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1962开始
第004章 赵老六太心黑(旧版)

杜先生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1000元在未开发的广渠门能买一座小四合院。

1000元在皇城根下的地安门只能买一间厢房或耳房。

李悠然家东耳房外间1米2,300元卖给张学武,合乎地安门房价。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学武把前院进出内院的原有穿堂占了!

原有穿堂面宽1米2,进深5米,张学武砌成一个6平方米的小仓库。

张学武的二儿子张从文闹了数十次要搬入6平方米的小仓库。

京城人的规矩。

老大负责给父母养老。

家里的东西都是老大的。

后世闹着分家产的京城人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张学武的二儿子张从文想搬入6平方米的小仓库纯属做梦。

李悠然把外间卖给张学武1米2。

张学武得了一间京城标准四合院室内面积12平方米的厢房。

300元。

张学武飞快付给李悠然。

张学武和赵老六曾住在后罩房,有着近邻的情分,谈事情谈得非常开。

“老张,大山把瓦片给你,工费替你出,咱不能让人戳脊梁骨,甭管用多少洋灰、用多少块砖,咱都不能有二话!”赵老六显露老京城人的局气道。

局气,京城方言,形容为人仗义,说话办事守规矩不耍赖,与人共事时既不怕自己吃亏,也绝不欺负别人。

“六哥,咱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张学武敞亮道:“您就瞧好吧!”

穿堂是张学武占的。

交道口街道办追究起来。

张学武要让出穿堂。

穿堂变成京城标准四合院室内面积12平方米的厢房。

交道口街道办追究起来,十有八.九偏向张学武,认可京城标准四合院室内面积12平方米的厢房是张学武的。

皇城根下的地安门,花1000元买一间京城标准四合院室内面积12平方米的厢房,房超所值。

张学武拎得清。

事情谈好。

李悠然乘坐大巴去红星轧钢厂上班。

……

李悠然下班回来。

赵老六把李悠然拉进前院东耳房内间,十分不好意思的告诉李悠然,他把楼板尺寸和大青砖尺寸算错了。

楼板长度有2米7、3米、3米3、3米6、4米2。

楼板宽度有0.6米、0.9米、1米2。

楼板厚度有80毫米、100毫米、120毫米。

大青砖标准尺寸。

长度240毫米、宽度115毫米、厚度53毫米。

楼板长度3米6。

赵老六没有算上大青砖长度240毫米。

楼板长度3米82。

赵老六算上大青砖长度240毫米。

“六叔,我听明白了!”李悠然明悟道:“您要切割楼板对吧?”

赵老六要李悠然买长度4米2的楼板,用楼板切割机,切割成长度3米82的楼板。

“……对!”赵老六老脸发烫道。

“怪我!”李悠然歉意道:“我漏算了大青砖!”

“大山,六叔也漏算了大青砖!”赵老六连忙说道:“六叔把粪污道给你挖了!”

“六叔,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李悠然严肃道:“东耳房上楼板,梁高0.5米,东耳房外院墙,可以看出翻修的痕迹,不可以看出上楼板的痕迹!”

帽儿胡同32号院,前院东耳房,东外院墙墙外面是豆角胡同。

豆角胡同宽5米。

帽儿胡同32号院,前院东耳房,东外院墙露出楼板的痕迹太扎眼了。

“大山,你放一百个心!”赵老六正色道:“六叔干的活,挑不出差错,东耳房外院墙一定看不出上楼板的痕迹!”

东耳房房高3米6。

梁高0.5米。

上了厚度120毫米楼板。

室内高2米9+。

后世城市住宅楼室内高2米8左右。

李悠然住不惯吊顶房,住得惯后世城市住宅楼和农村楼板房,躺床上看着楼板舒坦。

“爸,大山家的东耳房上了楼板不就成了公寓房?”张从戎见多识广道。

“对,对对对,公寓房就是这样的!”张学武连连点头道:“我和大山商量一下,咱家也上楼板,用砖垒梁!”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

公寓房高端大气上档次。

千禧年以后。

四合院贵不可言。

……

楼板长度可以切割。

楼板宽度没法切割。

赵老六为了美观,为了隐藏上楼板的痕迹,前后墙各加一块大青砖。

六十年代。

窗户标准尺寸。

长1米、宽1米。

李悠然把内间和外间颠倒一下,内间变外间,外间变内间。

外间拆门、砌墙,装上二扇加装防护栏的窗户,严防未来的四合院盗圣钻窗户。

内间拆墙,装一扇加装防护栏的窗户,装一扇高2米1高、宽1米的木门。

自来水厂安装维修部钱科长讲究人,不白吃白喝白拿,命令自来水厂工人下发通知,帽儿胡同32号院自来水管道大检修,想要加装自来水管道可以缴纳加装自来水管道费用。

李悠然第一个缴纳加装自来水管道费用。

李悠然好酒好烟招待自来水厂工人,自来水厂工人给李悠然挖管沟,看到李悠然要搭建厨房卫生间,顺手把下水道和粪污道一起挖了,羡慕死隔壁的张从戎。

李悠然以高达2米6的外院墙和内院墙起了二间面宽3米6、进深1米6的平房,东间平房做卫生间,西间平房做厨房。

李悠然见东耳房内院墙面宽1米6,装一扇2米1高、1米宽的铁门,显得十分紧凑。

铁门有铁门的好处,方便钻孔、打膨胀螺丝,用脚很难把铁门踹开。

平房和东耳房之间过道1米6。

过道1米6影不影响采光?

肯定影响采光!

关键是李悠然需要采光吗?

泥水泥墙、刷大白、刷墙裙、铺水磨石地板。

通风三个月。

李悠然最快四个月才能入住。

平房房顶浇三遍凉水降温。

李悠然把凉席铺在完成降温的平房房顶,睡在凉丝丝的凉席上,那叫一个舒坦。

六十年代。

大夏有塑料暖水袋。

李悠然东间平房房顶,放置一个塑料暖水袋,灌满水。

晒上一天。

李悠然下班回来洗热水澡别提有多享受。

前院西耳房的马大宝在红星轧钢厂当货车司机,月工资68元,津贴27元,月领95元。

马大宝也想弄公寓房和平房。

马大宝找到赵老六询问手工费。

赵老六告诉马大宝。

李悠然请假难,没有时间买料,料让赵老六买。

李悠然前前后后花了1500元。

这不胡扯嘛!

1块楼板15元,16块楼板240元!

1吨水泥130元,2吨水泥260元!

大青砖和瓦片拆下来的。

赵老六买料,比市场价低半成,料钱撑破天500元。

赵老六手工费1000元。

赵老六心太黑了。

马大宝外行了。

请吊车、上楼板,1趟50元,吊车师傅来了2趟,100元。

泥水泥墙、刷大白、刷墙裙、铺水磨石地板。

弄下来400元+。

料钱、吊车费、装修费加在一起1000元+。

泥瓦匠在后世称之为“建筑工人”。

泥瓦匠赚的钱是血汗钱。

赵老六局气,特讲究,接李悠然的活,没怎么赚钱,马大宝纯属把赵老六往坏了想。

李悠然花了1500元,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心里面觉得1500元花得值。

……

轰隆隆!

雷声滚滚!

呜呜呜!

狂风呼啸!

1962年的第一场秋雨深夜降临。

李悠然睡梦中惊醒,从平房顶上飞下来,跑进东耳房内间。

李悠然为了装穷,没有置办床,只能躺在凉席上睡觉。

秋雨落下。

气温骤降。

李悠然觉得夜里有点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