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
第38章 常朝之始(旧版)

素笔书生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一天,吕布特意的起了一个大早。

嗯,差不多是凌晨两点多就起床的那种。

没办法,得要提前准备,去参加今天的常朝。

要知道,他身上那一系列,被董卓许诺的官职也好,爵位也罢,可都还没有正式的落实。

所以,这一次的朝会,才是吕布真正得到这些奖励的时刻。

所谓常朝,又称外朝、日朝。

每五日一朝。

这是从汉朝的孝宣皇帝开始,就逐渐形成的制度。

当然,自汉代历代皇帝逐渐加强尚书台的职权后,常朝便只是臣子对皇帝进行的例行朝见,一般不会讨论什么重大机要的国事。

只会在朝会之后,由皇帝召集亲信官员在宣室进行召开小朝会的商议机密,又称内朝。

不过,即便如此。

皇帝也需要是在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后世时间的凌晨五点到七点。

而参与朝会的大臣们,自然要更早准备。

一般是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也就是凌晨的三点到五点。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上一次朝,有多么的折腾人。

好在,吕布如今身体邦邦硬。

熬夜通宵什么的,都完全不虚。

更别说,只是一个早起了。

相比较后世因为加班熬夜,弱不禁风的弱鸡身体,对于自己的这副健硕的身躯,吕布可以说是不要太满意了。

要被封侯的他,应该能够算得上今天的小半个主角,自然也要好好打扮一下,得体不失仪态。

秦汉两代,都习惯用冠、佩和绶来区分官员品秩和职能。

通俗的说法,就是文玄武绯。

文官多半戴进贤冠,穿玄色朝服。

以冠上梁的数目,区分等级。

武官则是戴武弁冠,穿绯色朝服。

比较特殊的,还有侍中戴貂蝉冠。

在殿旁敲礼钟的乐人,则是要配戴建华冠,舞人佩戴方山冠。

还有诸如宫殿门吏、仆射戴鹊尾冠,殿门卫士戴樊哙冠等等。

入乡随俗的吕布,也给自己置办了一套绯色朝服。

伴随着金色的阳光洒落大地。

早已经等候多时的众人,开始陆续排着队伍。

吕布也不做什么超乎常人的举动,默默的混入一群握住笏板的人群当中。

一起从崇贤门进入。

再一次的步入诺大的德阳殿。

黑压压的文武百官,开始依次走上台阶。

依照汉制,无论大朝抑或常朝,文武百官都得先在殿前两侧的走廊上等待。

只有待的三声钟响之后,方可上殿。

吕布拍了拍身上的露水。

环顾四周,一个个大臣们,也都是带着满身的朝露水汽。

清风微凉,还是有点冷的。

除了吕布这种身强体壮的武将外,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等候着上殿的钟声响起。

大朝,是皇帝先入殿等候群臣。

常朝,则是群臣先入殿等候皇帝。

三声钟响过后,德阳殿内便传出皇帝升座奏乐的声音。

然后,再是一声高声的叫喊:“吉时到,陛下临朝。”

按照官爵高低,整齐有序的立于朝堂台阶的左右两侧。

所有人,都是要进殿脱鞋的。

只有少数几个三公级别的大佬,才能穿上袜子。

正如《仪礼·燕礼》中所说那样:升自西阶,东楹之东,请彻俎,公许。告于宾,宾北面取俎以出。膳宰彻公俎,降自阼阶以东。卿、大夫皆降,东面北上。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说屦(脱鞋),升就席。公以宾及卿、大夫皆坐,乃安。

这些,都是宫中的规矩。

光脚,那是要表示尊敬。

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上朝,都是要光脚的,有地位的官员,才可以“袜而登席”。

这个时候,臣子上殿觐见皇帝,那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不能带任何武器。

不然就是存在有弑君的嫌疑,是死罪。

更何况,如今的大汉王朝的主人,还只是一位年仅十岁的少年。

更是需要强调这方面的规定。

德阳殿,作为汉朝北宫的主体宫殿。

也是东汉皇权的象征,地方阔大。

按前堂后室的格局进行建造。

中央的大堂,可作为视事之用,也可以处理政务、发布诏令。

旁边还有另外的小室和小堂,可以单独召见臣子以及宴饮。

后面是皇帝每日休息睡觉的地方,也被称作正室或正处。

待群臣等候之后,暂做休息的小皇帝,就会从正室中出来。

坐于龙椅,开始常朝。

负责礼仪的常侍谒者,分别站在两旁及御前,负责监察朝会礼仪。

此时的他们,齐声传道:“趋!”

文武百官们无论身份地位大小,都将两手下垂合拢。

配合着旁边乐府官员敲击的音乐,低着头小跑至小皇帝的面前,然后依次下跪稽首。

按照礼节,将他们的冠冕靠在手掌上,保持一会时间后,才会缓缓起身。

紧接着,谒者则是依次从大到小,开始向皇帝高唱百官的名爵。

比如“司徒、录尚书事王允,叩见天子。”之类的喊话。

这种朝觐礼节,叫做赞拜宣名。

一般情况下,礼赞官在通报某某官员的时候,要先喊官员的官称,再加官员的名字。

只有在大臣有了“赞拜不名”的特殊待遇后,礼赞官才会只称其官称,而不直呼其名。

“司空到~”

伴随着谒者的声音,大殿外很快就响起了一片铠甲的摩擦声。

文武百官纷纷冷眼目视殿外。

这是…赞拜不名!

什么意思?

董卓,要搞事情?

一时之间,就此现象,敏锐的大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吕布作为知情者,自然清楚今天的董卓要搞一波大动作了。

不过他也不说话。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他只是来领奖励的。

哒哒哒!

只见殿外董卓不慌不忙的,直接大步跨入了大殿内,在文武百官愈发惊怒的目光下,走入殿中。

要知道,当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皇帝尊敬,是不能按正常的步子前行,更不能大摇大摆的迈着方步,像电视里那些官员表现时的那样。

而是,需要快速地走着碎步向前。

碎步,也就是很小的步子。

入朝不趋!

在百官怒目而视下,紧接着又看到的,却是董卓大步行走之中,腰挎宝剑,双脚穿着鞋子!

剑履上殿!

本来这些特权,对于大臣而言,都是一种皇帝对有功之臣,或者是宠爱之臣赐予特殊待遇。

可同样还有一种另外的特殊情况,那就是当权臣野心家势力滔天,权倾朝野,足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

皇帝被迫无奈,不得不给予的特殊待遇。

“臣董卓,拜见陛下。”

董卓那粗犷中带着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

与此同时,在宫殿外,则是同步的响起了一阵阵铠甲摩擦声。

此时外面,都是董卓的亲卫。

今日董卓所作所为,足以令百官为之愤怒,令少年天子为之愤怒。

即便如此,绝大多数人,也只能被迫选择性,忽视董卓的失礼举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如今的皇权威严,已经日薄西山。

两汉以降,护卫宫殿者主要有郎卫和兵卫。

光禄勋率虎贲、羽林、五官等郎官为郎卫。

卫尉率剑戟士为兵卫。

郎卫负责宫殿警卫,保护皇帝和后妃的近身安全。

兵卫负责昼夜徼巡、守卫皇宫。

再加上执金吾巡视京师、护卫仪仗。

北军五校拱卫京城,镇守三辅。

这些犹如一道道保险,组成铜墙铁壁,全方位的保障着皇帝的安全。

可是如今,这些兵马,尽数归降了董卓。

刘协他作为一个年幼的小皇帝。

还是董卓扶持上位的“新帝”。

本身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又哪里来的,能够确保自身地位的力量与话语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