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何雨柱,棒梗是我儿
“门”的风水与格局(旧版)

一日八更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说完王府大门,再来说说广亮大门。

“广亮”,顾名思义,应该是比较宽敞、豁亮的意思,这是相对旁边的小门楼等较矮的院门而言的。

“广亮”的原音是“广梁”,说的是屋顶的大梁很宽广。

既然如此,院门还能小吗?显然,只有官高爵显的人物,或民国以后的军阀商贾们才有可能建造。

为了显眼,大门的这一间要比两边的房屋大一些,有自己的山墙,戗檐上施以砖雕花饰,屋顶加高,墀头墙突出。

广亮,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装饰上:上有数对门簪,下有精致的石鼓门枕,墙面的砖雕,木头上的彩画也无不考究。

大门内外有影壁、屏门,设台阶,一般比地面高出三五寸。

大门两边的内墙上一般抹灰涂白,周边加线脚。

讲究的用竹条或铁棍做骨架,再用水泥沙子堆塑出浮雕花样来。

也有的在上面画壁画,再有的是磨砖对缝、平整光洁的所谓“硬心”

装饰。

广亮大门的屋顶一般不吊顶,后来为了整齐也有加的。

屋脊有两边斜伸的“清水脊”,也有“元宝脊”。

广亮大门的门,立在房屋进深的一半处,一半甚至更多的使用面积留在了门外。

民国后为了治安的考虑,有的在门外加了一层铁栅栏。

广亮大门与王府大门一样,门外也有上马石、拴马桩或拴马石等。

金柱大门所说的“金柱”,就是檐柱以内的柱子。

金柱大门,就是将门框安在金柱上的大门。

在规模上,金柱大门显然比广亮大门要小,门也窄,有的只有半开间。

其他方面如大门的构造、屋顶、雕饰等,均与广亮大门同。

其门洞仅约一步进深,大门道的檐柱上有些装饰,整体上显得比广亮大门轻巧。

与金柱大门相比,蛮子门最大特点是比金柱大门更往外推了一些,几乎就在前檐柱的位置上。

其他方面与金柱大门、广亮大门差不多。

蛮子门的出现,是因为房主的官品不高,至少不能建广亮大门,索性院门外前推到屋檐下头,属于南方来京的官员或居民喜欢的式样。

“蛮子”

是当时北京人对两广及南方偏远地区人员的不尊重的称谓。

《大都》一书中提到过这类街门:“终于,他回到椿树胡同揿着自己家门的电铃了,墙边儿的几棵高树,透着嫩青的芽枝,让风不住地吹荡。

里面噔噔地有人跑着,啪的一声,门上的乳白圆电灯亮了。

那人开了闩,从门隙张望了一下,开了门。

他跨进大院来,发现前面门洞那边没有客人的车马了,电灯也没有开亮。”

这段描述表明,门洞里能停车,自然是因为大门往外推了,这正是金柱大门的特征。

而能照到外面的乳白圆电灯,肯定就在外推的门上头。

这里所描写的,门洞内停车并非妄语。

在老北京,如意门的数量最多,因为这是一般民居用的。

由于数量大,所以如意门的形式也多,可繁可简。

在等级严格的封建社会,有钱无官的人家,建小门不甘心,要建大门。

于是,建成广亮大门的规模,而门却不大。

这样一来,既显得与众不同,但又未越制。

另外,在门楣上大加雕饰,屋顶上出挑,山墙上有完整的镂花装饰。

最高级的用博古、九世同居、狮子绣球、荣华富贵的纹样,中等的用荣华富贵、番草、人物等,而且一般都做成桥或栏杆的样子,显得雍容华贵,又不犯制。

最简单的如意门,只用瓦组成线纹、五花象眼等透空的花纹。

这种大门的门扇减小,只用两扇门簪,石枕为石墩,而非石鼓,开启灵活。

到了民国年间,原有的皇族显贵开始败落,所用宅院陆续出卖。

购买这些住宅的新富们为了遮掩,就在原广亮大门的基础上,在门道内砌墙,门道封在大门口内。

这种由广亮大门改成的如意门不少。

这样的大门,往往在山柱上留下原来装门的槽口痕迹,甚至原有的门不拆,又在外檐下再加一道如意门。

随墙门也叫墙垣门,其特点是无门洞,顺墙开,只占半间或大半间宽度,院门较窄。

小门楼是随墙门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风格上仍追求屋宇的效果。

它有两堵极短的山墙,有屋顶,上做正脊,两头翘起,檐上装饰着花草砖。

所以说,尽管这种形式的院门等级最低,但普通人家也会尽可能地装饰一番。

特别是那墙垣式门楼,与房屋无异。

用瓦片砌成的串串铜钱式样,更显得新颖别致。

《四世同堂》中祁家住的就是这种小门楼,即花墙子门楼。

栅栏门也是随墙门的一种,俗称菱角门,一般用于大宅门的马号。

两根木柱支着横木,上边用一种菱角形的木构件向外出挑,承托着屋顶,门扇是直棂栅栏门。

《大都》一书中,对这种栅栏门的描写曾有几处,这里选有代表性的引述如下:“从米市大街朝西一拐弯,进了胡同,这就到了。

墙外种着四五棵槐树,两树之间留着间隔。

树身外面用粗砖像矮墙似的砌高起来围着它们,砖块当间砌的时候留着透亮的空隙,砖垣上面平圆顶抹了几层光滑硬实的洋灰……铃铛还没住声,忽然大门自动地打开了,马车骨碌碌地奔进门内一条狭长的泥径来。

这两边都是房屋的砖墙……前面是一块空敞的泥地院子,除了西北角的几间屋子,这院子少见的空旷。

玉英带着静山、金妈都下了马车,跨上了四五级台阶,迎面紧掩住的是四扇绿漆油饰的屏门,当中漆了四块斜正方形的红方块儿,油着四个饱满的黑字。”

这一段描述了自进栅栏门到进院的场面,主要是停车场和马号。

这种情景,在八道湾11号院门前,也曾出现过。

那时的这里,并不像今天这样只是一个红砖垒起来的低矮门楼,相反,是一座大栅栏门,临街还有一堵院墙。

院内的空地有半亩大,专用于停车,能停好几辆骡车呢。

空场北面斜对着的才是朱红的正式大门,还有门洞。

据说清末民初时,这种带栅栏门和停车场的大户很多,尤其是王府大门外的空场左右的辕门,也有用栅栏门的。

圆明园式门是清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圆明园式门为代表的洋式院门,也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中。

圆明园式门的产生,源于皇帝在圆明园中建西洋楼,帝王的爱好也引起了王公贵胄的兴趣,纷纷在自己的宅园中建洋式门楼。

如恭王府花园东侧大门的门楼,就是圆明园式门楼中的代表。

这种门在西洋式立柱之上的女儿墙表面做中、西式花饰,或为西洋式花草或为中式文物古董,中西合璧,很有时代特色。

东城交道口南东棉花胡同15号即有一座砖雕拱门。

高4米多,宽2米多,从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及走兽,顶部有朝天栏杆,栏板上雕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拱门外两侧雕有多宝阁,阁内雕着暗八仙等图案。

整个拱门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得当,做工精细,很是罕见。

另外,老北京宅院还有其他形式门。

过去南城一带的胡同里,有些住宅的临街后山墙和其一侧的院门外,还筑一道木板墙,木板墙上再开一个门,叫板子门儿。

木板墙和后山墙之间的空隙,设置厕所和放水桶、垃圾筐等碍眼的东西。

住在板子门里的住户,大多是独门院的富裕人家,有人进出时随手关门,较好地起到了防御作用。

有些民居四合院临街,于是就把临街一面的房屋改成了铺面的房屋做买卖,后面的院子或住家作为加工厂。

北京人称这样的房子为铺面房。

这种铺面房的门往往就是院门,同时还开有旁门或后门。

这也是四合院之门的一种特殊形式。

如意门脸儿如意门是咱京城四合院住宅采用最普及、最常见的一种宅门形式。

如意门属于屋宇式大门中的一种,京北四合院的屋宇式大门还包括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和蛮子门。

旧时,如意门的宅主不像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的宅主那样具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和品级,也不像蛮子门的宅主在经济上有多富裕。

如意门多为一般普通百姓所采用,形制不算太高,进而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

正是基于这一点,宅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状况对如意门门脸儿大加装饰也可素面朝天。

所以说,通过细心观察和耐心研究这些个门脸儿。

可以品味出当时宅主们的生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种闲适的玩趣等。

如意门与其他屋宇式大门的最大区别在于,前檐柱间砌墙,在墙正中位置留出门洞,安装门扇。

门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组“如意”

形状的砖雕,俗称“象鼻枭”

门楣上方安装门簪两个,多刻有“如意”

二字,除了这种锓字类型的门簪,还有素面和雕花类型。

前面提到,如意门门脸儿既可以被修饰的华美无比,也可以做得简朴平淡。

而考究的如意门,最经典最有看头的,还要属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部分的大面积砖雕了。

门楣雕刻大体上有四部分,从下至上依次是挂落、冰盘檐、栏板和望柱。

在它们之上进行雕琢除了华丽美观外,几乎每个部分的图案以及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个带有砖雕的如意门在装饰上也是不尽相同的,令人百看不厌。

例如,东城区盛芳胡同1号为如意门的宅门形式,其挂落部分是以自然花草类题材为装饰,雕有梅、松、牡丹、兰、菊等精美图案。

这种以自然花草类图案为题材再赋予一定的寓意,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惯用手法,也经常被如意门以及其他形式的宅门所广泛使用。

挂落之上为冰盘檐。

冰盘檐分若干层,呈细长条状,砖雕小巧精致,图案样式丰富,一般以花草、锦纹样式居多。

盛芳胡同1号如意门的栏板和望柱,雕以青铜器具、宝鼎、瓶、炉以及博古案等博古图案,构图典雅,书卷气浓厚,给人以高雅脱俗的文化享受。

墀头墙指的是山墙突出檐柱的部分。

这部分的砖雕主要由戗檐、垫花和博缝头组成。

其中,戗檐的雕刻题材最为广泛。

盛芳胡同1号院“延年益寿”

的戗檐砖雕,蝙蝠、团寿、盘长和祥云团抱着“延年益寿”

四个字,刻工十分精美。

垫花分为两种,一种是花篮状垫花,其内常刻有牡丹、太平花等花草图样,而另一种是倒三角形垫花。

如院门为如意门的东城区北竹杆胡同38号俞平伯故居的倒三角形垫花,凤凰栖于牡丹丛中,富贵华丽,寓意吉祥。

戗檐的外侧突出的那部分称之为博缝头,常常刻万事如意、凤凰展翅以及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

如意门除了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的砖雕别具特色外,还有一些构件,如屋脊上的蝎子尾和盘子、门墩儿、大门上的门钹和门包叶、门簪以及门联等,又为如意门增添几分气派和娴雅,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宅主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京北,常采用锓阳字雕的方法把门联刻在如意门和小门楼上,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则无门联,蛮子门也比较少见。

这些门联在形式上主要分为喜庆类、格言类、山水类和行业类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宅主们的信仰、职业、文化涵养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字体多为楷书或隶书。

东城区西总布胡同49号院的如意门几乎没有砖雕修饰,给人一种清纯淡雅之感。

礼士胡同127号如意式宅门,门联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怒,柔曰读史刚曰读经”,此格言类门联表现出宅主的那种以文化滋养性情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品格。

综上所述:这也是老京北的独特建筑风采。

.................................................

PS:作者参考文献写资料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多多支持。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