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开局悟性逆天
36:朱元璋:短短几句话,就让国力稍有提升?(旧版)

我会拧螺丝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36:朱元璋:短短几句话,就让国力稍有提升?

见朱元璋急了,朱雄英心里窃笑不止。

与其说老爷子的国策错了,其实更多的是环境问题。

朱元璋定下的国策,都是针对大明初立,其实很多决策,都是十分高明的。

他就是故意这样说,气一气老爷子罢了。

“言归正传。”朱雄英笑道:“方才我说到,皇帝的国策有问题,这其实是不对的。”

切,这人还是怂了!

一旁的侍卫与宦官心惊胆战,生怕皇帝一个暴怒,迁怒到他们身上。

可此时见朱雄英换了说法,他们心中又莫名的觉得失落。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朱雄英改变说法,而心情变好。

他最讨厌的,便是那蛇鼠两端的人,此人此刻所言,正好撞到了他的忌讳。

察觉到朱元璋皱眉,朱雄英不紧不慢道:“因为很多东西,都是要结合环境去分析的。”

“就比如士农工商,百姓不得征召不能随意流动,都快速的稳定了大明初定的天下。”

“可长此以往,便会造成阶级固化,官员士绅、农民匠户,都会陷入疯狂的内卷当中。”

“到那时候,天下注定会变成富者连田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细数历朝历代王朝末年,大多逃不过此宿命,反派不是士绅,便是世家豪门。”

这些问题,朱元璋自然是思考过的,但关键问题所在,便在于此事无解。

不管他怎么设想,王朝末年,终究还是会走到如此境地的。

毕竟,土地就那么多,想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依靠士绅。

而人又多有贪欲,朱元璋深知指望人心不靠谱,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在捉摸着怎么让这群人感到忌惮,不敢肆意妄为。

见朱雄英说到这个问题,朱元璋便问道:“那你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这话,朱雄英嘴角勾起了笑容。

他的本意,就是想要让老爷子重开科举。

一旦开了科举,自己就有了操作的空间。

“首先,是思想问题。”朱雄英缓缓说道:“读书人,向来只知道理,不知道一件事情为何是这样,所以,我们要要求读书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乃是后心学集大成者。

朱元璋还好,他本身是农民出声,学习儒学的目的,是搞清楚臣子在想什么。

但朱标就不同了,听见知行合一这几个字,当场愣在原地。

他学习儒家很久了。

可以说,儒家的经典奥义,朱标基本上都明白。

冷不丁的听见朱雄英的说法,顿时愣在原地,这是被吓到了。

这是因为朱标只是明白儒家奥义,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

若换做是一个大儒,此刻怕是已经道心破碎,世界观重组。

但......这并不妨碍朱标觉得朱雄英很厉害。

“所谓知行合一,你们就当是一个道理,其意思其实很简单,此处暂且不提。”

朱雄英不急不忙道:“再来说说内卷的问题,中华大地很大,就算到了王朝末年,也有很多荒地闲置,却无人去开荒。”

“这其中,就涉及到王朝各方面的原因,相信两位比我更懂,在此我就不赘述了。”

朱元璋与朱标自然懂王朝末年面临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史书上记载大多是皇帝昏庸。

可现实真的如此吗?

并不是。

归根结底,是因为整个王朝都腐烂了,自上而下的革新,只会遭受庞大的阻力。

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自下而上的进行!

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然后稳定百年,再次变得腐朽。

如此,循环而已。

所以......朱元璋和朱标对此人接下来的说法很好奇。

天下这么些年,聪明人也不少,但面对这个情况,几乎无人能够去解决。

“提高生产力,并改变现有的结构组成,让天下人都可以有出路!”

听见改变现有的结构,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朱雄英一眼,但也没太在意。

他问道:“提高生产力是什么意思?”

朱雄英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提高生产力,便是以极少的人从事农业,便可养活亿亿人!”

“不可能!就算粮食产量再高,可吏治不行,一切皆是枉然。”朱标摇头道:“一旦官员士绅贪腐,百姓该穷困的还是会穷困,所以朝廷是否圣明,才是最重要的。”

被朱标反驳,朱雄英反而笑了,“所以,读书人的思想需要去改变,要让他们知道,这世界上不仅有圣贤书,还有广袤的天地,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朱元璋与朱标不同的点在于,朱标还在思考方法的可行性,而朱元璋已经在思考怎么做了。

于是,朱元璋问道,“想要开始改变,从那一点开始着手?”

“重开科举!”见老爷子这么上道,朱雄英笑道:“科举乃是利器,朝廷掌握科举利器,就能让读书人们按照朝廷的思路去走。”

“届时,再有人解放他们的思想,终究是会越来越好的。”

“总之,现在重开科举,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最快速的效果,便是能使天下读书人归心!”

至于其他,朱雄英懒得讲那么细。

反正日子还长,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的改变一切了。

这一点,自然是不可能跟朱元璋和朱标讲的。

“行了。”朱元璋道:“你讲的很好,咱会将你推荐给皇帝的。”

就在这时,朱元璋的系统来了提示。

【初步接触改变王朝固有结局的办法,国力稍有增强,签到积分不变。】

朱元璋:“......”

感情这小子说的,大多都是正确的?

但朱雄英讲的太过笼统,只有大方面的说法,没有具体的方针。

既然说开科举,那就开!正好,朱元璋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将马皇后唤了回来,朱元璋一行人选择告辞。

朱雄英则找到朱棣,嘱咐道:“居士,记住了,北方籍贯的人,只要是想上进想读书的人,都行。”

“一定要找来,咱们能否赚钱,就看你了!”

“放心吧!”朱棣把胸脯拍的啪啪作响,“交给俺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