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纯狱风,朱棣人麻了
025 太祖都没解决,你觉得你行?(旧版)

武侠凤年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走一步看一步吧!”

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朱棣向后靠在椅背之上,目光再度看向了前方的听瓮。

一旁的朱高炽,看着朱棣这番表情,虽有疑问,一时也不知该如何问起,只得他老爹一般,将目光投向了前方。

牢房之内,朱瞻基的声音仍在继续。

“对执行政策不到位的官员,严惩不贷,如此可使政策得到最大程度的实施。”

“在反腐上,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说到这里,朱瞻基四下巡视,拿了个砚台摆到了桌子上。

随后手指蘸取热汤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

“铜匦?”

时安看了半晌才想起来匦是个什么东西。

则天时候,流行的一个物件。

外形差不多就是个大锅。

用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

他还以为这小子能想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没想到不过是个旧家伙。

时安扫了两眼就失去了兴趣,摆手示意朱瞻基暂停。

“你可到弱冠之年?”

“还没,怎么了?跟我的年龄有何关系?”

朱瞻基听到时安询问他的年龄,一时间有点不好意思。

时安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就你这法子,明太祖早就想出来了。”

“太祖鼓励的‘民告官’都没能成,你以为你搬用则天时期的法子,就行得通了?”

朱瞻基连忙解释道。

“时先生,我这个跟太祖的相比,是改进版的!”

“铸铜以匦接受天下人上书,无论是否有官职,是否有功名,只要发现了别人贪赃枉法的事实,就可以手持证据,投入表疏,请求严查!”

“普通百姓更是可以越级举察,一旦查清确有其事,不仅相应官员受到处罚,察举者也可获得一定的钱财奖励!”

“越级递报,鼓励察举,如此一来,百姓们肯定会蜂拥而至,敢于站出了!”

“且以匿名奏表的形式,更能保护察举者的安全。”

身处大明皇室,对于朝廷吏治的一些弊病,朱瞻基十分了解。

现今朝廷查处贪腐,主要还是沿用朱元璋留下来的法子。

一是依赖锦衣卫,大开耳目,监听百官。

二是御史言官的上奏检举。

朱元璋之时,国朝初开,武将为主流,各方势力的交流并不密集。

可到了永乐年间,无论是锦衣卫亦或是科道言官,背后的利益交错已经十分复杂。

官官相护的场面虽说不是常态,但也并非没有。

所以,思索良久,朱瞻基方才决定对现有的官员察举制度进行改革。

将察举权下放到普通百姓之间,且可以匿名。

甚至以钱财之利,来鼓励百姓们大加察举。

在朱瞻基看来,这样的办法,不仅可以使贪官污吏落马,百姓也可以因此获得实利。

如此双赢的办法,肯定能够受到无数百姓的青睐!

简单将铜匦奖察制的大致内容讲了个大概,朱瞻基背过身来,颇有些期待的看向了木榻之上的时安。

然而,一脸得意,自以为妙计频出的朱瞻基,却并没有等来预想中的夸赞。

“年轻人还是太天真,天真的有些过头了!”

木榻之上,时安摇了摇手中蒲扇,缓缓叹息一声。

“这天真从何说起?”

“难道我所说改制的察举之法,丝毫没有可行之处吗?”

朱瞻基十分不解。

本来以为是优秀作业,结果根本不及格!

这心情,郁闷啊。

“这个道理很简单。”

时安将手中的蒲扇摆到了一旁的木桌上,而后又端起了上面的茶碗。

“先不说你的铜匦到底有没有用。”

“我先问你,从应天府到最近的凤阳府,单人出行,要花多长时间?花销又该多少?”

抿了一口茶水,时安抬头看了看朱瞻基。

“距离?”

“花费?”

朱瞻基的脸上固然仍有疑惑之色,却不免在脑海中思索了起来。

“从应天府到凤阳府大概三百多里,若是步行,最快三天,而至于路上的花销,怎么着也该花个两三钱银子吧!”

身为皇孙,朱瞻基并非对民间世事一无所知。

简单估算了一番,朱瞻基便心里有了个大概。

听到这个数字,时安再度笑了起来。

“且不说这三天时间,光说这三钱银子,有几个老百姓能拿的出来?”

木榻之下,时安将手中已经干净了的茶碗放回了原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