

如今再想对安南用兵,其实是有心无力。

并且,安南地形复杂多毒障,大明士兵进入其中,恐怕还未作战便会大批的倒下。

所以,对安南出兵,纯粹就是出力不讨好。

这一点,是朝中上下的共识。

群臣心中也纳闷啊,去岁皇帝还说忍一忍这安南,怎么今日听见安南挑衅的消息却坐不住了呢?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其实是朱元璋的试探。

自打结束对朱棣的模拟,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

这段时间内,他一直密切关注着那道人朱雄的动作。

朱元璋本以为这人会有动作的,谁曾想,此人两个月内,待在清风观一步不出,愣是让他心里直痒痒,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总不能直接找上那朱雄,说你给咱拿来那新式的武器,以及亩产千斤的粮食吧?

先不说怎么跟那朱雄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就是皇帝的尊严,也不允许他这样去做的。

之所以在这大朝会上开口,是因为大朝会,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儿,只要是人在应天府,理论上都是要参加朝会的。

更别说,那朱雄还是大明的诚意伯,想必此人应该就在华盖殿内。

朱元璋在群臣中巡视一圈,却没能找到那朱雄的身影。

“人呢?”

朱元璋有些纳闷。

过了一会,他才想到,似朱雄这般‘幸进之臣’一般是没资格进奉天殿的。

然而,朱元璋的眼神,却让底下的群臣紧张了起来。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打定注意要干那安南了?

这可不行,那安南地方穷且山多,那地方的人又不得教化,生性疲懒。

大明拿下安南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要搭进去不少粮食与钱财,凭空消耗国力!

再者,拿下了安南是不是需要官员去教化?

咱大明的儒生怎么能去那般毒虫猛兽剧多的野蛮之地?不行,绝对不行!

但面对朱元璋的威严,一时间没人敢出来反对。

一众文臣将目光投向李善长,却瞧见他们的李公此时眼观鼻、鼻观心,显然是不想参与其中。

李善长自然不可能参与其中,因为皇帝的疑心病是越来越重了,他怎么敢随意妄言?

前段时间,皇帝一言决断,让那朱雄成了诚意伯,这分明就是拿刘基不当回事,更是对他们这群开国功臣的警示!

这意思不是很明显,你们别太嚣张,就连诚意伯咱都能随意赐给一个八岁少年,你们那些个公侯算什么?

李善长对此感到心寒,但也不觉得意外,他觉得这才是皇帝的秉性,没什么好说的。

很显然,这仗是不可能打的,皇帝知道,群臣也知道。

那为何皇帝会发问?这里面显然有坑啊!

所以这个时候,朱元璋不开口问,李善长是打定注意不出这个头的。

见李善长不为所动,群臣将目光投向户部尚书郭允道以及兵部尚书唐铎任。

意思很明显,皇帝问如何,这事儿该你们二部大员顶上了!

谁知,这二位尚书同样的神游天外,对群臣的目光直接无视。显然是打定注意,皇帝不问到他们头上,他们就绝对不发表意见。

皇帝问如何,百官之首李善长明哲保身,不作言语,还可以理解。

可与打仗相关的户部、兵部尚书也一言不发,看起来离谱,其实很正常。

且不论朱元璋在各大政务上,向来乾坤独断。

更多的,是这些尚书们,也没那个本事。

历史上,洪武一朝的尚书更迭极为频繁。

因为担任这些尚书的人选,大多都是在民间颇具贤名。

空有贤名的人,一般在都没什么大的建树,此时不敢发言,也实属正常。

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竟没有一个文臣出来说话。

反倒是武将们跳的欢快,打仗好啊,打仗他们才能建功立业!

霎时间,奉天殿成了武将们的菜市场,人人请战。

前段时间,蓝玉在云南立功,他们可是眼红的紧呢!

朱元璋的本意不过是试探,他也没指望这些文臣能说些什么。

那朱雄不在殿内,武将的请战络绎不绝,让他很是烦躁。

见皇帝皱眉,旁边的宦官当即扯着嗓子喊道:“肃静!!”

奉天殿顿时安静下来,文武百官的眼神落在朱元璋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诚意伯,朱雄何在?”

听见这话,群臣皆惊。

皇帝找那幸进之臣干什么?难道此事还要与那小道士商量不成?

一时间,群臣心思各异。

他们知道这朱雄圣眷正隆,却未曾料到,这家伙竟然如此被皇帝看好?

听说......重开科举,就有这人的功劳?

知道那朱雄第一时间不在殿中,朱元璋的心思,便起了异样。

那朱雄肯定是知道他的身份的,但接下来朱雄来到殿中的表现如何,朱元璋很好奇。

是惊慌?还是惶恐?亦或者是装模作样表现出惊讶?

想着接下来那朱雄的表现,朱元璋面色玩味,让人琢磨不透。

文武百官看见朱元璋的表情,顿时将头颅低下,不敢再看。

因为......每当皇帝露出这种表情,便总会有人倒霉。

想来那诚意伯,恐怕是要倒霉了。

那些决定在退朝后,再去钟山清风观好好拜访的人,纷纷歇了心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