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星海:落地飞船炸了
第二十一章 第一块钢板(旧版)

行走星球

科幻 |  星际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很难升温是一回事,不能升温又是另一回事,最起码这个小高炉还能够提升温度,而在一个小时后,这些矿石也终于被融成了铁水。

抹了抹头上的热汗,郝云将模具固定好之后缓缓打开浇筑口阀门,随着阀门打开,赤红色的铁水缓缓流入到了铸造台中。

翻滚的铁水被注入金属板模中,水泵在此刻运作,远远不断的河水经过简单的过滤后被送入水箱,水箱里的滤网会进行二次过滤以将微小的砂石剔除。

而连接着大水箱的液泵会将这些处理过的河水送入水管中,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将会被转入喷头,最后被喷向已经初步冷却的钢板。

RD-3指导设计的水冷系统并没有什么技术难点,金属板模具主体的内壁周围开有腔体,这些腔体通过多个通孔与主体的内部连通,其下方中间还固接有箱体,而且箱体分别与腔体和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

水流的喷射会完全覆盖钢板,从而避免钢板因为局部降温速度的不同导致材料发生形变,或者产生质量问题。

水冷淬火只是冷却钢板的第一步,这种冷却方式虽然可以很快将金属的温度降下来,但同样的,因为过快的冷却速度材料会比较脆,如果直接使用会比较容易开裂。

通常情况下,水冷淬火过后会在进行一次油冷淬火,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塑型后的内应力,减少开裂几率。

但是他可没有这个条件用油淬火,开玩笑,他自己吃的油都不够用还要拿去给大批量生产的钢板淬火?

好吧,也不能说不够用,至少极光号厨房里存的几吨油够他自己一个人吃一辈子的,但是郝云总是感觉用食用油淬火太浪费。

不能油淬没关系,郝云仍然可以通过回火的方式减小钢板的内应力降低脆性,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钢材的硬度,但是却可以大大提高其韧性。

按下电钮,模具自动打开并朝侧方倾斜,在重力的影响下已经成型的钢板顺着传送带被送入机械吊臂中卡好,在电机的驱动下,吊臂缓缓提升高度将钢板送入回火炉中。

在炉子里,钢板将会经受500度的高温考验,回火将让它变得更加强大,待处理完成之后它将成为一块可堪大用的钢板。

过了一个半小时,这块长宽1m厚2cm重达157kg并经过了冷却的钢板终于被传送带送到了中转储物箱中。

中转储物箱的被简单设计成了1.5立方米类似于普通枪械弹匣的结构,只不过储物箱的下方是液压杆,这四根液压杆总共可以抬起14吨重的东西。

在工作状态下,每当有回火完成的钢板被送入起重平台,传送带尽头处的计数器都会以2为上限进行一次计数。

当计数器数到2时会升起挡板以防过量运载导致推杆在运作时被新运过来的铁板撞到,当临时储物箱里的障碍传感器侦测不到障碍物时才会‘通知’计数器重新计数。

而起重平台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会自主测量当前物品的重量,并根据当前重量主动根据设定好的数值下降平台的高度。

位于角落里的障碍传感器侦测到障碍物的时候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优先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让起重平台运作,如果没有,那么障碍传感器会命令中转储物箱侧方的推杆启动一次推进,推进过后传感器重置。

加工好的粗糙钢板被推杆推到机械抛光台上,抛光台的计数器配合顶端的障碍传感器确认钢板被推入并卡好之后会在计数的同时激活机械抛光机。

抛光机被激活后会立刻升起挡板防止新的钢板再进入,而这个挡板升起时障碍处理器会暂停当前工作,并等待挡板收起后继续执行上一条指令。

这个抛光机可能是郝云在异星制造的最复杂的机器了,它的抛光器是一个长达1米的滚轮,这个滚轮表面附着了大量从极光号加工台上弄来的金刚石粉末。

当抛光机被激活时,这个滚轮会以1800rpm(每分钟转速)从头到尾的将粗糙的钢板表面打磨的跟镜面一样。

抛光滚轮到头了之后机器会对钢板进行一次转动并再次抛光,程序共执行五次,五次执行完毕后滚轮会复位,当滚轮复位完成后挡板才会下降,而打磨完成的钢板已经被送入了储藏箱之中。

整套加工冶炼方案只需要郝云去搬个煤炭并浇筑钢板,其它的包括冶炼炉和回火炉的加料全部都可以自动完成。

不过即便是这样自动化程度仍然不够,郝云可没那个功夫去自己亲自一块一块的浇筑钢板,他最多只能够接受挖矿运货而已。

至于让RD-3留在这里...他压根就没起过这个年头。

可是,怎么样才能够让工厂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呢?

郝云伸手抚摸着光滑还带着温热的钢板望向四周,当他看到RD-3的时候眼睛一亮,对啊,虽然RD-3留在这里不行,但是造个新的机器人不就可以了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