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开局悟性逆天
21:朱元璋:让开,咱要装逼了!(旧版)

我会拧螺丝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21:朱元璋:让开,咱要装逼了!

徐增寿的表情,朱雄英看在眼里,却是不动声色。

这位魏国公府的人,大小便跟朱棣关系好,算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就直接吩咐其做事就行了,何必管他们的想法?

“两位且跟我来。”

朱雄英带着朱棣和徐增寿往屋内走,朱棣见进的是那放火药的屋子,顿时急了,“小神医,俺说你怎么那么轻易答应把火药配方给俺,原来是想做这火药的生意?”

听见这话,徐增寿也被吓了一跳,两个粗大眉毛不停的抽搐。

做火药生意,赚不赚钱不知道,但一定很刑!

“小神医,这生意不能做。”朱棣面容严肃,看着朱雄英道:“若搞这生意,就算俺家是魏国公府,也兜不住啊!”

“想什么呢?”

朱雄英被朱棣一惊一乍吓了一跳,没好气道:“我看起来是那种没脑子的?火药乃国之利器,自然不宜在市场流动,至少此时是不合适的。”

“那就好那就好!”

朱棣憨笑道:“只要小神医不做火药生意,其他的,做什么生意都成!”

朱雄英没说话,默默的走进屋中,取出钱财递给朱棣。

“小神医这是什么意思?”

“拿钱,办事。”

朱雄英没有废话,给朱棣和徐增寿一人一张计划表,开始讲述:“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控制流通的渠道。如今大明,那条渠道最是繁盛?”

“那自然是水运!朝廷单单是受关税,便收不少,可想其繁华程度!”

朱棣看着计划表上面的字,就觉得脑阔痛,索性不看了。

他看向朱雄英道:“小神医说的控制渠道,俺不太明白。这水运确实繁华,但大多已经被商贾占据,其背后的人,也不简单呐。”

朱棣所说情况,朱雄英自然明白。

但他如果想收割天下读书人的韭菜,这水运渠道,就必须加以控制。

而如何在已经被商贾占据的水运中抢的一席之地,朱雄英表示问题不大。

那些个商贾势力再怎么强大,能有自己的背景强大?

在规则内做事,可操作的东西,不要太多!

没有回答朱棣的问题,朱雄英直接说道:“两位拿着这些钱,去收购应天府的船只,有多少收多少,直到用完这些钱财为止。”

“至于收购了船只后做什么,到时候两位自会知道,不会叫你们吃亏的。”

见朱雄英不愿明说,朱棣也不好强行让其解释,只好选择相信,“没问题,俺让俺兄弟这就去办,三天之内,一定把事情办成!”

在朱棣看来,这小神医不做火药相关的东西,便一定会做跟医药相关的生意...

就是做这医药生意,也不需要这么多船只啊。

难道是要搞药材生意?

朱棣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朱雄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一旁的徐增寿则更加迷糊,他家老头子虽然是魏国公,但他自己从未经手过这么多钱财!

上十万两,全部拿去买船,简直是爷见打!

“记住。”朱雄英没管两人怎么想,嘱咐道:“所买船只,无论是大船还是小船,我们都要,除了轻舟。”

“俺记住了。”

“很好。”

朱雄英点头道:“那接下来,就说一下股子分配问题。”

自己创造的东西,朱雄英自然要占据大头,哪怕是一家人,也得明算账。

按照朱雄英的想法,他占据六成,朱元璋占三成,朱棣占据一成。

他也清楚,这般分配,短时间内老爷子肯定不爽,但问题不大。

自己这个大明的合法继承人,多拿一些股份,不是什么大问题。

将自己的想法和朱棣讲了之后,朱棣倒是没在意朱雄英拿多少,“为啥俺只拿一成,俺爹却拿三成?明明俺出的钱多一些。”

“这事儿,居士可以和你爹商量,反正你们是一家人。”

听见这话,朱棣很从心的怂了。

倒是徐增寿不乐意了,他倒不在意赚不赚钱。

但这生意有皇家参与其中,若是自己不参与进来,岂不是大傻子?

“那俺呢?那俺呢?”徐增寿眼巴巴的看着两人,“俺也有钱,能不能给俺一些份子......”

砰!

徐增寿话还没说完,就吃到朱棣的一记板栗,后者骂骂咧咧道:“俺是你大哥,俺都有,还能少了你的?安心办事就是了!”

“哦...”

徐增寿揉了揉脑袋,心里却很开心,他最喜欢和朱棣一起耍,还能让皇帝记住他,一举两得!

朱雄英没管两人之间的打闹,又取出一份火药罐子以及配方统统交给朱棣,嘱托道:“记住,事情一定要放在心上,马虎不得!”

“俺晓得。”

朱棣点头,他抱着罐头,死死拽着配方,重重点头道:“小神医你如此够意思,俺肯定不能马虎。”

见朱棣和徐增寿拿着东西便要走,朱雄英即使拦住,“今岁是洪武十五年,如果我没记错,朝廷科举已经停了近十年了吧......”

小神医关于科举干甚?那帮子文臣儒生,有什么好关注的。

朱棣不解,但还是点头道:“没错,皇帝嫌弃那些科举出身的文臣没有办事经验,不可靠,所以停了这科举。”

闻言,朱雄英点头,他就是确定下内心的想法而已。

如果他没记错,朱元璋老爷子将会在今年有恢复科举的心思,并在洪武十七年公布《科举成式》,从此科举成定式,延续五百多年。

并且,朱雄英还记得,这科举取士,将会在洪武三十年发生大名鼎鼎的南北榜案。

而朱雄英想要收割天下读书人的韭菜,就必须让朝廷赶紧恢复科举。

看来得找个机会,好好劝一下老爷子。

“明白了,两位去吧,免得居士的父亲等得心焦。”

虽然搞不明白这小神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朱棣打心里对文臣没什么好感,所以也不大在意,便急匆匆告辞。

翌日。

文武百官在接到通知后,于武楼前集合。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当京官这么些年,武楼老夫倒是第一次来。”

“谁知道呢,但无需办公,小做休憩,也是不错的。”

“如此懈怠,小心陛下找你麻烦。”

“有李公在,何须担心。”

“......”

文臣们各聚成一团,小心翼翼的讨论着。

其中,还有御史准备弹劾朱棣。

而早早得到一些消息的武将们,则眼神中满是激动的期待着皇帝的到来。

不多时,朱元璋抵达,群臣山呼万岁。

不用上工,还能公然摸鱼,从古至今人类都是欢喜的,所以这万岁也喊得比往日大声了些。

朱元璋很高兴,让文武百官起身,随后笑道:“今日唤诸卿前来,是有国之利器让你们看看。”

这话顿时勾起了文臣百官的好奇心。

国之利器?

还有什么东西,能是我们这群老油子没见识过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