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茂太爷:开局奉上历史课本
第二章 穿越时空的信息(旧版)

江中一渔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常茂做出一脸无语的表情道:“舅父你有所不知,冯兰那个丫头片子就是在你们这些长辈的面前才装出一副乖巧可爱知书达理的模样,其实私下里最是小心眼儿不过。”

“而且由于冯胜对她无度的宠溺,她对家里的下人更是苛刻,完全就和她老子就是一个德行,要是把这样的人弄回家里,我这辈子还想要有安生日子过吗?”

“要是让我娶她为妻,我还不如待在漠北替皇帝陛下戍边来得快活呢。”

蓝玉把眼一瞪道:“放屁,我大明还没有沦落到用一个国公守边的地步,难道你这辈子还不结婚生子了?”

“小子我实话告诉你,你要是敢生出这样的想法,别怪你舅父我替你死去的爹娘对你行家法。”

常茂立刻笑嘻嘻的说道:“怎么会,外甥刚才不过就是打个比方而已罢了。”

“而且在我的心里已经有看好的小娘子了,我这不就想着来这北征大营之中立下些军功,然后也好求着陛下和皇后娘娘给我找一门合适的亲事嘛。”

蓝玉知道这个小子素来就是个心思花花的性子,但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么个小小的年纪就有看好的姑娘了。

果然是自己姐夫的种,在找女人这方面向来不弱于他人。

一时间他的八卦之心大起,饶有兴趣的问道:“行啊,小小年纪就知道给自己张罗媳妇了,有出息。”

“你和舅父说说,到底是谁家的小姑娘能被你给看上了,你说出来让舅父也给帮着你参详一二。”

正待常茂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帐篷的棉布帘子一掀,一名高大魁梧的中年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一脸冷笑的说道:“本帅倒是也想听听,究竟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入了你郑国公的法眼。”

“为了娶她居然能不顾自身的性命安危,私自跑到我北征大营之中赚取军功来了。”

进来的人五十岁左右,生得魁伟异常,看上去比之蓝玉还要壮硕几分。

偏偏他如此雄壮的体魄却是面貌清癯、颧骨颇高,若是忽略了他的体型,完全就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儒雅之士。

可就是这么一位看似儒雅的人,却是有着大明战神之称的魏国公徐达徐天德,大明军中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此次北伐大军的兵马大元帅。

见到他就这么走了进来,蓝玉有些不满的说道:“大帅,你一个当长辈却偷听晚辈的墙根,这么做有失你大帅的身份吧。”

徐达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你给我闭嘴。”

“要不是这些年你对他一味的骄纵,又怎会养成了他如今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若是他今日一旦于战场之上生出了什么意外的话,别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就是等到了九泉之下,恐怕你也无颜面对你那死去的姐夫和姐姐吧。”

一句话让向来骄纵的蓝玉彻底没了脾气。

虽然他向来对许达也是颇有微词,但这句话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反驳。

今天实在是太险了,如果常茂真在战阵之中发生意外的话,他这个当舅父的这辈子内心都别想再安生了。

对于这位徐天德的脾性常茂也很是了解,别看他表面上斯文儒雅,但绝对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他连忙挣扎着起身,假模假式的行军礼道:“常茂见过大帅。”

徐达有些厌恶的看了他一眼,说实话,这要不是常遇春的亲儿子,朱元璋钦封的郑国公,以他徐达的治军之严,早就让人直接将他拉出去滋养这片青青的大草地了。

自己这北征大军可不是你这个纨绔胡闹的地方。

他冷哼一声道:“你不是我帐下的军士,不必行此军礼。”

常茂有些讪讪的放下了横在胸前的右手,不过很快便调整好心情,一脸认真之色的说道:“如今既知那王保保早有准备,大帅可是打算要撤军了?”

徐达暗自咬了咬牙,要说他戎马一生就没尝过一次败绩,可这次他算是彻彻底底的输了个干净,现在连这个纨绔大少也敢妄言撤退来恶心自己了。

他面色阴沉的开口问道:“你来和我说说,我明军只不过是小败了一场,本帅怎么就必须得撤军了?”

“如果说不出来个所以然了,本帅定要治你一个动摇军心之罪。”

对于这样浅显的语言陷阱常茂自然不会上当。

他可不相信大明的这位军神敢将他这个年仅十三岁的郑国公怎么样,而且他更是没有白痴到打算教徐达如何打仗的程度。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常茂自然也是不慌的,由于之前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对大明的这场败仗他也具备一定的了解。

虽然明朝的史料对这场战役的失利讳莫如深,朱元璋更是将此战当成是大明之耻,但元朝的史料上对这场战役却是有详实的记载,倒是让他在故纸堆中得以一窥此次岭北战役的全貌。

扩廓帖木儿(也就是金大大所著《倚天屠龙记》笔下的赵敏她哥王保保)利用蓝玉和徐达的轻敌之心先行用诱敌深入之计尽力拉长明军的补给线。

后请蒙元的萨满大法师于他事先便布置好的主战场岭北之地降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这才让不可一世的徐达品尝到了这场战役的苦果。

明军因为长途跋涉造成体力不支,再加上对于这样的突发恶劣天气准备不足,因此才酿成此次大败。

说起来此战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大明一方,败了也是自然,此次北伐失利看着倒是与小胡子攻打伏尔加格勒的那次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倒霉在后勤补给线过长和极寒天气的问题之上。

他没有直接回答徐达提出的问题,而是将心中早已打好腹稿的话题说出。

“之前由于不见了我的踪影,因此家里派了许多亲卫出来寻我,直到前一日他才找到了大营之中。”

“根据他的说法,在我们西南不远的地方有一处鞑靼人的大型部落,而从那个部落转向东南一直走便是居廷海,过了亦集乃后距离雁门关就不远了。”

“他就是顺着这个路线寻找到我的,而且据他讲述一路行来倒是也没遇上过蒙元鞑子的主力部队,部落中也大多是些老弱妇孺。”

听了他的话徐达不由心中大动,要知道他现在说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大军后勤得不到补给,对于如此苦寒的天气没有充分准备,以至于将士们身心俱疲无以为继。

现在常茂相当于直接给他找到了一个大军的补给点,并且还画出了一条可以跳出王宝保保自己布置的大口袋的撤军路线。

常茂的这个消息对于徐达来说无疑可称之为雪中送炭,如果真如他说的那样,徐达有信心可以让精锐不失的情况下带着明军返回关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