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开国大业
第七章 陈王受挫(旧版)

津水卧龙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陈胜派出的东南西北四路大军进展并不顺利。

在占领陈县之前就被派往向东发展的葛婴起初进展顺利,在连续打下五个县城后,一直往东占领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因为不知道陈胜已经自立为“楚王”,犯了目无领导、不请示汇报的错误,他在东城擅自立一个叫“襄强”的为楚王,犯了领导的大忌。后来闻悉陈胜已立为楚王,就亡羊补牢,杀了襄强返回陈县报告,可惜为时已晚,陈胜仍然将葛婴杀了。

吴广一路杀到荥阳城下,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负责防守荥阳,他坚守不出,一时和吴广形成僵持局面,使吴广西进受阻。

被陈胜派去打南阳,攻武关的宋留也还没有打下南阳。

周文一路开始发展得不错,势如破竹,横扫淮河、黄河流域,并且突破函谷关,直指咸阳,沿途归附者不计其数,短短几十天,已经发展为战车千辆,士卒几十万的庞大的军队。他们前进到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驻扎了下来,准备进攻咸阳,在那里,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周市向北进军到狄县(今山东高青县)时,狄县原来的齐国王族田儋和他从弟田荣、田横已经杀死狄县令,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见周市带兵来了,反过来进攻周市。周市被他们打败,退回到魏地,继续在故魏地发展。

南路率军攻略九江郡的邓宗后来怎么样了?不知道,因为他在史书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说陈胜派他去攻略九江郡,从此再也找不到关于他和他的军队的任何信息。几乎可以肯定是战死或者逃亡了,如果发展壮大了,不可能会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发展的最好的一路应该算张耳、陈馀这一路了。

武臣、张耳、陈馀领兵渡过黄河到达赵地后,沿途各县人们纷纷来投,队伍一下就发展到了几万人,武臣号称为“武信君”。大军接连攻下故赵国的十几个城池。

当他们快打到范阳县(今河北省定兴县)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叫蒯通的范阳人,蒯通原名蒯彻,因为和西汉汉武帝重名,要避讳,史书上便都将他的名字改为蒯通。

早在战国时期,有一类靠嘴巴吃饭的游说之士,可以叫他们“说客”或者“说士”,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混得风生水起,持“合纵”“连横”之说的苏秦、张仪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当然,能做说客的都是聪明人。

蒯通就是一个说客,虽然在战国时代没有找到施展身手的机会,但他在楚汉之际找到了用武之地。

他趁武臣他们攻取赵地的机会,第一次施展了他的游说功夫。

蒯通找到了范阳县令徐公,先自我介绍,故弄玄虚:“我是您治下的一个普通百姓,名叫蒯通,我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向您表示哀悼。但是,我又要祝贺您因为见到我而获得生路。”

徐公看到起义军兵临城下,心里正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呢,见来了个敢说这样大话的人,一下被唬住了,问道:“我为什么就要死了呢?”

蒯通接着吓他一下,攻破他的心理防线,以便自己掌握主动权:“您做县令已十多年了,杀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受您害的人太多了,想杀您的人也太多了,之所以你还没有被杀死,是因为那些想找你报仇的人害怕秦朝的法律。现在天下大乱,秦朝的政令得不到贯彻执行,那些恨你的人马上就会争先恐后地把刀刺到您的身上报仇雪恨,所以你死定了。”

徐公一听顿时吓得半死,庆幸蒯通还说了下半句,连忙问:“那您又为什么祝贺我得到先生您就获得生路呢?”

蒯通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他的计策:“本人不才,武信君已经派人来找我做他的顾问了,我现在要去会见他,如果我这样劝说他:‘您要战胜敌人才能取得土地,攻破城池然后才占领它,不仅代价很大,而且很危险。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战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送个信就能够平定千里土地,你要听吗?’他一定会问:‘你的策略是什么?’我就趁机回答说:‘范阳县令本应整顿他的军队,守卫城池,奋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贪婪而喜欢富贵,所以想向您投降。如果您不给首先向您投降的人恩惠,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首先投降却被杀,我们可千万不能投降’。他们一定会据城坚守,您将难以攻取。我为您打算,不如用车子迎接范阳县令,让他在燕、赵一带驰骋炫耀。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先投降而获得富贵’。他们一定会竞相投降,这就是我所说的送个信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

徐公一听,真是投降有门,富贵有望,连连拜谢,然后准备车马送蒯通前去见武臣。蒯通就用这些话劝说武臣,武臣一听同样大喜,然后就用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以侯印迎接徐公。正如蒯通所料,燕、赵一带听说了此事后,有三十多座城投降武臣。

游说之士,一是要聪明,可以抓住人心中最在意、最重要的根本利益,在敌对阵营之间两边讨好,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二是要有不怕死的勇气,不怕一言不当人头落地。

他们的话,有可能比千军万马更管用,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让人在困境中寻得生路、贫困中求得富贵。从这个角度来说,蒯通以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说客。

就这样,武臣、张耳、陈馀几乎平定了所有赵国的土地。

陈胜的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弄出这么大动静,秦政府有什么反应呢?准确的说,秦政府是有反应的,但由于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导致秦政府错过了最佳的应对时机。

在陈胜起义之后不久,很多郡县的百姓就都苦于秦法的残酷苛刻,争相诛杀当地秦朝长官,响应陈胜。那时就有秦朝中央政府的内廷官员(谒者)从东方归来,把各地反叛的情况奏报给在都城咸阳的胡亥。

胡亥不但蠢,还很浑,他听了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勃然大怒,将谒者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说他妖言惑众。

从这以后,从各地回来的官员,胡亥向他们询问情况,他们便回答说各地的盗贼不过是鼠窃狗偷之辈,郡守、郡尉正在追捕他们,并且已经全部抓获,不要担忧这个了,皇上您该干嘛干嘛吧。胡亥听了正合心意,每次都会心情很好,那些汇报的官员自然得表扬了。

如果你觉得秦二世胡亥的行为很可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三观应该还算很正。但也提醒你,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他,因为胡亥这样的领导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而我们自己也许就是上面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要么一根筋说直话挨骂受罚,要么说领导喜欢的话受表扬,要么你就是那个领导。

对这样的领导,如果你要说真话,那么你可能会成为青史留名的忠臣,但会像上面第一个谒者一样除了会死得快,还会死得冤,而且你的正直诚实在当时不但不会得到承认,还会变为很多人嘲讽的对象。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当那位领导对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都变得毫无价值时,你的正直才会为包括那个领导在内的人们所知。你可以选择说真话这条路,也可以选择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收起自己的正义和良心,奉承领导,从而得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这条路。两条路没有对错之分,选哪条在于自己的价值取向。

一些有抱负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选择随波逐流,阿谀奉承这条路,就像下面这位叔孙通先生一样。

叔孙通,薛县(在今山东滕州市)人。秦朝时为待诏博士,所谓“博士”就是精通《诗》、《书》、《礼》、《乐》等经学的读书人。待诏,意思是等待诏命,官名。

陈胜起兵时,叔孙通还是一个普通儒生。秦二世召博士和各儒生问话:“楚地的戊卒攻下蕲县并进入了陈县,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

三十多个博士和儒生都发扬先秦儒家的风骨,忠于君主,一根筋地说真话:这是谋反,罪在不赦,请陛下赶快发兵攻打叛军。

胡亥听了大怒,正要发火,叔孙通向前一步,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今天下为秦朝一家,我们拆毁了城池,销毁了兵器,向天下表明不再使用,就肯定不会要打仗了。况且有贤明的君主在上,法律政令推行于下,官吏人人尽职,人们都爱着我们朝廷,怎么会有造反叛乱的人呢!这些人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何足挂齿,郡守、尉现正在捕杀他们,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秦二世听了立马转怒为喜,很高兴,觉得真是找到了知音。

然后胡亥逐一问每一个儒生,命令将说造反是造反的人记下来,罢免官职,并交给法官审讯受罚。而赏赐给说造反不是造反的叔孙通二十匹帛,衣服一套,拜他为博士。

叔孙通出来后和其他儒生返回学馆,其他的儒生们问他:“你为什么要说那样阿谀逢迎的话呢?”不错,这确实和先秦儒家的为实现儒家理想而无所畏惧的风骨不合。

在战国时期,忠、勇、信等道德被全社会视为一种美德,在贵族、门客、游侠中尤为流行,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为忠、为义而死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含儒家)和后世儒家的典型区别之一。也就是说,那时候很多人为了保持自己的骨气是不怕死的。所以,请不要一说到古代中国就说什么奴隶、封建社会,人们没有坚定的信仰。在某些方面,我们在他们面前没有资格产生优越感。

那叔孙通是怎么解释他这种令人唾弃的行为呢,他回答说:“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不这样做,就也要受罚,也不能脱离虎口。”

他和别的儒生一样,也想有坚定的信仰,只是他认为活命更加重要而已。

接着他逃回了家乡薛县,薛县这时已归降“张楚”了。

在这件事中,叔孙通见风使舵、灵活多变的行事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以后我们还将在他身上多次见到这种风格。

当周文的大军兵临咸阳城下时,胡亥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那些臣子口中的偷鸡摸狗之徒怎么突然变为十几万大军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任何准备,甚至不能派出军队出去抵挡一阵,因为无兵可派。当然,面对这种局面,他不会检讨自己哪做错了,而是又向别人问了一个他经常问的问题:怎么办?

还好,他周围也不全是饭桶,少府章邯献上了一计:“盗贼已兵临城下,人多势强,现在征调附近的军队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赦免在骊山服徭役的役夫,把他们武装起来,倒是可以组织起来去迎击叛军。”“少府”这个官职本来是掌管收税的,章邯少府看来对收人也有一套。

胡亥一听,心想有人出主意就不错了,暂且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于是下令大赦天下,派章邯去赦免骊山的刑徒,并将他们组织成军队,去攻打楚军。

周文毕竟军事才能有限,并且临时编成的几十万人的管理确实不容易,他被章邯带领的刑徒打败了,周文只好向东撤退。

对陈胜来说,周文的失败是一个转折点,对其他几路军队的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他部队的士气,导致都开始走下坡路。而更要命的是,有的见陈胜自己已经没有了多少军事实力,就不再听他号令了,开始另立山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