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过后
第1章(旧版)

聪闻

青春 |  菁菁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天高云淡,一碧万顷,仲夏的骄阳如同火龙一般,吐息灼浪,炙烤整个大地。

距离今年高考结束,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而今天正是张榜之日。一大清早,这个北方的小城就沸腾了起来,如同它闻名遐迩的三个泉眼一般。

今年的大考,是新世纪的第五年;是结束标准分、实行原始分的第四年;是取消应届毕业生加十分福利的第三年;是考试时间从七月份改为六月份考试的第二年;也是某人的最后一次机会。这5-4-3-2-1,这一等差递减数列,犹如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很戏剧化的将我们的主角关联其中,映射出他略带悲剧格调的喜剧人生。

季晓冬这一天起了个大早,但绝非仅仅是因为今天高考成绩放榜而已,而是他在这个暑假里,天天早起。自律,使人崩溃——其实,不自律,也崩溃。

市区里几所高中的大门口,已经早早的聚集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模样的人,不用说,这些一定大都是今年参加高考的生力军以及他们的后援团了。

即使在此之前,绝大部分考生已经打过热线电话或在官方网站上查询成绩了,但也不妨亲自来看榜,毕竟后者比前者多了一种氛围,一份现场的感觉。而同去的家长朋友们,此时的阵势,绝不输于半个月之前,在他们孩子走向考场时,心中那份热切的期待与祝福,和那份拳拳之心。

与大部分考生的情况一样,季晓冬也是提前打过热线电话的。今天去学校看榜,只是为图个热闹而已,毕竟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而且分数看起来也很吉利,666分,真是溜。至于说是,为了通过看榜来确定一下自己成绩在学校中名次的话,那倒不必起个大早,如此沐着朝阳在榜前昂头累眼的找,因为可以过几天回学校的时候,直接找老师要一份统计就行了。

季晓冬早上起来之后,洗漱整理了一番,原本打算出门晨跑一会儿。但是,前脚刚踏出门,后脚却挪不动了——太热了,今天。

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的比往年要早一些,倘若今年你是不蹚这趟“浑水”的局外人,倘若也不看日历,还真以为六月突然消失了,七月直接顺位递补了呢。这个温度,当真的不亏“三大火炉之一”的头衔了。

得了,那就过会儿再说吧,季晓冬决定不急着出门,不晨跑了,留点体力骑车,毕竟家离学校可不算近。早饭之后,在客厅里稍作休息,看了一会电视,新闻上说今天是高考放榜的日子,然后出现了各地放榜的画面,但见镜头下描绘的却如同放粮一般。

季晓冬是不太喜欢人多拥挤的地方的,更何况自己已经知道成绩,去看榜纯粹是去感受一下气氛而已,而且可以见到很多同学,大家聊聊天,然后借这个机会谈谈下一步填报志愿的事情。

待到出门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那么热了,也许是心理暗示吧——去也的去,不去也得去,为什么不往舒服了想?

一路上,从城郊到市区,在行道树树荫的庇护下,再加之单车的速度不算慢,还是比较凉爽的。虽然很期待,恨不得一下子就奔到学校,但是,季晓冬并没有骑到很快、骑到到过速——车速与他内心的激切明显不成正比。这是因为,他考好了。考得好,速度就会慢下来;倘若没考好,或许就车蹬子飞转、车链子抽筋了。原理自行琢磨。

八点一刻——季晓冬偶尔会迟到但不会超过的时间上限——在班主任忍耐的限度内,季晓冬的单车终于戛然而止在学校大门口处。

这时校园里已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这不是夸张,只是得再过一个月。校园的宣传栏上贴着长长的红榜,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在簇拥着、嘈杂着、焦急加兴奋地昂头找寻着。

季晓冬慢慢悠悠的把自行车推进校园,找了个角落停好之后,并没有急着去看榜,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季晓冬在校园里瞎溜达几步,遇到了班上的几位以及其他班里还算熟悉的同学。大家见了面,一上来当然是嘘寒问暖——互相询问成绩了,而此时大家的表现基本就是,成绩满意的喜气洋洋、两眼放光,成绩不理想的顿胸捶足、唉声叹气,这自然是常理。

接着,大家随便聊了几句之后,看过榜的自然是回去了,还没看榜的准备去看榜。季晓冬也准备去榜前凑一凑、挤一挤了,不然,自己是来干嘛的。抬头朝那边望去,忽的感觉看榜的人好像也不是很多了,至少没有之前那么拥挤了,于是就靠了过去。

可是,这长长的一排大红榜,足足得有十多米长呢,该从哪儿看起呢?难道要从头找到尾吗?

当然不是,那可太傻了,时间就是金钱啊,朋友。

季晓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整张红榜前面的人群分布,大致呈两种状况:以从左往右的顺序,前4/5长度的左边部分,和后1/5长度的右边部分。左边这部分,人数占大多数,且以男生居多;右边这部分,人数占比很小,且以女生居多。

是该随大流嘛?不是。

季晓冬想都没想,笑了笑,就往右边直奔而去。

季晓冬可不是登徒子,专往女生堆里扎。而是因为他只扫了一眼,通过观察:他发现左边部分的一些男生,气势有些嚣张、狂妄,顶着一头爱因斯坦式的乱发,表露着老年特斯拉似的笑容,叫嚣着嚷嚷着如同电磁感应般,一个劲的往前挤,一点也不懂得怜香惜玉,把为数不多的女生们挤的是东倒西歪。而反观右边,男生虽然不多,却几乎没有挤的,罗列而立,彬彬有礼,女士优先,举手投足之间惺惺然有上古名士之风,这画面就差配上一个旁白“请,请!”了。

很明显了,这右边的榜上贴的显然是文科班的成绩啊。季晓冬就是文科班的,所以,直奔而去。

也许是直觉,也许是凑巧,其实不是。季晓冬走到榜前,抬头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考号和姓名,就排在这一张大红纸的从上往下数,第二的位置。

666!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是真的好看!真溜!

要说季晓冬他们这一级高三,一共20个班,超过一千名学生,文科班是4个,一共200多位同学。季晓冬自进入高三以来,就没出过班里前五名,还是很稳定的。特别是到了最后拉练模拟考试阶段,三次高考模拟,最好的一次考过班里第二,位列全文科班前十。

而这次,高考,季晓冬的成绩是全年级文科第二,而排在第一的那位同学是隔壁班的,不太熟,只知道是个女生。

也就是说,季晓冬这次成绩在自己班里是排第一的。想不到,这次成绩,是自己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取得的班级第一名,也是最后一次,当然,也是唯一的一次。难得呀。季晓冬对这个成绩还是感到很理想的,对自己的发挥也是很满意的。

其实,早在高考结束之后,季晓冬就觉得自己考的挺不错的,胡乱估算了一下分数,潜意识里觉得应该能在650以上。

之后根据报纸上刊登的原题与答案,凭着印象一对照——客观题记得是很清楚,主观题则是凭着乐观主义往高了打,觉得自己分数差不多在能在650到670之间。

等到打了高考成绩查询热线电话之后,这个666的分数,似乎要比自己预估的成绩要高一些,也似乎感觉要比自己之前拉练的情况要好一些。应该说,自己在高考中发挥的很不错,甚至有一点超常发挥了,原因有二:一是考卷上题目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得心应手,二是自己在考试当中的状态还是非常不错的。

季晓冬2004年高考的成绩为:总分666。其中,各科成绩为:语文131,数学145,英语139,文科综合251。

在看到自己成绩之后,季晓冬又继续沿着红榜往下看。只看了大半面,季晓冬突然发现了一个规律,哦,原来登榜的顺序是按照高考成绩的分数来排练的呀。自己还以为是按照考号,或者是随机胡乱写的呢。

学校真是“有心了”,要说,成绩登就登吧,还等于这是把名次都给排了出来呀。季晓冬个人是很不喜欢这样的,他首先是站在一个高度上,把自己置身事外,高处俯视校方这种行为和教育的这种制度,觉得很不合理,不人性化。

别的学校倘若如此,也就罢了,而这可是省立的实验中学啊,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高级中学教育改革的前列,是排头兵,起码得做做向“素质教育”靠拢的样子嘛。但是,没办法,毕竟时代的因素和制约。

可如此一来,这得让多少学生突然间社会性死亡啊——榜单上排在后面的那些,要是考个二三百分,真的不怕别人不知道了。但同时,也让多少学生突然间三年期的决定性装比成功啊,比如季晓冬本人。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季晓冬又觉得学校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学校自有它的道理。因为,季晓冬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装比的人,不早不晚,三岁就装比。

只是他不喜欢张扬,他一直是低调的,他不会说是通过自己的吹嘘而弄的世人皆知,但是他又希望无人不晓——希望大家从侧面都得知。然后,当别人当着他的面吹捧他时,他再谦逊的表示不足挂齿,从而在心里获得极大的满足。可以说,他是一个闷声装大比的人。

由此,如果,假设他们的学校建在巴黎,或者说在巴黎有一所对外交流性质的分校的话,倘若再在校园里仿照当地最恢宏的宫殿来建一所小的,或者直接按照这个风格建一座教学楼或实验楼,那么,前面广场上的雕塑一定不是路易十四,而是仿照他。

既然是按照分数高低来排的话。。。季晓冬突然觉得排在自己上面的那个好刺眼,倒不是他争强斗勇、好胜心强,而是他觉得这个678分好高啊,也挺好看。好厉害啊,是什么样的人考出这样高的分数,而且全校670+段的只此一人。而660+段的也只有他自己,650+段的倒是有好几个,再往下每个分段的就更多了。

确实厉害,不得不佩服。季晓冬看着排在自己上面的这个678,暗暗赞叹。不过,也仅仅赞叹佩服而已,却不羡慕,更不嫉妒,因为季晓冬从来不跟别人比较,他只跟自己比——以时间为轴,只要自己的明天比昨天有所进步,就可以了。

既然,自己考的全校第二——其实自己也很厉害了,季晓冬暗笑,那么,这个分数和名次,再结合往年的情况,应该能填报一个很理想的学校和很应心的专业了吧?季晓冬心里乐呵呵的想着,不由在脑海里铺开了对未来蓝图的描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